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张发钦;李海涛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院后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对照组209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未发生睡眠障碍,观察组发生了睡眠障碍.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部位、卒中性质、卒中次数、NHISS评分和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睡眠障碍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5.9%.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失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表现为过度睡眠;观察组年龄、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有冠心病史者所占比例、NHI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是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次数、NHISS评分均为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吴金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给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氟罗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炎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炎平胶囊联合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氟罗沙星单一治疗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同时有抗炎功效.
作者:牛和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既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迟琳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亚型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CE型改善幅度大,LAA型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48/53),明显高于SAA型的65.31%(32/49)和CE型的83.33%(40/48),且CE型明显高于SA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亚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患者的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LAA型、CE型和SAA型.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评分、依从程度及对病症的认知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度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症认知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TIA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依从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何慧芳;孙艳华;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管介入治疗,评估治疗1年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马大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11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开放式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变化情况及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的异同.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高洪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86只患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只患眼)与观察组(46只患眼)各33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眼压、散光和裸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裸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
作者:吴祎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浆D-D水平和全血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和全血黏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29),与对照组的6.90%(2/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D-D水平和全血黏度,且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部分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疗效不佳,或发生轴性疼痛、C5神经根麻痹、门轴断裂、术后再关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康复.本文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
作者:梁田子;姚啸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传染病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抚顺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5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是否进行传染病检测将其分为观察组1345例和对照组1155例.对照组接受产前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孕25~28周接受传染病检测,记录观察组产前传染病检测结果、两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与产前传染病检测项目相同).结果:观察组1345例孕妇均顺利于孕25~28周完成相应传染病检测,其中HBsAg阳性率9.59%(129/1345)、PRP阳性率1.56%(21/1345)、抗HIV阳性率0.07%(1/1345);两组均成功分娩单活胎,观察组新生儿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89%(12/1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5%(123/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检测应用在产前检查中,有利于临床医生掌握孕妇实际情况,针对检验结果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降低母婴传播疾病发生率意义重大.
作者:张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阶段性康复护理在心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床上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床上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丑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量表(SF-36)与生活自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和ESC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刘便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针刺康复护理)和研究组(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步态和下肢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步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患侧支撑期及健侧摆动期长于治疗前,双侧支撑期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步态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效果.
作者:赵丽聪;李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6/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1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苏娟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赵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瘢痕的满意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