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疗效
摘要:加味痛泻要方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骶管阻滞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

    我科采用连续骶管阻滞麻醉,成功用于肛肠科手术患者40例,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高福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结扎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5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Ⅱ,Ⅲ度)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脱垂直肠黏膜多点结扎、直肠周围6%明矾注射液注射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35例.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中,治愈34例(97.1%),显效1例(2.9%),总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结扎、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效果好,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作者:钟腾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油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相关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油膏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膏药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中药油膏具有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易于涂布、性质稳定、无刺激等特点[1].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油膏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就中药油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和相关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曹波;邓文玲;李志;杨乐;李绍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肛周浆细胞肉芽肿1例

    患者女,50岁.因肛周疣状肿块伴瘙痒3个月,逐渐增大伴疼痛15d,于2008年6月2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自觉肛门及外阴部瘙痒伴灼热感,有时里急后重,并于肛门处出现一黄豆大丘疹,淡红色,表面光滑无疼痛,未治疗.近半个月肿块逐渐呈分叶状增大,仍瘙痒,有时疼痛.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处可见明显突出的淡红色结节状肿块,表面光滑,呈分叶状环绕于肛门.肛门指诊可触及肿块中等硬度,有压痛感,但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和血生化检测均正常.

    作者:王珂;张金波;高爱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安肛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物的吸收,在体内保留时间较长,提高了疗效.

    作者:祝颂;张坤;李长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便塞通合剂和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用.

    作者:吴至久;张蜀;唐学贵;李敏;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挂线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94.1%(16/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23/26),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3)治疗组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术后坠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有12例患者自觉骶尾部坠胀,至所挂橡皮筋脱落后缓解,而对照组患者无骶尾部坠胀感.结果表明,挂线疗法切开耻骨直肠肌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文康;闫海金;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

    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方便、高效.

    作者:张丽芬;贾建东;刘清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放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疗效,我们对21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采用3D-CRT.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D-CRT,肿瘤完全缓解7例(33.3%),部分缓解9例(42.9%),无变化5例(23.8%),总有效率为76.2%(18/21).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4%(15/21)、38.1%(8/21)和14.3%(3/21).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3D-CRT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李进虎;张志峰;陈鑫;李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四联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

    脱垂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善庆;李召兵;宋丙跃;韩鹏;李修霞;李贵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自制丁字绷带预防混合痔术后出血325例效果观察

    合痔术后患者应用弹力丁字绷带固定能有效地压迫止血,减少术后创面渗血.

    作者:盛薇;陈洪林;施耀辉;唐英;项亚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痔特佳胶囊治疗内痔80例

    为观察痔特佳胶囊治疗Ⅰ、Ⅱ期内痔的疗效,我们分别应用痔特佳胶囊和槐角丸治疗内痔,并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宗丙华;林存良;王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改良分段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9例临床疗效

    为提高外科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我们用改良分段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9例.结果显示,治愈81例(91.0%),好转8例(9.0%),有效率100%.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改良分段外切内扎术对肛管皮肤及黏膜损伤小,对患者排便反射功能影响小,治疗比较彻底,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赵旭东;李实山;周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剂量低浓度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我们将65~80岁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1.5%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20ml麻醉,对照组用1.0%盐酸利多卡因20ml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小剂量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安全,且起效快.

    作者:宋希斌;李成刚;姜万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穴肛畸形并乙状结肠粪石性梗阻1例

    患儿,女,5个月.因排便哭闹伴腹胀半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6次/min,体重4.5kg.精神差,贫血貌,心肺正常,腹胀明显呈弥漫性,无腹肌紧张,无叩击移动性浊音,耻骨上、左下腹可扪及一直径约15cm的椭圆形包块,质硬,活动,肠鸣音亢进.会阴部查体:外阴部皮肤可见散在毛细血管瘤,无正常肛门、尿道及阴道,仅见一直径约1.2cm的腔隙,有大便及尿液排出.

    作者:邢茂青;姜宏志;刘强;鞠海珍;张启龙;矫璐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68例临床疗效

    满意.

    作者:李毅忠;魏凌云;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肛门直肠异物4例

    肛门直肠异物分为外源性异物、内源性异物及医源性异物.外源性小异物经口进入后嵌顿于肛门直肠者较为少见.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我院肛肠科收治口源性肛门直肠异物患者4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口切开结扎治疗肛周脓肿11例

    我科采用内口切开结扎、开创引流、置管冲洗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1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25~56岁,平均40岁.坐骨直肠窝脓肿6例,肛管后深间隙脓肿3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例.

    作者:陈龙庆;薛霞;秦体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结肠运输试验和全结肠腔内测压在慢传输型便秘诊治中的作用

    为研究结肠运输试验、全结肠腔内测压在慢传输犁便秘(STC)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我们对38例顽固性便秘患者应用结肠运输试验进行初步诊断和定位,对诊断为STC和混合型便秘的患者进一步行全结肠腔内压力测定来诊断病变具体结肠段.结果显示,38例顽固性便秘患者经结肠运输试验初步诊断,STC 16例,出口梗阻型便秘18例,混合型便秘4例;并对20例STC和混合型便秘患者进行了选择性结肠段切除手术.结果表明,结肠运输试验是目前诊断STC的首选检查方法,全结肠腔内测压对诊断STC的具体结肠段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平;崔明;童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们将9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悬吊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组术后无需住院,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悬吊加消痔灵注射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术式.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