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佰凤
银屑病是由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介导的敏感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角质形成细胞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真皮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分泌的白介素-23(IL-23)和白介素-12(IL-12),可以诱导Th17细胞活化并释放致炎的Th17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2产生大量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22(IL-22),这些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影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扩增.本文通过探讨银屑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银屑病发病的免疫机制.
作者:米吉提·吾普尔;热孜万古丽·乌买尔;阿伊满·阿布力克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对照组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膝关节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HS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10/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10/1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隋殿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DWI与螺旋CT检测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WI与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WI与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记录不同b值时的肺部病变DWI诊断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变实质信号强度(SI).结果:经病理诊断,100例肺部病变患者中,恶性48例,良性52例.DWI诊断恶性46例,良性46例;CT诊断恶性42例,良性36例.DWI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2.00%(92/100)、95.93%(46/48)和88.46%(46/52),均明显高于CT诊断的78.00%(78/100)、87.50%(42/48)和69.23(36/52),DWI诊断误诊率为11.54%(6/52),明显低于CT诊断的30.7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漏诊率4.17%低于CT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且b值越大,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越大,b值=800 s/mm2时诊断效果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DWI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螺旋CT检测,而误诊率低于螺旋CT检测.
作者:田月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炎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6.12±0.39)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2.08±1.37)d、肌力恢复时间为(9.46±0.67)d,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8.96±0.42)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5.47±1.34)d、肌力恢复时间为(15.62±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效果.
作者:周征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对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科医护人员94人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情况、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标本未采集、标本容器选择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均明显早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83%(92/9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46%(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能有效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有利于提升医护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董凤梅;马晓娜;师海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康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出院后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GGT、AST、ALT和T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GT、AST、AL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效果.
作者:王宏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住院编号分为两组,编号是奇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是偶数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疗程均2周,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硬度指标均显著上升,血沉显著减慢(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治疗效果.
作者:祁萌;夏昱;李攀攀;刘永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梅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9.5%),焦虑、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乌梅丸治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施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产生不良反应的抗菌类西药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61.8%)多于男性(38.2%);年龄方面:>60岁的患者(44.1%)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抗菌类西药种类:β-内酰胺类西药(66.7%)多于喹诺酮类西药(33.3%);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方式(51.0%)多于其他给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35.3%)和皮肤组织(19.6%).结论: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主要累及部位等的差异,建议可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小儿全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全麻手术的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术后哭闹时间、术后疼痛情况(FLACC)、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哭闹时间明显较短,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术后第2天的FLACC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2.31%(4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音乐疗法在全麻术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荷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与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观察组死亡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证型、超声检查,根据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中医证型及病理分期,总结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病理分期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风热痰凝型患者甲状腺肿大、片状低回声区发生率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兼痰凝型和肝郁气虚型,风热痰凝型患者低回声区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发生率明显高于肝郁气虚型,气阴两虚兼痰凝型患者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40 cm/s发生率明显高于肝郁气虚型,急性期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稳定期,稳定期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超声检查的不同影像学特征与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史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较低,MBI评分及SS-QO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脑卒中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谭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且中医辨证属阳虚水泛型合并出现利尿剂抵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真武汤治疗,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尿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钾、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P-proBNP、血钾水平及尿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钠、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优于真武汤治疗疗效.
作者:郑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组)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0.4±1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0.3±25.6)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渗血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1例,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朝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姚玉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患儿就诊日期单、双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①比较两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③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7%(4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能获得较好的消炎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洋;王晓东;张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 d、4 d、6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3±0.9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樊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