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乳术联合术中氟尿嘧啶植入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

闭永浩;黄恒艺;谢林宏;钟贤君;冯楚霞

关键词:乳腺肿瘤, 手术, 保乳, 氟尿嘧啶植入, 乳房切除, 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联合术中氟尿嘧啶植入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2月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联合术中氟尿嘧啶植入的临床资料(保乳组)并与同期的4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改良组)进行对比.结果:保乳组与改良组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3年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生存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84.75±4.43)]明显高于改良组(73.51±4.15)(P<0.05),保乳组术后对患侧乳房外观的满意度自我评分达满意以上.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联合术中氟脲嘧啶植入获得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疗效,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40例孕妇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39例得到有效的止血,1例行栓塞后仍然出血不止,终行子宫全切术,止血成功率97.50%,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神经外科分离病原菌的感染部位、种类及耐药现状.结果: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5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4.8%),其次为颅内(28.0%).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63.2%,革兰阳性(G+)球菌占22.4%,真菌占14.4%;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球菌则主要以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以热带念珠菌为主.常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未检出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均未检出耐药菌株.结论:监测神经外科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动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降低感染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温燕;唐双意;蒋霞;丘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新型溶血素(A法)和传统溶血素(B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血常规质控物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分别采取A法和B法进行测定,各测定20次,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法和B法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法和B法所测定的血红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在用不同的溶血素检测同一血常规质控物的时候,应该应用临床可接受的评价和方法比对的策略,以便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与结果互认.

    作者:李保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骨髓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情况,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表达与M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患者骨髓MVD及VEGF表达.结果:治疗前观察组MM患者骨髓MVD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缓解组骨髓MVD及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未缓解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Ⅲ期MM患者MVD及VEGF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1).MM患者中MVD及VEGF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81、P<0.01).结论:血管新生与M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骨髓MVD及VEGF表达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病情、体内瘤负荷及短期疗效,且两者表达呈一致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健;王晓桃;欧阳清;莫东华;唐爱林;聂宇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Western blot蛋白分析中血清蛋白上样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Western blot方法中上样总蛋白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取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测总蛋白浓度,然后分别以原血清,稀释2倍、5倍、10倍以及20倍血清等体积上样,以6%SDS-PAGE凝胶分离,拍照.结果:当上样量大于100 μg时,电泳后血清条带模糊不清,无法找出目的条带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分析.当上样量在20~100 μg时,电泳后不同分子量的血清条带区分明显且边界清楚,有利于后续分析步骤的进行.当上样量在10 μg及10 μg以下时,电泳所得血清蛋白条带颜色较淡,提示总蛋白量不足,影响后续分析的灵敏度.结论:Western blot总蛋白上样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电泳后不同分子量目的条带的清晰程度,20~100 μg的血清总蛋白上样量可以作为Western blot上样量的参考范围.

    作者:张佳俐;梁瑜帧;夏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探讨

    目的:总结非黏附性栓塞材料乙醇聚合物的衍生物(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效果,总结Onyx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14例cAVM患者进行Onyx栓塞治疗并随访.结果:其中完全栓塞5例,大部分栓塞4例,小部分栓塞5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经2~6个月随访,其中1例4个月后再次出血死亡,2例完全栓塞病例3个月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cAVM未见复发.结论:Onyx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材料,配合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能完全栓塞cAVM.

    作者:邝泓;冯大勤;黄玮;杨雷霆;肖绍文;张超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8、IL-10、 TGF-β1水平 与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胚胎反复着床失败(RIF)妇女与对照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8、IL-10、TGF-β1水平的差异,探讨IL-6、IL-8、IL-10、TGF-β1与RIF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4例妇女,其中RIF组12例,对照组12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8、IL-10、TGF-β1水平的差异,探讨这些细胞因子与RIF的关系.结果:在RIF组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4),而IL-6、IL-8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8、IL-10、TGF-β1,水平异常可能是胚胎反复着床失败的原因.

    作者:刘莉丹;吴惠梅;黄千贻;李慕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花茶水提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花茶水提取物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人胃癌MGC-803细胞群体倍增时间;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金花茶水提取物作用不同时间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及金花茶水提取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通过统计分析,确认金花茶水提取物作用的佳时间。结果:不同浓度金花茶水提取物对MGC-803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且与剂量呈量效关系。24,48,72 h的IC50分别为(912.33±12.70),(789.67±10.69),(746.00±6.08)mg/L。结论:金花茶水提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金花茶水提取物作用的佳时间为48 h。

    作者:李琳;沈筱芸;戴璐;利基林;张力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11年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以便改善医院的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11年共监测样品1 104份,合格1 076份,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7.5%.各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透析用水、灭菌物品、灭菌器及紫外线灯的合格率高,为100.0%; 内镜合格率低,为90.0%,其次是室内空气,为92.9%.层流过滤技术的洁净空气合格率(100%)较传统消毒技术合格率(88.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区直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内镜合格率相对偏低,仍需加强对消毒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监测.

    作者:陈莉;李竹天;甘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LXA4及其受体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及胎盘组织中脂氧素A4受体(Lipoxin A4 receptor,ALX-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LXA4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RT-PCR方法检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ALX-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ELISA方法显示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均有LXA4的表达,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对照组比较血清中LXA4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LXA4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胎盘组织ALX-R mRNA的表达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明显下降,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LX-R的蛋白表达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下降,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XA4、ALX-R的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王素梅;唐卉;苏莎;黄玲玲;张晓云;史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及实践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EBN)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实践EBN情况.方法:设计EBN知识认知及实践情况调查表,以南宁市内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肿瘤科及1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03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结果: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因工作太忙而缺乏学习时间是影响护理人员学习EBN知识的主要原因,但大部分护理人员对学习EBN知识感兴趣.仅少数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实践EBN的经验.查阅文献能力较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知识匮乏导致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较差.结论: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缺少EBN相关知识和实践EBN的经验,实施EBN的技能不足.

    作者:曾珊;陈丽君;吕小红;黄英凡;江锦芳;陈志玲;陆静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用斑马鱼胚胎初步评价单壁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

    目的:利用聚乙二醇对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进行功能化修饰,并利用斑马鱼胚胎评价其被修饰前后的生物毒性,为SWNTs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毒性依据.方法:将甲氧基聚乙二醇胺5 000(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amine,mPEG-NH2,Mw=5 ku)与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COOH)非共价偶联制备SWNT-mPEG.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考查SWNT-mPEG的组成、浓度、形貌和粒径大小;利用水浴给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并分别在受精后24 h(24 hpf)和受精后96 h(96 hpf)观察和统计孵化率、畸形率和死亡率.结果:与SWNT-COOH相比,SWNT-mPEG在水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胚胎毒性实验表明,在24 hpf和96 hpf,SWNT-mPEG各浓度组的胚胎的致畸率和致死率仅略高于空白组,只有80 mg/L SWNT-mPEG实验组在96 hpf的对斑马鱼胚胎的致死率(11.11%)明显高于同一试验时段的空白组(3.33%)(P<0.05).结论:SWNT-COOH和SWNT-mPEG对斑马鱼胚胎均呈现低生物毒性,原因可能与斑马鱼胚胎绒包膜对纳米颗粒的低通透性有关.

    作者:李林茂;赖泽锋;李苏宁;赵雅婷;秦悦;刘清鹏;刘华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治疗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组(联合组,n=32),腹腔镜手术组(手术组,n=41).结果:超声诊断肠绞窄符合率为71.88%(23/32).术中探查手术组见血性腹水22例,联合组4例(χ2=13.27,P=0.000);手术组肠坏死8例,联合组0例(χ2=7.01,P=0.008).手术组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观察孔长度分别(26.80±4.46)min,(27.08±3.41)mm,联合组(11.16±2.46)min,(13.53±1.32)mm(t=-18.87,P=0.00;t=-23.03,P=0.00);手术组的总并发症及与穿插有关并发症分别为9例与3例;联合组3例与2例(χ2=0.32,χ2=2.07,P>0.05).结论:超声是实时监测粘连性肠梗阻病变程度的有效手段,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优,可为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提供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苏芬莲;陈小勋;蒋卓晋;陶宗欣;许杨;杨稀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的肾损伤及其保护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脏直视手术的必备方法,自1953年Gibbon首次成功将CPB用于心脏直视术后,随着CPB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治愈率有很大的提高.然而CPB术后不少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1,2],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有报道[3]称1.9%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ARF是CPB心脏手术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4].随着CPB心内直视手术操作技术的发展,CPB设备不断改进,对肾脏的影响日益减少,但不少重症患者病程长,往往术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较差,术后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对CPB相关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机制、诊断与保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燕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接受PVP的112例OVCFs患者,其中38例42椎出现骨水泥不同程度的渗漏,均无神经症状.74例74椎无骨水泥渗漏.应用mimics测出骨折压缩程度、渗漏体积.以术后骨水泥的渗漏发生率作为研究结局,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法,评价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椎节段、注入量、骨密度及压缩率等因素是否为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椎节段及骨密度对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而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对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有明显影响(P<0.05).经过多因素的偏相关分析发现,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与骨折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呈正相关(r=0.635,P<0.05;r=0.41,P<0.05).结论: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骨水泥注入量、骨折压缩率相关.

    作者:张瑶;李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根管消毒的研究进展

    目前为止,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现代根管治疗共分为3个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而完善的根管消毒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根管消毒的方法有很大程度的进展,根管治疗的疗效也在不断提高.现就近年来根管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登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hs-CRP水平即较正常对照组[(4.82±4.42)mg/L]升高[(14.32±2.25) mg/L,P<0.01],第4天达峰值[(18.36±5.21) m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 hs-CRP水平已降到正常[(2.70±1.05) mg/L,P>0.05].MMP-9血清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122.38±104.27)μg/L],与正常参考值 [(10.28±4.6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hs-CRP、MMP-9血清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38,r=0.512,均P<0.01).结论:hs-CRP和MMP-9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早期诊断与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

    作者:陈芳梅;尹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广西南宁地区宫颈癌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宫颈癌筛查人群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为制定宫颈癌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宁地区30~59岁已婚妇女5 137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癌症及宫颈癌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资料.结果:对宫颈癌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年龄、学历以及收入的高低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妇女人群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结论:大部分妇女癌症防治意识薄弱,应制定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健康教育措施,加强防癌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认知率,降低宫颈癌的发病.

    作者:高琨;梁欢欢;李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病毒介导的RSK4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转染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的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LV-RPS6KA6,稳定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使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RSK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稳定转染LV-RPS6KA6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RSK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00).过表达RSK4的MDA-MB-231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转染24,48,72,96 h后,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5±1.8)%、(17.7±2.5)%、(27.1±3.7)%和(13.8±2.1)%.结论:稳定转染RSK4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明显上调RSK4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

    作者:韦薇;韩璐璐;杨华伟;刘剑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创瓷贴面在关闭前牙间隙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无创瓷贴面对修复前牙间隙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80颗要求关闭前牙间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常规贴面和无创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后2年复查,并对两组病例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贴面组与无创贴面组在边缘密合、颜色、牙龈健康、完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贴面组在敏感度上优于常规贴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无创瓷贴面在关闭前牙间隙的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劲;许胜;雷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