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刘松;曹辉;徐业林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1].2009年5月11日我国确诊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1],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 498例,其中死亡648例[2].2009年6月22日阜阳市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了解2009年阜阳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现分析如下.
作者:丁振涛;朱理业;万俊峰;刘奇泉;田亚贞;见海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蚌埠市2010年霍乱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同源性,为霍乱防控提高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O1/O139群霍乱病例分离株8株,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分析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在体外的药物敏感性;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对其作分子流行病学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所有O1/O139群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舒普生、氧哌嗪青霉素、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均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强力霉素均100%耐药.O139群霍乱弧菌在氯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的敏感度上与O1群霍乱弧菌有一定的差异.根据随机扩增多态DNA聚类分析可以将检出的O1/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2个型别.结论 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率较O1群霍乱弧菌高,应根据不同菌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有同源性.
作者:付广林;马玲敏;王立新;郭辉;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我院自2009年7月起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细菌室人员每日对收检标本进行监测,对多重耐药菌的所有患者,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实行目标性监测.由院感办制定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表,并定期汇总分析并反馈.
作者:郭子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院从旧的传统管理体制过渡到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以病员需求为中心的新的发展模式,综合性医院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市场竞争力加大.医院人事管理机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如何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有利于促进综合性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江桃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60%[1].自1985年以来,我国进行了5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历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持续升高,近视眼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陈国平;周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2009年麻疹发病升高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是蚌埠市继2005年发生麻疹流行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年.2009年麻疹发病率21.43/10万,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发病以0~8月龄和7~14岁学龄儿童为主和35岁以上成人发病构成增加,4~7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月.2009年麻疹病例免疫史0剂次、1剂次、≥2剂次、不详分别占64.33%、5.65%、2.36%、27.66%;麻疹病例有接触史、周围有麻疹病例史、外出史、不详,分别占33.40%、28.30%、2.65%、35.65%.结论 未免疫、未及时免疫、未全程免疫形成易感人群逐渐积累和增多,是2009年蚌埠市麻疹发病升高的主要原因.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及时控制大年龄人群发病和适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乙型肝炎对我国居民健康危害巨大,而接种乙肝疫苗已成为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1],特别是新生儿在24h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2].为了解常熟市城区儿童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和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现对常熟市城区儿童预防接种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建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单纯药物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必须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对糖尿病进行病前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健康教育,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列为糖尿病五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现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况综述如下.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可以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两种.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如发现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
作者:孙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长丰县碘缺乏病( IDD)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普及碘盐为主的消除碘缺乏病项目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长丰县按照国家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碘缺乏病防治项目开展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本研究对长丰县2008~2010年碘缺乏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吉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全市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出生的43 568例新生儿中,听力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听力损失诊断者共660例.1.2 方法 于月龄3个月时进行听力诊断,检查项目包括声阻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作者:孙磊;郭玲;杨静静;柳莹;林婵婵;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及其对策.方法 将本院2009年至2010年两年来收治的28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初治组和复治组,选择有关抗耐多药结核病药物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288例耐多药肺结核住院病人中,初治组的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和好转分别达到80.7%、87.7%、80.7%和84.2%;复治组的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和好转分别为62.7%、68.8%、61.5%和69.7%,初治组的疗效明显优于(P<0.05)复治组.结论 早期发现耐多药患者,并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愈率至关重要的;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病人实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OTS)及管理.
作者:叶红;陶满意;杜凤华;侯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丙肝是影响居民健康重要因素,本文对2007~2010年丙型肝炎的3 579份标本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丙型肝炎病人的发病以及就诊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2007~2010年在本院作丙肝抗体检测者,共3 579例.1.2 方法 用一次性负压采血管,无菌操作采集静脉血3ml,离心3 000rpm,10min,取血清进行检测.检测采用ELISA法完成,丙肝抗体检测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石玉如;岳莉;季文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解江阴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保证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 ]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 -1995的要求,我中心于2007~2009年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陆备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1].为更好的做好“十二五”期间长丰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现将2006~2010年长丰县肺结核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吉涛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食盐中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简便、安全有效方法.碘盐中碘的定量分析是碘盐监督监测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碘盐监测以县为单位进行,为保证碘盐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国家碘盐实验室在全国所有碘盐实验室进行了外质控考核,并要求各省(市)有关部门对县级碘盐监测的盐样进行复核,以保证其监测质量.2009年对河南省洛阳市15个县、市、区的120~300份(依据所辖乡镇街道数目不同,各县为288份),用GB/T13025.7 - 1999中的直接滴定法测定碘含量,完成居民户食用盐抽样,监测碘含量并上报结果.洛阳市对上述县、市、区实验室所留盐样再抽取5份检测复核,现将复核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献周;王功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档的公共浴室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快速直读的仪器进行现场监测并运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各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水温和CO的监测合格率较低(均为25.00%),桑拿间的温度和照度严重不合格(超标率分别为75.00%和83.33%),包房、更衣室和浴室的CO2浓度差别无显著意义(F=2.082,P>0.05).结论 高档公共浴室应重点加强水温和CO的监测,桑那间应增加照明设施.
作者:钱怀斌;张建军;孙东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人类发现结核病已经100多年,对其研究、控制、治疗的成功使人们曾乐观地预言上世纪末即可消灭结核病.但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艾滋病( AIDS)的流行使结核病猛然复活,如今世界上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每年有800万新患者出现,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同时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持续增加[1].1992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出耐多药结核病( MDR - TB)的概念.据WHO统计,世界上有5 000万人携带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约有2/3的结核病人处于发生耐多药的危险之中.
作者:李广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加强妇女保健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妇女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2010年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对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3 981名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了解各种妇科病人群分布和发病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伍;肖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统一的调查表,收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安徽省结核病控制县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一般情况,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l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区以及确诊单位等.结论 针对病人延迟和医生延迟两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迟.
作者:张云玲;阚晓宏;韩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