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中的价值

徐曼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cytologic test,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颈TCT检查的592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宫颈活检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和各类病变细胞形态.结果:SCC、HSIL、LSIL、ASC-H和ASC-US病变细胞的形态均具有典型特征,T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1.05%.结论:TCT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MMSE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QOL-AD)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QOL-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郊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张世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初次心肌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次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运动次数、吸烟、早餐情况、饮酒及睡眠时间是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运动次数、吸烟和饮酒是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次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运动、吸烟和饮酒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万妮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根据患者子宫形态、假妊娠囊、胚囊、附件包块大小、回声区情况将患者分为Ⅰ型(宫外胚囊型)7例、Ⅱ型(宫旁包块型)35例、Ⅲ型(包块积液型)32例和Ⅳ型(腹腔积液型)9例.比较各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包块大小、破裂长度、暗区范围和出血量.结果:分型序号越高,其破裂长度、暗区范围、包块直径和出血量均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超声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记鹏;杨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06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2h、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轻(P<0.05),且术后4 h开始,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

    作者:赵宏升;潘吉勇;宋小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梅毒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ELISA和TRUST检测,并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联合TRUST和单项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与特异度;统计母婴垂直传播情况.结果: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率为75.64%(59/78).ELISA联合TRUST法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明显大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联合TRUST检测在新生儿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迪;王秋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D-二聚体联合细胞免疫标志物检测在早期 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生存率要远高于进展期胃癌,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是提高G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EGC患者体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因此D-D可以作为EGC诊断的预警指标;EGC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EG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进而判断GC的良恶性质,因此细胞免疫可作为EGC诊断的辅助手段.本文就D-D联合细胞免疫在EGC诊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陆雪;刘春雷;关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二维彩超声像图特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二维彩超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CHD)将患者分为CHD组560例和非CHD组245例.对所有患者行二维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的内皮下层厚度(IMT)和斑块情况(斑块积分和斑块类型)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并比较CHD组中合并与未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IMT与斑块情况.结果:CHD组IMT、斑块积分、PSV及RI均明显大于非CHD组,扁平斑、硬斑和软斑数均明显大于非C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斑块类型以软斑为主,非CHD组患者的斑块类型以硬斑和扁平斑为主;CHD组中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斑块积分和IMT均明显大于未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的颈动脉二维彩超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可用于CHD的预测或高危人群的筛选评估.

    作者:金潇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检查的547例女性临床资料,对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穿刺活检.计算彩超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547例女性中经彩超初步筛查出189例(34.55%)乳腺异常患者,其中良性疾病183例,可疑乳腺癌6例;彩超检查的准确度为91.74%,敏感度为96.20%,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头晕情况(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头晕情况、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面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芦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入院的全身细菌感染患者和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各45例分别作为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天末、第5天末与第10天末检测血清PCT浓度,另外于体检中心选取45例无细菌感染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并于体检时统一检测血清PCT浓度.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全身感染组G+菌、G-菌与混合菌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中,G-菌与混合菌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均明显高于G+菌感染的患者(P<0.05);抗生素治疗前,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全身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抗生素治疗后,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全身感染组血清PCT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使用抗生素第10天末,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均下降,且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作为细菌感染(特别是G-菌)的早期诊断指标,还可反映抗生素治疗效果.

    作者:姚广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对临床疗效予以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手术切口、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效果优于开腹取石术治疗效果.

    作者:孙贵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研究组实施保乳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病灶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手术指标水平、自尊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保乳术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同改良根治术,但对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和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

    作者:司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 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每组26例.对比两组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缩短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马丹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蛋白尿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钾、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肌酐(Ucr)、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血压,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水平升高,UA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两组BMI、FBG、HbA1c水平及GFR、收缩压、舒张压略有下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福辛普利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 休克急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段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论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机制以及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穴位敷贴、针灸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坐浴等.实际上,中医外治法的操作方法简单且有助于血液循环,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无耐药性以及抗药性.

    作者:韩俊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在肝硬化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和前白蛋白(PA)在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hE和PA相关检测,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血清PA、白蛋白(ALB)和ChE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B、C级的TT、PT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硬化组病情越严重的患者TT和PT值越大;肝硬化组血清PA、ALB和ChE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硬化组病情越严重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越低.结论:ChE与PA在肝硬化诊断中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有助于预后判断.

    作者:王万聪;李金丽;兰海涛;李惠敏;夏兴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DE联合STIC技术检测对孕早期胎儿 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联合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STIC)检测对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孕妇及其胎儿的临床资料,均经尸体解剖及追踪随访确诊.孕妇均行2DE、STIC检查,对比2DE、STIC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结果:2DE与STIC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E和STIC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E联合STIC技术检测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高于2DE和STIC单项检测,在孕早期胎儿畸形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焦方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 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常规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治疗中断者,降低肝损伤程度.

    作者:石淑华;曲静华;邹广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情况评分、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情况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液、尿液生化检验结果各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压控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武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