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斌;张锡迎;张宝庭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区较为常见,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抽吸性血痰、头痛、发现颈部肿块、耳听力下降等.部分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隐匿鼻咽癌的检出率,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予对可疑患者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部分行鼻咽MRI检查,或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用于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静脉泵注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注胺碘酮时用新鲜的马铃薯片外敷血管上方皮肤,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7.29,P<0.01).结论 马铃薯外敷能有效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明显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能有效减轻静脉损伤.
作者:黄金;罗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针对性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遵医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焦虑值方面、遵医程度、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让患者在温馨、愉快、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作者:周积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重症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5~1.0mg/(kg·d),连用5天后减量,总疗程3~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每天400mg/kg,连用5天.每日检查血常规,观察两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26例患儿无一例死亡,治疗组显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大剂量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ITP起效迅速,效果显著.
作者:陈仕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染途径特殊,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措施,因此,当病人得知自已被确患AIDS后,常常表现出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如惊恐、沮丧、忧郁、绝望、愤世、报复等.同时往往受到家庭的不理解、社会歧视及经济同题等困扰,给护患交流沟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灵活的沟通技巧对于应对不同场合下的护患关系,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42例成功行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AMI患者,分别于冠脉支架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及一周后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①42例患者术前hs-CRP值高于正常值(P<0.05);②术后hs-CRP较术前升高(P<0.05).分时段观察,术后6h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蜂,持续至72h;一周后水平降至正常,预示手术成功.结论 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短时间炎症反应加强(hs-CRP升高),72h后hs-CRP下降.hs-CRP可作为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的指标.
作者:陈彦明;黄金文;邵义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要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HPS患儿的术前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检查征象及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PS患儿,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诊断率为100%,其中2例合并器官轴型胃扭转.术前经超声诊断的50例,诊断率为94.34%,1例可疑阳性,后经手术确诊,2例因肠气影响幽门部显示不满意.结论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至今仍为CHPS手术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刘玉奇;刘哲婴;李京恩;张明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ateonecroa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一直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由于青壮年ONFH患者日常生括中髋关节活动量较大,人工髋关节置换因假体磨损、下沉使人工髋关节不能长期保持良好功能状态.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王锐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癫痫大鼠放射治疗中7-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并选择合理放射剂量.方法 利用慢性点燃癫痫大鼠对照组、放射1组、放射3组进行0、24、6Gy的X线放射,对放射2组、放射4组和放射5组行12Gy的X线放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放射1组、放射3组于放射后1h断头取脑,放射4组于放射后1天、放射5组于放射后1周进行断头取脑,并观察放射5组其放射后癫痫发作情况,用氧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内的GABA含量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GABAA受体阳性率.结果 放射5组于照射后1周内癫痫在鼠未出现诱发癫痫发作.放射1组的GABA含量为(254.16±44.68)ng,GABAA受体阳性率为(39.56±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Gy照射后1h、24h、1周后均较对照组间GABA含量高,其中以24h为明显,分别为(252.09±33.89)ng,(348.73±56.00)ng和(258.02±62.95)ng.抗GABAA受体阳性率在照射后1周内基本稳定于较高水平.结论 放射治疗癫瘸主要是通过发生快速而持续的GABA与GABAA受体变化发生作用,癫痫大鼠接受12Gy的放射治疗较为合理.
作者:陈家玉;梁树立;曾啸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患者,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18例,退行性滑脱16例,退行性侧弯4例均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以及腰椎动力性侧位片检查,观察脊柱不稳部位及节段;同时行CT或MRI检查,了解椎管及神经根管情况;依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佩戴外固定支具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中X线片显示,除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造成螺钉松动外,其余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为97.00%.结论 伸屈位动态X线片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mm和(或)椎体在伸屈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增大,Ls/St节段>20°,其上位节段>15°为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征,神经减压和椎管成形辅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疗效优良.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的护理及配合.方法 对4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期取得佳的检查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共行40次检查,所有检查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检测图像,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检查前后恰当的护理及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
作者:陈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脑利钠肽(BNP)水平和脉压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脉压大小分组后,对比BNP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血浆BNP水平随脉压增大而升高,以8.11~9.31kPa为分水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t检验值成倍增加.结论 脉压>7.98kPa者与血浆BNP水平明显有关,两者可能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的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但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严华;符春晖;陈丽媛;黄军章;陈湘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确定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于老年性痴呆(AD)细胞模型的佳条件.方法 利用细胞计数、MTT方法确立β淀粉样蛋白(Aβ)25-35片段在建立AD细胞模型时的浓度及筛选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的佳浓度,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血清及不同浓度Aβ25-35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各种血清以5%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高.在5%血清浓度下,Aβ25-35 Oμmol/L和5μmol/L浓度组中各合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血清组(P<0.05或P<0.01),但在10μmol/L.Aβ25-35浓度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选用5μmol/L Aβ25-35及5%血清浓度建立NG108-15 AD细胞模型及药效考察体系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能客观地评价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的药效.
作者:黄忠仕;张树球;农嵩;李韬;李曙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1,2].近年随着新的抢救方法、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其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承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1].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日益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关注.在产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以佳的身心状态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对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乔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优点.方法 对采用本术式治疗的7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获得完整随访资料58例,平均随访36.5个月,优40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 椎板截骨椎管扩大成形加椎管内冲洗术是腰椎板切除术的改进,它保留了全椎板切除术所具有的良好椎管显露的优点,能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以维持脊柱稳定,还能避免术后硬膜囊裸露及预防和减少椎管内粘连及瘢痕形成,从而有效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及医原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作者:梁毅;徐世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出现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按邵泉清<人体测量手册>和吴汝康等编的<人体测量方法>方法和标准,调查了879人彝族、白族(其中彝族472人、白族407 人)6对遗传性状,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贵州彝族、白族鼻翼比眼间距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上唇高度和耳廓外展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彝族性别间眉毛、上唇高度(P<0.01)和口裂宽度(P<0.05)差异有显著性,白族男女间眉毛、耳廓外展度和上唇高度(P<0.01或P<0.05)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作者: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民高血压脑梗塞患者住院前高血压知识知晓和行为情况,探讨农村高血压的防治,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符合脑梗塞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23例初次住院农民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血压知晓率为85.37%,但服药率和控制率仅为10.57%和1.90%,不定期测血压占86.18%,知道高血压标准仅9.76%;知道高盐饮食和肥胖易致高血压为6.50%和9.76%,知道高血压可引起中风占42.28%,认为血压高服药血压正常可停药占61.79%.服短效钙拮抗剂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剂为主的复方制剂合计为75.39%;高血压知识来源村医占53.66%.结论 应加强村医的培训,提高村医高血压防治知识及能力,从而提高农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合理使用降压药及提高高血压服药率和控制率是减少脑梗塞的关键.
作者:吴显儒;陈斌;卢运康;梁盛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恩必普软胶曩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发病48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恩必普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24天后,恩必普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恩必普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恩必普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恩必普软胶囊是一种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效果确切、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作者:许献文;余沛扬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