学术投稿

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杨春丽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根据患儿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即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29.73%),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临床可选择其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选肺表面活性物质.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地震灾后不孕不育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再生育夫妻不孕症的影响因素,为灾害后再生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取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对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地区194对不孕不育夫妇资料进形总结.结果:女性不孕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解剖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男性不育因素主要包括精子活力降低、精神心理因素、生殖系统感染.结论:对于灾害后再生育的不孕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个体化诊断,综合治疗,加强心里干预.

    作者:唐艳;何恒君;沈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生存率.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生存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较大影响,通过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护理体会

    米索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已广泛适用于临床,护理要点主要是用药前的检查、用药方法及剂量、用药后的观察及副反应的处理.药物流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胡丽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全期护理,对两组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7.14%,其中Ⅰ期压疮3例,Ⅱ期压疮1例,Ⅲ期压疮1例,Ⅳ期压疮1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71%,其中Ⅰ期压疮1例,Ⅱ期压疮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手术期全期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压疮发生的严重程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赖美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作者:马萍;何巧玲;曾传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横切口剖宫产不同缝合法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横切口剖宫产不同缝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丝线间断褥式缝合方式切口,观察组术中采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切口.对比两组切口疼痛情况、切口长度及切口缝合时间、瘢痕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舒适度及瘢痕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切口疼痛程度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切口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0d两组患者瘢痕厚度均明显增厚,但观察组瘢痕厚度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硬结、线结反应、切口渗液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舒适度满意率与瘢痕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切口剖宫产术中使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更有利于促使患者术后切口恢复,瘢痕增生情况较轻,符合患者审美需求,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接受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3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017年8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医治干预后的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体积分别为(1.02±0.15)cm、(34.30±3.27)cm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接受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体积,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樊世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梅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的影响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ICU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预防ICU获得性虚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机械通气ICU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1例,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ICU获得性虚弱发生率(2.4%)显著低于对照组(61.0%).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ICU获得性虚弱的发生,也可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韩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针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脐部感染情况,探究其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有387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断脐后,返回病房的387例新生儿,结合对应的脐部护理,其出院结果都比较好,仅2名新生儿出现了情况较轻的感染现象.结论:良好的脐部护理,在结合患儿病情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适宜的断脐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概率.

    作者:杨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在活动性胃溃疡中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方法:将我院78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各39例.常规西医治疗用于参考组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状况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考组(94.87%>74.36%),且复发率低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活动性胃溃疡中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溃疡愈合,且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汪五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兆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良性乳腺肿块患者接受麦默通乳腺旋切术中实施有效围术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良性乳腺肿块患者80例,其均接受麦默通乳腺旋切术治疗,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乳腺肿块患者在麦默通乳腺旋切术中,接受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体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意义重大.

    作者:谢洪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诊治的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2例,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入院比较早的患儿定为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入院比较晚的患者定为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明确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结果:在发热持续时间、家属SAS评分、住院天数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对比,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惊厥发生率为21.57%,观察组惊厥发生率为5.8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烧患儿来说,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使患儿尽快退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海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纳入本社区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98例老年卧床患者到随机对照试验中,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将单号归入对照组,共49例,给予常规护理,将双号纳入观察组,共49例,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郑铁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利用强化性护理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

    目的:对强化性护理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强化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实施强化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金双歧、蒙脱石散、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对比并分析金双歧、蒙脱石散、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9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37例与32例.B组给予金双歧与蒙脱石散治疗,A组基于B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B组为78.1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腹泻患者进行金双歧、蒙脱石散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患儿的腹泻症状得到控制,可作为小儿腹泻的常见疗法积极推广.

    作者:夏丽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结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开展急诊抢救,观察组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患者开展急诊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治疗至病症确诊的时间间隔、病症确诊至给予针对性医治的时间间隔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迹象(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开展急诊抢救,急诊抢救结果更佳,对患者入院治疗至病症确诊的时间间隔、病症确诊至给予针对性医治的时间间隔缩短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媛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8月10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微生态制剂治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后,观察组治疗7天后的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7天后的酵母样真菌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腹泻患儿提供微生态制剂治疗,缓解患儿腹泻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世英;潘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外孕围术期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92例宫外孕患者,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入我院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措施,研究组进行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改善情况、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引流不畅、伤口渗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宫外孕围术期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不良情绪,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万丹;殷莉;段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