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刚文
消化性溃疡愈合后复发一直临床的难点.
作者:唐梅文;王庆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环状混合痔是指有3个以上的混合痔.该病是痔科临床常见病,是肛肠科难治疾病之一.治疗难度大、易复发,手术不当易造成肛门狭窄、粘膜外翻、肛门漏气溢液等后遗症.笔者自2000-2003年采用痔剥扎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阳文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痴呆的疗效.方法:69例脑梗死后痴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长谷川简易智能检查及得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2.85%与97.18%,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痴呆有较好疗效.
作者:阎芳;唐基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水番桃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开发该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水番桃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E)-9-十八碳烯酸、雪松醇、豆甾醇等30个化合物.结论:水番桃叶中确定的化学成分--甾体类化合物(豆甾醇及其衍生物)及脂肪酸和生物碱与其临床药理作用相一致.
作者:蒋才武;李耀华;刘寿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水蛭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非盲法,将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水蛭胶囊,对照药物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测、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过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治疗组调节TXB2,6-K-PGF1a,SOD,MDA的平衡、改善血脂紊乱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水蛭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全;董少龙;林英辉;梁健芬;胡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性质功效补益剂.补气血,壮筋骨,止痛,通络舒筋.主治病证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证属气血虚,肝肾亏损,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者.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将上药研粉,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10g.小儿适量.
作者:李桂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22例淋巴瘤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使用阿霉素前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抗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对照组26例未加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对抗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作者:秦日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分别用针灸疗法、理疗方法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包括髓核,包绕髓核的纤维环以及上下软骨板,它位于两个椎体骨之间,具有弹性,吸收震荡,维持腰椎间的稳定,参与腰椎的运动,可把它比喻为具有万向活动功能的骨间高级弹性垫片.在腰椎前方较厚,后方较薄,后方纤维环相对薄弱,它的后侧即是马尾神经和发出的神经根.当椎间盘退变后,弹性减弱,脆性增加,髓核通过薄弱的纤维环或破裂的纤维环向后脱出或膨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侯群,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吕永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七方胃痛胶囊和洛哌丁胺4周,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率为84.4%,洛哌丁胺组为60.0%,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在腹痛频率、腹痛程度、腹泻程度、大便性状方面积分和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腹痛频率、腹痛程度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七方胃痛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忠;李桂贤;罗伟生;黄勇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黄贤樟教授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及临床二十余年,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肝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如治疗肝炎以热毒瘀结立法,结合调肝运脾;治疗肝硬化以癥积为诊断,以血瘀为主线,从虚实夹杂着眼,分不同阶段灵活运用攻补二法,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治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赵小青;邓芳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口眼歪斜、闭眼鼓腮障碍为主要表现,10余年来笔者综合各医家的治疗经验,在实践中把该病分为正虚、邪实两型,并采用相应的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综合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自1999年10月-2002年10月采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的77例均为门诊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宋家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刺苋根皂苷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观察刺苋根皂苷对小鼠醋酸致痛、热板致痛及对小鼠耳廓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结果:刺苋根皂苷对小鼠醋酸致痛及热板致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耳廓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亦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刺苋根皂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郑作文;周芳;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蒲黄注射液对产后出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20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复方蒲黄注射液1安瓿(2ml),对照组同法注射缩宫素1安瓿(10单位),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其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复方蒲黄注射液和缩宫素疗效相当,有效率均达到99%.结论:应用复方蒲黄注射液,可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谢爱玲;李卫红;周英惠;曾德明;张吉;黎燕玲;林忠;孙荃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对胸椎小关节错位所致的胃脘痛,根据发病机理加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爱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肘部骨折中的常见类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可治愈.GART-LANDⅢ型骨折复位困难,即使当时位置较好,但位置难以维持.从1999年2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3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兴水;李保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我院外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93例粘连性肠梗阻,用加味大承气汤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尹兆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中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廖芸芸;王乃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用柴胡疏肝汤合大承气汤促进胆肠吻合术后的康复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胆肠吻合术后服用中药柴胡疏肝汤合大承气汤,对照组53例术后不用中药,观察两组术后在排便时间、食欲恢复、肝功能情况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出现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食欲、降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汤合大承气汤对胆肠吻合术后的康复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桂贤;李智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