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嵩;张树球;卢彩珍;黄锁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已确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与胃癌及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发病也密切相关[1],而且HP感染性极强.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50%~60%[2].因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现将我们的做法报道如下:
作者:龙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药物治疗的进展已使95%以上的溃疡病患者免于外科手术,但溃疡病的复发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溃疡病复发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十二指肠糜烂、吸烟、饮酒、精神刺激、服用非类固醇性抗炎药(NSAIDs)等等[1].
作者:赵景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血液灌流是在体外循环中直接吸附清除毒物的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的原理即让溶解在血中的物质被吸附到具有丰富的体表面积的固体物质上,从而达到清除血中毒物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在这个领域内,它比血液透析更为有效[1].现将20例病人的血液灌流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李金秀;潘玉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普遍、效果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其优点是蒸汽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有微生物,尤其是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效果好、灭菌后物品干燥好、损害轻微等优点[1],而受到了使用单位的普遍赞誉.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了解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就不能确实有效地保证灭菌质量,就有引起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返工时既加大了工作负荷又增加了成本消耗.因此,分析影响灭菌效果的原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秀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后果严重,病死率高达15%~42%[1].现就本院2001年下半年住院的2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治经过给予报道,旨在探讨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抢救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陆新虹;张建德;温玉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硝普钠不仅扩张动脉同时亦扩张静脉.生效快,作用时间短,仅持续1~5min.临床上用于降低血压及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因此,硝普钠是心血管内科的常用药.此药由静脉给药,通过改变滴速来精确控制药物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控制药物点滴速度,否则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现将笔者所遇静脉点滴硝普钠致心脏停搏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蒙凯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通过科学实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已经成为医院生存的生命线.随着医学科研和临床实验的不断深入发展,安慰剂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但使用中隐藏的医疗纠纷令人担忧.
作者:谢莹;周铁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4岁.G3P1,停经约50天(具体时间不详),下腹部疼痛3天伴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妇检子宫增大,抬举痛(±),下腹部压痛(±),尿HCG(+),临床医师疑为先兆流产,宫外孕.
作者:杨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PJ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皮肤粘膜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高原;石国庆;刘同英;黎傲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地取代原有的护理模式,信息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沟通是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
作者:韦柳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切口愈合不良是手术后常遇到的问题,如处理不及时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及病人的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现将我院妇科用微波治疗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房颤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心律失常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自Haissaguerre等[1]报道用点状消融(diacrete ablation)治疗局灶性房颤患者取得较满意结果以来,局灶性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成为一个新热点.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梁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出血病人起病急骤、病情重、并发症多.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陡直上升,为世界各国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病[1].我院2001年度对55例脑出血病人在院前急救运送途中正确实施了各项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小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20年来,西方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共同对语言学习者,特别是优秀的学习者特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发现诸多影响外语教学的因素与学习者的学习有关,其中情感因素尤为突出[1].
作者:简华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教育部于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使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特别要求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金融、法律等专业,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为此,不少高校已进入实施阶段,但从初步的情况看,教学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施.从具体的实施来看,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以下几点思考:
作者:李俊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肝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手术切除率很低,术后复发率高;而且多数病人一经发现已属中晚期,且伴有显著肝硬化,不能承受肝切除术,故宜以综合治疗为主.近年来在众多的姑息性疗法中,射频消融治疗(Radioferquency Ablation,RFA)肝癌已成为新的热点[1~3],现就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覃建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临床心电图(ECG)检查中,常见到右侧胸导联(V1、V2)出现终末R'波图形,其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及典型性的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可由其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很容易作出诊断,而非典型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IRBBB)、室上嵴图形(CP)、右侧胸导联早期复极综合征(RERS)这三种图形,由于其R'波较小、形态不典型并相互混杂而较难区分.临床上对它们的诊断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ECG对这类图形诊断比较困难.而心电向量图(VCG)能明确地观察到立体心脏除极与复极的电激动过程,能提供ECG所不能提供的心脏信息,补充心电图诊断上的不足[1,2].
作者:廖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巩固和加强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的综合训练阶段.如何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我们多年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我们结合全国等级医院评审,以教学医院评审为契机,深化医院教学改革,整章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进一步推进了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使教学意识、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实习教学任务.
作者:周媛;于素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无创通气病人恐惧的作用.方法将126例运用无创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干预组(74例),对照组常规操作,干预组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恐惧及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0.525,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无创通气病人的恐惧,提高其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葛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胸外心脏按压为基础的心肺复苏术(CPR),由于标准的CPR能产生心脏低灌注,不足以维持生物学生命,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又可行的方法从而提高CPR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体外循环(CPB)技术是用于心脏直视手术时暂替代心肺功能的一种技术.随着CPB灌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得迅速在床旁紧急CPB成为可能,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成效[1,2].笔者将该项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如下.
作者:黄维军;谢昌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