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钢;梁秋云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臀肌挛缩症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是由于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的.我科2000-2001年共收治27例,采用手术及术中手法松解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莫洪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人群年龄的老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统计学数据表明,脑血管病患者达500万-600万,其中75%为脑梗死[1].
作者:艾立新;雷达;沈英森;余尚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称面瘫)若治疗及时或治疗得法可很快痊愈;否则,可数月至数年不能获愈.笔者继父辈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拟塞鼻药方塞鼻配合针刺治疗面瘫,获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孔祥歧;褚夫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4例,以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以持续牵引和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14天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Ridit分析,u=3.26,P<0.01).并且治疗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检验,t'=6.46,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唐晓菊;何元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抗心磷脂抗体所致早期反复自然流产的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VitE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胎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抗心磷脂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观察组流产治愈率93.33%,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为80.33%;对照组流产治愈率73.33%,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为60.00%.两组流产治愈率、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安胎胶囊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VitE治疗抗心磷脂抗体所致的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安肠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将9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安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两组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结果:两组肠道症状疗效相似(比=0.63,P>0.05),但治疗组对伴随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u=2.96,P<0.01).结论:安肠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梁碧莲;肖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盆瘀饮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者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盆瘀饮治疗,对照组用安宫黄体酮片治疗,通过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68,P<0.01).结论:盆瘀饮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莉;杨美春;李林;陈贤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药防治胆结石机理的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医学对胆结石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防治胆结石机理的实验研究水平、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作者:黄名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总黄酮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利胆保肝、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者:朱华;梁东艳;廖月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枕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以青壮年居多,其表现为突然一侧枕部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并放射至头顶部甚至前额,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每日可发作多次,查体可在枕大神经出口处有明显压痛[1].1992-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枕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荣;靳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天油防治晕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组96例采用二天油,对照组64例采用风油精,给药方法均为必要时涂擦额角、眉心、人中、风池、太阳穴.观察两组3h内晕车相关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两组对晕车出现的面色苍白、出冷汗、唾液增加、恶心呕吐、困倦、眩晕等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与用药前比较,P<0.01;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天油能有效地防治晕车,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燕文;蒋伟哲;蔡光明;韦艾凌;黄彬;韦东梁;春才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羚羊角胶囊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曾发作1-2次的高热惊厥患儿,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在连续2年中每次发热即给予口服羚羊角胶囊0.15g,每天2次,共服2天;对照组患儿在连续2年中每次发热即给予口服维生素C片0.1g,每天2次,共服2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复发惊厥的病例数及出现惊厥的总次数率方面有显著差异(x2=7.03,P<0.01;x2=19.87,P<0.01).结论:羚羊角胶囊具有一定的预防高热惊厥复发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作者:李大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5年1月-2002年7月,笔者采用5-Fu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病例20例,并设单纯用5-Fu治疗16例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凌春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收集了1999-2001年门诊及住院的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益气、疏肝、健脾、清热之法加甘利欣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甘利欣40ml,门冬氨酸钾镁针2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主要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ALT,T-Bil及提高白蛋白A方面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药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出血,甚者危及生命.1997年以来以自拟四草消癜汤治疗ITP5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4岁,1999年3月12日初诊.脱肛已半年,始于脓血痢后,反复发作.初起时尚能自行缩回,后日渐加重,以致非手揉托不能回纳.曾经服益气升提之品三十余剂,初略有效,后亦无效,遂邀笔者会诊.
作者:杨传忠;朱文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少精子症是临床男性不育的常见、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从激素、抗激素、抗炎、手术、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着手.
作者:曹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一些患者不易接受.笔者于1999年3月-2001年3月采用利胆化石液治疗胆石症50例,并另设50例对照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头针为主治疗中风言语不利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头针为主对28例中风言语不利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Ridit分析,u=2.0,P<0.05).结论:头针为主治疗中风言语不利疗效确切.
作者:顾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