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寿
直肠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药26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明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结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以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35例,其中术中同时切除结肠肿瘤及肝转移病灶3例,结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再切除2例,术中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化疗8例,术后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10例,常规化疗12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为切除组>置泵组>介入化疗组>常规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0%,25%,20%和0.结果显示:切除肝转移组优于置泵组和介入化疗组,后两者又优于单纯化疗组.
作者:陈建民;陈书昌;任飞;李运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研究经肛内双管引流对猪左半结肠梗阻一期手术后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作用,共取猪48只,随机分为左半结肠梗阻造口组、梗阻双管引流组、梗阻单管引流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2只,观察每组术后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肛双管引流可以显著减少猪左半结肠梗阻一期术后吻合口漏、腹腔脓肿形成及死亡的发生率,发挥与左半结肠梗阻造口大致相似的作用.
作者: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黄建强;谢先福;谢尚奎;蒋邦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大肠癌的内分泌型癌细胞及其内分泌性研究表明,部分不同分化类型的普通型大肠腺癌中含有内分泌型癌细胞(endocrine cancer cell,EC),与其它癌细胞在组织起源上一致,共同起源于内胚层多潜能干细胞,它不同于来源于神经嵴以神经内分泌细胞为主体的APUD肿瘤[1].
作者:张宏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77岁.便秘50年并右侧腹痛12个月,加重10天.6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半年出现“切口疝”.术后1年行“切口疝修补术”,效果不佳.后曾到多家医院求治均诊为“切口疝”而行保守治疗.查体:老年男性,体质消瘦,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右下腹部有一约10cm手术瘢痕,该处腹壁薄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偶闻气过水声,未闻及移动性浊音.大、小便及血生化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段树岐;卢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阑尾造口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实施一期切除吻合中的作用,对52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肠腔减压、阑尾造口、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并保留造口管14~21天.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吻合口漏.结果提示: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阑尾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崔佳森;李实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开展11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4~1999年对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肿瘤脱出直肠外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炯;张庆选;赵北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采用术中快速肠减压及肠道消毒的方法,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7~89岁.起病72h至7d.6例行姑息切除,其余行根治切除.
作者:李明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报告女性大肠癌141例,其中以白带增多为首发症状者24例,卵巢转移率>30岁组、≤30岁组分别为7.8%、25%,在术后复发病例中占13.9%,这些病例术中均见肿瘤侵及浆膜、局部淋巴结转移.对绝经后妇女、局部淋巴结阳性或可疑卵巢转移时,应常规加行卵巢切除;而当癌肿位于直肠前壁并有外侵时,应行后盆腔清除术.
作者:王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老年癌性结肠梗阻发病率居结肠癌性梗阻首位,病情复杂,处理困难.我们对近3年来78例癌性结肠梗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毕恩旭;毕守君;张建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总结25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介绍梗阻近段肠管的减压灌洗方法,即游离拟切除段肠管后,先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下端,将近段肠管移出腹腔外,接减压盆,紧靠近梗阻处切开肠壁或切除肿瘤,利用游离段肠管作为通道进行减压,减压灌洗干净后再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上端,然后再作远近段肠管的灌洗消毒.提出了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肠道减压和灌洗消毒彻底,良好的吻合技术,保证吻合口良好的血运和无张力,放置肛管,加强围手术期抗炎治疗、支持治疗是一期吻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福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87~1999年对106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俞建平;韩春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率高达26%~30%[1,2],且治疗困难,疗效差,预后不佳.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除提高手术质量外,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直肠癌的化疗方法主要有静脉化疗、肠腔化疗、动脉化疗.
作者:董德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转移平扫和增强的CT表现.结果表明:骶尾椎前肿块35例(58.3%),淋巴结肿大34例(56.7%),肌肉受侵15例(25.0%),肝转移14例(23.3%),膀胱受侵9例(15.0%),骨转移6例(10.0%),肺转移5例(8.3%),其它表现11例.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大文;曹长贵;詹芳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左半结肠癌性梗阻经肛引流一期手术对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将一期切除吻合的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46例,按术后处理方法分为扩肛组(B)、经肛单管引流组(C)及经肛双管引流组(D),观察每一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另随机选取15例择期手术的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A).结果:(1)B,C,D组术后外周血MD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SOD水平呈上升趋势;(2)术后4天D组MDA水平显著低于B,C组,而SOD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并接近于对照组(P>0.05);(3)B,C组MDA水平均高于A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4)C组MDA水平高于B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B组.结果显示:经肛引流能降低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一期术后机体自由基产生,经肛双管引流的作用较单管更为显著.
作者:王志伟;吴印爱;卢斌;蒋邦好;谢尚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探讨结肠滑动性脱出并疝嵌顿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凡结肠滑动性脱出均应采用手术复位修补方法.15例经手术修补复位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肠滑动性脱出易发生疝嵌顿,报告34例结肠滑动性脱出中,有15例出现疝嵌顿(44.11%),故均需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孙圣荣;姚峰;涂毅;富成谧;王竹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观察肠梗阻治疗管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对56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梗阻治疗管进行非手术治疗,以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第1日平均引流量增加74%,梗阻缓解时间缩短(2.1±0.4)天,但中转手术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肠梗阻治疗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低位小肠梗阻.
作者:曹雪源;姜晶;张德恒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