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淑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与肺部、呼吸道蛋白酶水平失衡、抗蛋白酶氧化作用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过度氧化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到COPD的发生与进展中,这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现阶段对COPD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为临床COPD治疗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杨双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组织瓣修复重建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制备193块皮瓣,制备的组织瓣有软组织瓣和骨组织瓣,对比分析所制备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所制备的皮瓣中,全部成活174块,完全坏死有12块,部分(皮瓣1/4~1/2)坏死有7块,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为90.16%.所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5例患者出现淋巴瘘,5例患者出现涎瘘.随访调查中,有1例出现病灶复发,再手术治疗后由于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张口进食、吞咽咀嚼、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肿瘤部位、类型、范围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对肿瘤的根治及口颌面部外形、功能的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丽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阳性组、高剂量补阳还五汤组、低剂量补阳还五汤组各20只.以阳性组为标准对照,模型组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给10 mg/kg蒸馏水,阳性组给予6.8 mg/kg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剂量、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给予13 g/kg、26 g/kg补阳还五汤溶液,持续2周.取大脑中海马体部分固定、包埋后,行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体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制备蛋白样品、电泳、转膜、发生免疫反应,凝胶成像分析软件检测目标蛋白荧光强度,测定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海马组织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细胞核固缩深染,染色质凝聚,空泡样变性坏死数量增加.假手术组海马体区不产生缺血性表现,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给药组多数神经细胞结构、形态改变相对较轻,核固缩少,且高剂量组对脑损伤的改善程度大于低剂量组.模型组p-AKT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阳性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阳性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间AKT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信号通路中AKT、p-AKT蛋白表达升高,促进AKT磷酸化.补阳还五汤还可保护神经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病理损伤,发挥保护脑作用.
作者:马杰;谢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AST水平及血小板数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2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美沙拉秦缓释片加中药灌肠,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秦缓释片治疗.
作者:李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功血采用曼月乐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子宫内膜厚度、经期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99%)高于对照组(6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赵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进行合理治疗,观察该药对于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应用三联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此为治疗基础,加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过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9.77%,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应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极大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
作者:徐晓霞;王晓晨;包玉双;李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住院时间为(20.7±4.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5±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潇一;虞鑫;周俊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微创手术脊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立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血脂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脑卒中患者,将并发抑郁症的39例患者纳入Ⅰ组,将38例单纯脑卒中患者纳入Ⅱ组,同期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并将其纳入Ⅲ组,Ⅱ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Ⅰ组患者在Ⅱ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Ⅲ组未接受任何治疗,观察三组成员的血脂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Ⅰ组、Ⅱ组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Ⅲ组,Ⅰ组、Ⅱ组HDL-C低于Ⅲ组,三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Ⅰ组患者hs-CRP、TC水平下降幅度大于Ⅱ组(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脂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许自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分析PICC管断裂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对PICC管断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说明了PICC管断裂的处理方式,后提出了PICC管断裂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骨科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和疼痛程度(VAS评分法),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晓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A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4%(4/51)低于对照组23.53%(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栾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本血站从2017年1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措施,综合分析比较PDCA循环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中本血站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及血站院感检测合格率.结果:管理后,本血站医源性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且管理后,血站的院感监测合格率为98.75%、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0.0%,均明显优于管理前的91.25%、6.25%(P<0.05).结论:选择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对血站采供血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优化血站医源性感染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提高院感监测合格率.
作者:马延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肺复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L-6、MIF、CRP、BNP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作者:宁蒙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刘立胜;魏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知程度、认同感及执行力将直接决定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效果,而该机制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说明其制约因素日趋明显.文章基于患者视角,建立系统动力学成长上限基模具体构建发展制约因素的系统结构图,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患者的双向转诊意愿.
作者:杨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管理在早产儿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早产儿118名,将其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常规营养管理),强化组在NICU监护期间给予静脉营养(强化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和机体免疫力情况.结果:出生7 d和胎龄40周时,强化组早产儿的免疫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7天时,强化组早产儿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胎龄40周时,强化组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及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发育到正常体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体重日增长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营养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营养管理效果.
作者:朱丹;李学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行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治疗)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每组50例.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与术后2 h阴道流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孕妇产后大出血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及时应用子宫加压缝合手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提高产妇的生存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