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斑秃概况

邓翠荣;毛曦晔

关键词:斑秃, 针灸疗法, 综述
摘要:斑秃为累及毛发的突发性、非瘢痕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中青年中较常见的一种损容性疾病,民间俗称鬼剃头,中医称为油风.其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自身免疫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ELSD法测定扶芳藤中卫矛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扶芳藤药材中卫矛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5-NH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8℃;检测器为PL-ELS21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5℃,雾化室温度50℃,气体流量为:0.9 L/min).结果:卫矛醇在2.91~29.1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Y)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8%,RSD为2.36%(n=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扶芳藤药材中卫矛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覃洁萍;姚蓉;李芸;王丽丽;许晨霞;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治疗内耳眩晕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内耳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内耳眩晕病的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辨证分为脾虚、肝郁、肾虚三型,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晕动片治疗,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内耳眩晕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简永英;黄伟章;沈德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用消渴安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消渴安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消渴安糖方联合服用,对照组仅给厄贝沙坦口服,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血浆内皮素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小时微量尿白蛋白及内皮素浓度明显减少(P<0.01),但治疗组更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内皮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消渴安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好.

    作者:钟润芬;姜俊玲;刘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精症治验三则

    血精是以精液淡红,鲜红或暗红,或镜下精液中见有红细胞为特征.肾主藏精,主水,乃精血之本.血精病在肾在血,故无论何种证型都必须兼顾治肾治血.本文三案,同属血精症,但证型不一,只要我们辨证细致,论治准确,就能应手取效.

    作者:梁显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按摩治疗小儿脑瘫36例

    小儿脑原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1].

    作者:蔡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西中医药》杂志搞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了汤结肠水疗合美常安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指胃肠道特别是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所引起的便秘,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减少,便意消失,排便困难,粪质坚硬,伴腹胀等症.其病因复杂,症状顽固,治疗困难,易于反复.

    作者:黄适;朱永苹;雷力民;张雪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近况

    肾病综合征(NS)是指因多种病理损害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3.5g/d)为特征,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作者:钟朋光;肖智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针刺督脉和膀胱经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在针刺督脉经穴(百会、神庭)的基础上加用膀胱经穴(心俞、肝俞)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不可予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分析技术观察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ERK通路的影响.结果: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促进ERK通路的表达,使抑郁症大鼠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DG)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结论:针刺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通过激活ERK通路,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

    作者:罗文舒;皮敏;饶晓丹;于海波;杨卓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减生化汤在妇科血症应用的概况

    生化汤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组成,功效是活血化瘀,温经止痛,始见于<傅青主女科·产后篇>,是傅氏治疗产后诸症的主方.现在生化汤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妇科血症方面发挥独有的优势.本文就2000年以来生化汤在妇科血症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姜建萍;马雯芳;陈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72例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7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杰;刘元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壮医特色针挑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壮医特色针挑疗法是用一种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根据患者病症选择体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网结),运用不同手法,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挑出皮下纤维,进行治病的一种简便疗法[1].

    作者:赵文圣;刘国君;庞声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韦贵康教授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学术思想

    韦贵康教授现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政协常委、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广西科协副主席,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等职.

    作者:王明杰;周学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28例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佐治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4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1个疗程为14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药用25%甘露醇、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每个疗程为14天,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

    作者:罗汉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花山地区壮医药文化调查报告

    广西左江流域支流宁明县明江河畔耀达岸边的悬崖上,在宽200多米、高约40米的临江一面崖壁上,有一处密密麻麻地布满各种用赭红色颜料绘成的、色彩鲜艳的花山岩画,据考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杰出艺术创造,是壮族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作者:宋宁;庞宇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分期针刺配合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2005年11月~2007年5月,笔者根据周围性面瘫发病病程,采用分期针刺配合按摩、功能锻炼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白花丹素和白花丹素-铜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及白花丹素-铜配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花丹素及白花丹素-铜配合物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白花丹素-铜配合物对大多数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大于白花丹素,但抗肿瘤谱小于白花丹素,推测白花丹素-铜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强于白花丹素,但抗肿瘤谱缩小,可能与白花丹素-铜配合物的配位关系、构效关系有关.结论:白花丹素及白花丹素-铜配合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王希斌;黄慧学;刘华钢;刘丽敏;杨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阿莫西林、舒胆通、熊胆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69.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右上腹钝痛等主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良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洁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乳腺增生病90例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乳房单侧或双侧出现疼痛性肿块,并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密切相关,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苦玄参中制备苦玄参苷IA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从苦玄参中制备苦玄参苷IA的方法.方法:采用各种提取分离技术(萃取、CLC和HPLC等),同时使用对照品进行对照,对苦玄参苷IA进行提取分离、纯度检测和结构确证.结果:提取分离得到纯度为97.66%的苦玄参苷IA.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提取效率高,适用于苦玄参苷IA的制备.

    作者:潘小姣;曾金强;韦志英;陈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