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刘霞;马卉

关键词:电厂, 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对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噪声、粉尘和工频电磁场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部分工作场所的照度和微小气候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结论 该项目在生产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基本可行的,但需进一步补充措施加以完善.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10-2015年收治的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中的52例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有效的护理.结果 52例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通过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同时进行系统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淑杰;巴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雾化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优于对照组75%的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木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多种管道的护理

    通过对心脏直视术后患者临床应用管道的护理,系统阐述多种管道的综合护理方法,全面分析各种管道的具体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操作,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1 临床资料我科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先心病296例,男179例,女117例.年龄3~36个月,平均年龄18个月,体重5~13.5kg.

    作者:秦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口腔和目标血管瘤患者随机分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癯体内注射,49例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聚桂醇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不良发应发生率仅为6.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该药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

    作者:王姝;贺娟;高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核磁共振(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HE)的核磁共振(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确诊的29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核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 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T1W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20例,基底节区、胼胝体、海马T1W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11例,左颞叶后部皮层下T2稍高信号2例,弥散加权序列(DWI)高信号25例. 16例在3月~2年内追踪复查,其中4例严重新生儿低血糖脑病,3例为双侧枕叶后部皮质萎缩表现,脑沟增宽改变.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脑损伤常受累部位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其次为胼胝体,基底节区,海马等,对称分布,弥散加权序列(DWI)对早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更敏感.

    作者:乌兰;郝兰春;陈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炎性细胞计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常见四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诱导痰中炎性细胞计数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Ⅰ组),1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Ⅱ组),40例肺炎患者(Ⅲ组),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Ⅳ组)发作期和缓解期,采用诱导痰液沉渣涂片法检测组中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并分析比较.结果 哮喘发作期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哮喘缓解期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哮喘发作期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哮喘缓解期组明显升高(P< 0.05).COPD发作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COPD缓解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OPD发作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较COPD缓解期组明显升高(P<0.05).肺炎、支气管炎发作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肺炎、支气管炎缓解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踢显升高(P<0.05).肺炎、支气管炎发作期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较缓解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诱导痰技术将会成为一种常规检查,为更多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快捷、便利、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孙德俊;徐桂华;姚丽丽;马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伴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伴抑郁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应用疗法,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单独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8W、12W后,观察组的上腹胀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莫沙必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效果确切,缩短治疗时间,更好的缓解患者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国辉;叶瑞雄;蒋满英;许柳彬;黄代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心理状态,采取心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 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所有MDR-TB患者总体心理状态分析,均不同程度表现出紧张、害怕、焦虑、抑郁、悲观、甚至绝望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结论 及时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和行为改善,明显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促进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成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苑爱荣;李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分析

    目的 整理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传统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利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致不宁腿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致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2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不宁腿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均出现下肢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蚁走感、酸痛胀感而伴发腿部急促运动,静息时开始或加重,运动后缓解,夜间出现症状,严重者可侵及上肢并引发夜间睡眠障碍,这22例患者均确诊慢性肾功能不全,其中有7例长期接受血液透析,5例患者予腹膜透析.9例患者下肢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6例血清铁的含量降低.给予神经营养剂、铁剂、卡马西平、多巴胺、笨二氮卓类镇静剂、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明确不明确,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应采用健康生活规律及多种药物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综合治疗.

    作者:郑海瑞;王素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丙泊酚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Sham)、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I/R)组,以及再灌注前l0min经尾静脉给予1%丙泊酚(0.01mg·g-1)的丙泊酚预处理组(P组).于再灌注120min末,采用Evans蓝和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重染色法进行测定心肌缺血、梗死面积;提取心肌组织蛋白采用Caspase-3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结果 Sham组缺血面积/左心室面积为O;P组为26.8±4.60%明显低于I/R组41.53±6.17%(P<0.05):Sham组梗死面积/左心室面积为0,P组为5.88±1.67%显著低于I/R组17.89±3.66%(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Caspase-3活性增加54%(P< 0.05);和I/R组相比,P组减低32%(P< 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基因表达和减少梗死面积有关.

    作者:许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的临床应用

    在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影像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二维影像技术一直在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中占有主导地位,不过因其技术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三维影像技术,如螺旋CT,磁共振(MRI)及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逐渐应用到口腔医学领域,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作者:韩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元宝山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掌握元宝山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全区2009-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我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 803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6~11月,共报告1 68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68%;年龄分布以<5儿童为主,共报告1 56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6.63%;男女性别比为1.64:1;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共1 673例,占92.79%;地区分布以平庄镇、平庄街道办事处、元宝山镇为主,共1 411例,占78.26%.结论 我区的手足口病在年龄、季节、职业、地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应根据手足口病在我区的流行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区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深圳某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某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手足口病报告信息,对深圳市某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某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7 591例,年均发病率为121.81/10万,其中2014年高,达250.16/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集中在4~9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有统计学差异(x2=1248.941,P<0.05;x2=492 716.170,P<0.0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婴幼儿发病多(占91.17%);三年职业构成均以散居儿童为主(2012年占83.04%,2013年占89.87%,2014年占74.84%).结论 某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

    作者:叶恋花;熊田甜;李苑;叶向明;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320例女性,对愿意接受调查的对象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对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结合HPV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2010-2012年本院门诊机会性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 320例女性共2 286例愿意接受调查,顺应性为98.53%;液基细胞学阳性、阴道镜联合HPV阳性、活检检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9%、31.89%、21.00%,与2010-2012年本院门诊收集的筛查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妇女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能够显著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度和防治意识,在病患的早期诊断以及后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林晖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HGF和TGF的水平和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水平和意义.方法 检测临床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及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血清中HGF和TGF的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HGF和TGF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Ⅲ期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也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的患者.而伴随着肿瘤的进展,瘤体的增长,HGF和TGF的水平也有所增长.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HGF及T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的水平,对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预后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昍朋;雷建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南疆铁路地区食饮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 了解南疆铁路地区食饮具消毒情况,分析食饮具消毒效果及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对2013-2015年在辖区内的餐饮行业抽取消毒后备用食饮具进行检测.结果 食饮具消毒合格率2015年有下降.结论 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测频率,督促做好食饮具消毒工作.

    作者:刘银娣;张宁;陆费楠;曹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2015年沙坪坝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沙坪坝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明确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别食品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2-2015年对肉及肉制品、膨化食品、餐饮食品、婴幼儿食品等17类食品中的12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检测样品631份,检测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3.2%.其中膨化食品检出率为20.0%;饮用水和婴幼儿食品检出率分别为10.7%、10.0%;流动早餐5.0% (2/40)、水产及其制品4.2% (2/48)、餐饮食品3.0% (4/134)、肉及肉制品2.9% (3/105).其余食品类别食源性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 沙坪坝区市售食品存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且膨化食品、饮用水、婴幼儿食品、流动早餐、水产及其制品、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食品类别风险较大.

    作者:陈飞;张鑫;肖小月;符菱缨;赖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18例0~3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蛋白过敏临床特点

    目的 通过分析0~3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蛋白过敏临床表现特点,早期进行喂养指导,降低过敏性疾病的进展.方法 选取118例均为2015年1~10月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门诊就诊的0~3个月纯母乳喂养发生蛋白过敏婴儿.其中男58例、女60例,平均年龄为40天.蛋白过敏的早期主要症状为:腹胀、呕吐、呛奶、腹泻、便秘、便血、湿疹、生长发育迟缓、脐疝、过敏性结膜炎、鼻塞、烦躁哭闹、睡觉不安稳、经常全身用劲儿等.结果 本研究中纯母乳喂养婴儿过敏发生率为48.7%,主要致过敏食物为羊肉,鸡蛋,牛奶,鱼虾类,花生等.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多见.正确的喂养指导后以上症状会相继缓解.结论 在呼和浩特地区0~3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过敏发生率较高,值得进一步关注.通过进行正确的喂养指导,母亲回避过敏食物,显著降低过敏性疾病的进展.

    作者:阿日贡高娃;王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外科微创室间隔封堵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实验组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均为26例.结果 实验组2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室间隔缺损大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创伤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利荣;谢玉环;陆军;陈巧琼;丁尚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