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平;黄义福;武汉玉;陈智平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方法:治疗组148例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26例用654—2及乳酸菌素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1.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较好。
作者:王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1985年以来,用自拟芎芷蜈蝎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大63岁,小29岁;病程长18年,短6个月。 诊断标准:均以剧烈头痛为主诉,且部位固定,来去突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符合血淤型头痛。均由县级以上医院经CT、颅脑多普勒超声波及有关理化检查,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脑肿瘤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及感染、中毒等疾病所致的头痛。……
作者:肖耀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狂证始终遵循三期(即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六法(即疏肝、清心、活血、涤痰、通腑、滋养)的原则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简述如下。 狂证多由精神因素所致。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失调畅,气郁化火炼津为痰,痰气火三邪交结内蒸,蒙闭心窍,则神明逆乱,发为狂证。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是狂证发病的病理基础,气机逆乱、火邪内燔、痰热交蒸、痰气互结为引起狂证的直接原因。因此,疏肝理气,清心降火,涤痰宣窍为治疗狂证的基本法则。……
作者:王端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对2001年住院的11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例中,男50例,女60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岁;病程2个月~10年;住院时间长为28天,短为10天,平均住院19天。……
作者:褚洪霞;李全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自1998年5月以来,笔者运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大65岁,小20岁;均经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胀痛,恶心暖气,纳差、身困乏力,上腹部轻度压痛,舌苔厚腻或黄厚腻,脉象濡缓或滑数。……
作者:陈学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们于1995~2002年间对尖锐湿疣223例,寻常疣50例,丝状疣32例,指状疣12例用自制九九灵祛疣油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 临床资料 共317例,其中尖锐湿疣223例,根据性生活不洁感染史、临床症状、5%醋酸白试验(+),确诊为尖锐湿疣,符合《现代性病学》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寻常疣50例,丝状疣32例,指状疣12例。……
作者:蔡生祥;陈岩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自1998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双柏膏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38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0例中,男260例,女120例;年龄7~60岁,平均33岁;病程24~72小时;肿胀、疼痛、跛行304例,肿胀、疼痛不能着地行走76例。 2 治疗方法 双柏散220g,冰片31g,凡士林适量。双柏散加冰片、凡士林研磨均匀。将双柏膏均匀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厚度以0.2~0.5cm为宜,涂布范围应超出病灶1~2cm,敷贴于患处,绷带包扎固定,松紧适宜,保持关节功能位置,每剂药敷8~10小时,日1剂,连续敷4~7天。……
作者:黄小萍;陈结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用针刺治疗遗尿症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小5岁,大21岁,平均6.7岁。每周尿床在2次以上;病程短1.5个月,长2年,平均4.3个月。其中脊椎裂或隐性脊椎裂者12例,占30.8%。……
作者:蔡宏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冯志荣主任医师从医30余载,学验俱丰,擅治脾胃病及临床疑难杂症,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师古而不泥古,治疗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通降胃气、健脾升运、疏肝理气为大法,现就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 辨证施治,注重“通”、“运”、“疏”……
作者:何钢;魏雪飞;王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自拟排石汤治疗尿石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温志鹏;曾小粤;邓永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周平安系北京东直门医院教授,从事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外感咳嗽,兹就其治疗外感燥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两邪相搏,病势更剧,其咳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作者:晁卫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9年5月~2000年8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下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92例均为已婚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年龄25~45岁,病程3月~1年。对照组46例,年龄22~43岁,病程3月~1年。两组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碧华;郑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小儿红臀是婴幼儿常见病症,多由大小便的刺激,更换尿布不及时,皮肤护理不当造成。轻者臀部红肿,重者皮肤糜烂,局部渗出,疼痛。我院儿科病房采用艾条灸法治疗红臀,取得很好疗郊。总结如下。……
作者:亓娟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陆某,女,32岁,1993年6月17日就诊。精神失常2日,在家乱砸东西,打人骂人,县精神卫生中心医师给服氯丙嗪等未能控制发作。诊见患者蓬头垢面,口中骂声不断,拿扫把欲追打其夫,屋内各种物品砸扔满地。见笔者进门,在女儿规劝下,渐渐停止打砸,但仍胡言乱语不断。好言令其坐下,望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燥,口气臭秽。述胸中满闷,心中烦热,日夜不眠,家人诉其大便干结,5日不解,尿少黄赤,臭气浓烈,脉弦数有力。证属邪热上扰,心神不……
作者:顾文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小25岁,大46岁;病程短5个月,长8年;其中单侧乳腺增生16例,双侧乳腺增生32例。均感乳房胀痛,胀痛大多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一侧或两侧乳房,可摸及大小不等,质韧而不硬,活动与皮肤无粘连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始终不破溃,无乳头凹陷及乳头溢液。部分病例红外线扫描,肿块有云雾状淡阴影,血管增多或增粗。排除乳瘤或其他乳腺病。……
作者:韩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常见的骨关节病,临床以中老年人常见,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本病10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9例中,男38例,女71例;年龄45~80岁,平均62岁;病程短2个月,长5年,平均3个月。双膝疼痛35例,单膝疼痛74例,共144膝。均有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久动痛增,休息后减轻。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示膝关节周缘骨质增生,部分骨质疏松,胫骨髁隆突变尖,不光滑,关节腔变窄或不平衡。……
作者:李杭京;王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笔者辨治老年顽固性便秘,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1 滋阴润燥法 张某,女,71岁,2000年12月13日诊。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二甲双胍、消渴丸。近2年来经常大便干燥难解,2~3日一行,甚或每周1次,服果导片方能得解。近1周来除便秘外常感头昏眼花,少气乏力,口干多饮。诊见形体消瘦,其脉稍弦而细数,舌尖红苔根稍黄而腻。处方:火麻仁(打碎)24g,生柏子仁18g,生地、元参、黄芪、枸杞子各12g,麦冬、钩藤、菊花各10g,党参14g,白芍、生白术各20g,甘草3g,苍术15g。3剂,水煎服,日3次,2日1剂。服药3剂尽后大便已较前通畅,精神较佳,头昏消除,但仍口干欲饮,脉、舌稍有好转。原方改苍术12g,黄芪15g,加生石膏15g,又进3剂,大便通畅。随访至今,便秘未再复发。……
作者:孙春艳;邱程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近日复习《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有李中梓医案,“兵尊高悬圃,患两足酸软,神气不足,向服安神壮骨之药,不效。改服滋肾合二妙,加牛膝、苡仁之属,又不效;纯用血药,脾胃不实。李诊之,脉皆冲和,按之亦不甚虚,惟脾部重取之,则涩而无力,此土虚下陷,不制水,则湿气坠于下焦,故膝胫为患耳。进补中益气,倍用升柴,数日即愈。夫脾虚下陷一证,若用牛膝下行之剂,则陷而病愈甚矣”。……
作者:戴裕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对103例胆囊摘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与同期应用西药治疗的101例对照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4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103例,男41例,女62例;年龄24~76岁,平均46.2±15.5岁;病程1~6个月76例,6个月以上27例;单纯性胆囊炎35例,结石性胆囊炎68例;肝胃不和型56例,湿热蕴脾型25例,寒湿困脾型22例。西药组101例,男36例,女65例;年龄23~74岁,平均44.9±16.4岁;病程1~6个月75例,6个月以上26例;单纯性胆囊炎34例,结石性胆囊炎67例;肝胃不和型55例,湿热蕴脾型26例,寒湿困脾型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辨证分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永易;石世平;孟烈;龙泽宏;高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骨折后引起的神经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综合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2例中,门诊病人31例,住院病人11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小11岁,大62岁;病程短1个月,长6个月。上肢肩、肘、腕关节脱位或骨折,肱骨干骨折而引起尺、桡、正中神经损伤28例;下肢髋、膝、踝关节或胫骨骨折引起下肢神经损伤14例。临床表现疼痛、麻木、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王为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