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6例临床观察

李强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 复方黄柏液, 临床观察
摘要:为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69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黄柏液30m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对照组33例给予自行配制的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5.6%vs 33.3%,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6%vs 57.6%,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7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并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5.5%和93.5%(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王敬源;王雪梅;黄海燕;黄尊显;曹化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泰膏肛泰栓致不良反应2例

    [例1]女,24岁.因便血伴疼痛8d来院就诊,门诊以混合痔收入院,术后给予肛门局部换药,将肛泰膏涂于肛泰栓上然后纳入肛门内.第2天换药时见肛周红肿、布满皮疹,患者自述肛周皮肤瘙痒难忍,夜间不能入睡,遂停用肛泰膏、肛泰栓,改用洗必泰栓,并嘱其口服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2d后痊愈.

    作者:张新;孟海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人结肠巨大息肉行内镜治疗及护理体会

    为探讨老年人结肠巨大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方法及提高安全性的护理要点,采用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人结肠巨大息肉21例.结果显示,21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无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术能起到双重保险,提高了肠镜下巨大息肉治疗的成功率,同时降低了肠道大出血、穿孔的危险性;在治疗方法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内镜治疗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曾丽芬;陈萍;陈丽珍;何延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侧切扩肛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加术中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39例;年龄35~73岁,平均46岁;病程4~25年,平均11年.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按照痔体自然凹陷处,以母痔区为主,设计痔核分段及保留肛管皮桥、黏膜桥的部位与数量.

    作者:谭斌;王晓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回顾性分析了5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历资料.结果显示,5例患者均治愈.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起病急,病变发展快,感染易发展到会阴部、下腹部及腰部等部位是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特点.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是皮下组织及筋膜广泛性感染性坏死,早期肌肉不受累.早期诊断、尽早切开、充分引流、联合使用抗生素、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阳;宫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却毒汤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将中药却毒汤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肛肠病术后患者男120例,女135例;年龄2~80岁;病程6个月至30年.却毒汤洗剂药物组成及用法:马齿苋、蒲公英、五倍子、苍术、黄柏、乳香、没药、侧柏叶各15g,红花、苏木、明矾各10g,芒硝30g.将以上药物放入盆中,加水2000ml将药物浸泡20min,然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煎10min;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熏洗后坐浴,坐浴时间约20min,每日2~3次.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8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的有效方法,对80例环状嵌顿性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侧切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均Ⅰ期愈合,无大出血、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结果表明,采用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耿桂飞;王绍臣;刘伟;徐厚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为解决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残留痔、皮桥水肿等并发症,采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保留皮桥处痔核弧形切除缝合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结果显示,脱出、疼痛、出血等症状消失,治愈率100%.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避免了术后肛门狭窄、皮桥创缘水肿及残留痔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杜玉军;赵大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189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对189例陈旧性肛裂采用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同时对病变组织予以切除.结果显示,189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疗程10~14d,平均11.4d.随访0.5~1年,2例因习惯性便秘复发,远期治愈率98.9%,无肛门失禁或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肛裂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辉;范学顺;王晏美;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分段潜行切除内口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

    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科采用分段潜行切除内口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8例;年龄19~58岁;病程4个月至24年.高位复杂性肛瘘2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8例.2个外口18例,2个以上外口32例,多为4个外口.外口距肛缘均在3.8cm以上,长达12cm(弧形管).12例曾在院外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在院外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复发.

    作者:赵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7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2例,女86例;年龄16~70岁;病程3个月至30年.临床表现为腹泻(3~10次/d)或便秘、腹痛(排便后缓解)、黏液稀便和脓血便,其中15例伴有低热.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均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梁坤明;丁军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直肠前壁层状套扎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

    笔者采用直肠前壁层状套扎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45.8岁;病程2~5年.排粪造影检查示直肠前突深度6~30mm.治疗方法:(1)直肠前壁层状套扎.简易骶麻成功后取右侧卧位.

    作者:高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双黄连注射液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有间断性长期发作的腹痛、腹泻史.结肠镜检查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有浅小不规则溃疡.排除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克隆病.将慢性结肠炎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1~56岁;病程5个月至8年.

    作者:王月亭;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加柳氮磺吡啶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临床观察

    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方法,根据UC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采用中药灌肠与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UC 35例,并与对照组21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治疗UC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作者:许智荣;王小艳;任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疾一号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肛肠病术后患者258例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7例,女91例;年龄17~88岁.痔疾一号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30g,蒲公英30g,黄柏30g,鱼腥草30g,芒硝30g,大黄20g,地榆20g,槐角20g,五倍子15g,枯矾15g,冰片10g,金银花20g,当归20g,桃仁20g.用法:痔疾一号熏洗剂由我院中药煎制室水煎后包装成袋,每袋100ml.

    作者:毕金宝;程彩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吸注套扎疗法的临床应用

    为探索吸注套扎疗法治疗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的临床效果,用此疗法治疗痔1256例,治愈率100%;597例随访3~5年,无复发,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此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郭广华;李震;郑华齐;潘彦杰;浦志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在老年肛瘘患者腰麻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对70例老年肛瘘患者腰麻采用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效果满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年龄60~78岁.ASA Ⅰ~Ⅱ级.治疗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氧气3L/min.将布比卡因7.5mg加舒芬太尼5μ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3ml,腰椎穿刺成功后以20s左右时间注药.

    作者:戴方;程良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泰软膏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的临床应用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17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PPH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术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及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用凡士林纱条外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发热、肛门坠胀、肛门水肿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泰软膏在预防和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江;孙振飞;曾连红;张晓丽;李贵鑫;乔冠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伴左下肢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39岁.以肛周肿痛3d入院.患者入院时肛周呈持续性胀痛,渐加重,行走、坐位时明显,无发热、寒战等症状.既往曾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有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不理想.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无畸形,肛周1、6点见手术瘢痕,6点肿胀不明显,皮肤不红.触诊皮温高、压痛明显.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6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69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黄柏液30m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对照组33例给予自行配制的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5.6%vs 33.3%,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6%vs 57.6%,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李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