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为研究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柳氮磺吡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药物保留灌肠等,治疗组加用中药脐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P>0.05),近期治愈率分别为63.3%和30.0%(P<0.05).结果表明,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胃肠道、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璐;李克迪;谭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观察复方安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活动期UC75例分为两组:复方安肠液组38例,采用复方安肠液15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4周;激素组37例,用强的松龙100mg、庆大霉素16万U加生理盐水15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4周.两组均配合全身治疗,肌注胸腺肽.结果,总有效率复方安肠液组92%,激素组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复方安肠液组20%,激素组40%(P<0.01).复方安肠液组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激素保留灌肠.
作者:栾汝建;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经过多年探索,采用局部与全身用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荣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证(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功能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型用药,治疗IBS 9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英丽;刘振湖;齐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院从1998年起应用自拟中药方加培菲康等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德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药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UC的报道增多,现参考有关资料对中药灌肠治疗UC做一综述.
作者:康立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00年3月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合适术式的选择.
作者:龚小军;韩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采用电子肠镜下粘膜像辨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64例,并与用SASP混悬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2.8%,总有效率98.4%,对照组分别为2.4%和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UC,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应用RIA免疫法测定3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PGF1α水平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UC患者血浆TXB2水平和TXB2/6-酮-PGF1α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6-酮-PGF1α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UC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机体相对处于高凝状态,其血小板功能较为亢进,导致血小板释放出更多的炎症因子,从而加重UC病情的发展,尤其是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亦可遍及整个结肠.
作者:朱慧卿;崔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重症溃结)的可行性,对同期确诊的50例重症溃结患者分为灌肠组26例,对照组24例.前者采用中西药复合液滴注保留灌肠等方法治疗;后者采用静脉及口服西药等方法治疗.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73.5%VS 58.3%,P<0.05),症状缓解时间缩短(7.4d VS 9.6d,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减少.结果表明,中西药复合液滴注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溃结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李贵信;刘艳贞;王默非;管仲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1999~2002年,应用中成药西瓜霜灌肠治疗18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桂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采用自拟溃结灌肠液为主的汤剂高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楼;王金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治疗方法,报告金双歧治疗32例溃结的临床疗效.经3~15个月的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排便次数、粪常规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大肠镜检也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78.1%,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秋江;林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采用自拟升降汤保留灌肠,治疗5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惠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收治溃疡性结肠炎140例,用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自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小柴胡汤组(30例)和穿心莲组(10例)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小柴胡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穿心莲组(97%VS 70%,P<0.05),纤维镜下观察,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改善率也明显高于穿心莲组(77%VS 49%,P<0.01).动物实验表明,小柴胡汤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降低肉芽肿指数,降低小鼠结肠内炭末推进百分率和炭末排出时间,抑制豚鼠离体肠肌的收缩能力,减少大鼠实验性结肠溃疡的数目和面积.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小柴胡汤对U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惠芳;励兰娜;王家安;江汉才;戴诗文;徐宝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216例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作简要分析.
作者:刘铫;汪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符合要求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6周,治疗前后进行各项临床症状分级评分和化验检查.62例患者用药6周后的总改善率为72.0%.对各项症状缓解率为:腹痛96.5%,腹胀94.4%,排便频次异常91.5%,稀便94.4%,里急后重94.1%,排便不尽感90.4%,排便困难87.8%,硬便性状83.3%.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马来酸曲美布汀是治疗IBS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志星;赵瑞莲;焦建新;原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60岁.腹痛、脓血便1个月,临床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清洁灌肠后应用OlympusCF-VI型电子结肠镜检查,进镜见直肠及乙状结肠近肛门端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不规则形糜烂及浅表溃疡,附着脓血性渗出物.
作者:陶可胜;许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