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燕
龄残疾儿童是儿童福利院里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如何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甚至达到独立或半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众多福利院面临的课题[1].我院自从开展职业康复培训以来,康复训练班已有18名学生,都是16至20岁、不能到普通学校读书的特殊青少年.经过康复训练与实践,使他们逐步从半自理能力达到半独立自理生活的能力.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一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归宿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需要,将此心理感受纳入精神病学领域,就护理角度而言则具有特殊意义.因长期精神病痛苦折磨和住院期间的封闭生活,精神病患者一经治疗恢复自知力后,对归宿的体验更为深刻.本文旨在探讨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归宿问题的相应护理对策,以达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及防止复发的目的.
作者:肖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精神病患者118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分级护理组各59例,比较实施护理后两组突发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分级护理组较传统护理组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突发事件发生率降至3.4%(P<0.05),护理差错率降至1.7%,投诉发生率降至5.1%,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级护理较传统护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高桂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甘麦大枣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治疗,治疗组采用甘麦大枣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14,P<0.05).结论: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超;邹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代币奖酬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者采取代币奖酬疗法,经代币奖酬疗法训练6个月后,采用精神患者观察表(NOSIE)与症状自评表(SCL-90)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NOSIE与SCL-90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代币奖酬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及工作能力,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阎雪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的34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中夜班为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期.结论: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循环水毯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室温加热灌洗液保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环水毯保温.结果:两组体温于手术开始及手术30min时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60min及手术完成时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相较于手术开始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实验组术后血压情况及术中心率情况均较为平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水毯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保证患者体温的稳定,保障手术质量.
作者:王琳;彭莉芳;王小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高于对照组,病程长于对照组,发病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糖皮激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提高疗效,但远期不良反应值得重视,应依据患儿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夫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建立孕妇卡、30岁以下且无妊娠及内科合并症的孕产妇2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精心护理.比较两组分娩质量.结果:干预组阴道自然分娩率86.0%,高于对照组的62.0%;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的全程精心护理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防止产后大出血及提高新生儿质量.
作者:车秀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颈椎损伤是骨科严重的创伤之一,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或截瘫.对颈椎损伤合并截瘫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抢救生命、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均十分重要.我院1996 ~2006年收治颈椎损伤合并截瘫74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凤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5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治愈3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取高压氧舱治疗和有效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丽;崔国红;陈志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和宫腔镜、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08例不孕症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宫腔镜和腹腔镜不孕不育手术治疗.术后一年的妊娠率44%.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女性不育不孕症的评价、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姜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评价超声估测膀胱重量与膀胱出口梗阻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尿动力学评估80例非神经源性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根据压力-流率测定,用Schafer列线图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梗阻(Ⅰ~Ⅱ级)、中度梗阻(Ⅲ~Ⅳ)及重度梗阻(Ⅴ~Ⅵ).膀胱充满150ml灌注液再行超声计算膀胱重量(UEBW).结果:轻度(20例)、中度(35例)、重度(25例)梗阻的患者的膀胱重量分别是(51.7±26.9)g、(54.1±30)g和(54.8±28.2)g(P=0.130).结论:UEBW与尿动力学的梗阻不存在任何关系.
作者:李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60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利培酮治疗.结果:治疗组的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疾病起效快,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跃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执业压力,为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取某院232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医院环境的安全性、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工作负荷及自身素质是造成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结论:人力和物力资源缺乏是护理领域的主要问题,医院各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减轻护士执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槐平;邹寻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院前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 年6 月至2013 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分娩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80例,剖宫产20例(20%);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32例(32%).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程比观察组长;观察组贫血发生率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观察组尿潴留和哺乳失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期积极开展院前健康教育,对母婴的健康、提高自然分娩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力;余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炎性肠梗阻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行非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P<0.01);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6.69,P<0.01).结论:炎性肠梗阻应以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杞映华;李志军;赵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对照组)48例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38.2±5.7)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7.2±1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1).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晓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心理影响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5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心理状况良好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付爱军;周林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对收治于我院心理科病房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体质量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进行超重原因分析,结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心理科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给予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层次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采用干预前(入院当日)与干预后(出院当日及干预3个月后复诊当日)复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作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出院当日、干预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入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较出院当日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科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降低接受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指数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义香;戴钧秋;陈爱民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