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0例观察

张凤宇;李淑芳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宣白承气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宣白承气汤配合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气喘、咯痰、便秘症候积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PaO2提高,PaCO2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具有清肺平喘,泻热通便的作用,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具有良好疗效.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淤汤治验三则

    近年来笔者临床上加减运用血府逐淤汤治疗不同表现的血淤症,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30例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耗氧量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邓毅;刘淘真;曾晓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活血止痛汤治疗软组织损伤38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活血止痛汤内服外洗治疗软组织损伤3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8例均为我院诊病人,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2~20岁9例,21~40岁19例,41~65岁10例;颈项3例,肩部6例,肘关节12例,前臂及腕掌关节6例,膝关节5例,足踝关节6例.

    作者:康志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发热临床体会

    阴虚发热属内伤发热,常表现为低热,或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不升高,亦有表现为高热者.笔者运用青蒿鳖甲汤治疗不同疾病的阴虚发热,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学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高校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同时,要求学生也必须提高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从而以高水平的心理素质与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统一的关系.因此,实施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作者:周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应用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出了与传统用药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概念,根据药物疗效、毒性及其代谢的时间节律性来选择佳的用药时间,可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以实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洪月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科疾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于后.1产后失音张某,女,38岁,1998年8月20日初诊.产后即语不出声,经中西医治疗罔效.诊见面色白光白,唇甲淡,呼吸弱,四肢乏力,头晕,产时出血甚多,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证属中气不足,金破不鸣.治当先醒脾开胃,继之补益中气.先用香砂六君子汤化裁:香附、砂仁、白蔻各8g,党参、茯苓各12g,半夏、鸡内金各10g,陈皮6g,黄芪15g,白术10g.2剂.服药后食欲振,余症未减,此乃脾醒胃开之征.继之补中益气,培土生金,养胃开音.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40g,黄芪60g,白术30g,炙甘草、柴胡、升麻各6g,陈皮、白蔻、桔梗、诃子各8g,附片(先煎)、当归各10g.服2剂后能言语,余症亦减,前方党参改为30g,黄芪改为40g.继服30剂病愈.

    作者:熊竹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40例

    笔者根据元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因,大补元气可治疗恶性肿瘤这一理论,近年来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文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鼠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医证型反证探讨

    目的:以失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参附汤和生脉散反证大鼠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中医证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相应复方制剂及生理盐水灌服后,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每日2次,共2天,制作心肌缺血模型,并检测心电图、lvsp、±dp/dtmax、血清CK-MB等指标.结果:生理盐水组大鼠与正常组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以生脉散显著.结论:实验提示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型可能为气阴两虚证型.

    作者:叶耘;陈世宏;尚正录;尚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再发脑梗死54例临床分析

    再发脑梗死是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1992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脑梗死630例,其中初梗死576例,再梗死54例,现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30例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即符合下列条件3项中的2项,其中1项必须有脑CT证实.①中老年人;②存在中风危险因素;③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的脑功能丧失;④多无剧烈头痛或意识障碍;⑤脑CT符合脑梗死改变.再发脑梗死诊断标准为既往有明确的脑梗死病史或脑CT证据,出院后再发病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

    作者:王祖蕾;李永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体会

    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是呼吸系统常见危重症.临床上通常采用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传统方法治疗.笔者通过近年临床观察,发现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应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能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胡凡强;徐士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1、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中期的积极治疗可以控制和缓解病情,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笔者在饮食控制及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肾通络汤治疗此病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运舸;张状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人参与西洋参化学成分及功效差异浅探

    人参Panaxginseng C.A. Meyer与西洋参P.quinquefolium L.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根,在临床上作为补气扶正、滋补强壮的中药.人参在我国应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西洋参在我国应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临床证明两者功效同中有异.随着西洋参成功引种,对西洋参的研究不断深入,二者在化学成分、功效上的差异更为明确,笔者浅探如下.

    作者:张志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加味血府逐淤汤治疗头痛102例

    近年来笔者用加味血府逐淤汤治疗头痛10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75例;年龄15~53岁,平均36.4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主要表现为头痛时作,痛有定处,痛如锥刺,多偏于一侧,偶可两侧,以额颞为主,数周1次或数次,每次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伴寐差多梦,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暗红,脉弦涩或细涩,发作后及间歇期基本同常人.检查血压正常,颅脑CT检查无异常发现.

    作者:胡吉元;张光烈;胡迁;胡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40例观察

    笔者从1998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0例中,住院病人20例,门诊病人40例;年龄26~35岁45例,35~50岁15例;病程3~7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腰骶部疼痛,白带量多,伴有双下肢怕冷畏寒,经期为重,有时经量多,色紫暗,有淤血块,小腹疼痛,时感外阴坠胀.妇科检查有盆腔炎,附件区可触及包块及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多有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偏高.B超检查提示子宫一侧或左或右,见有圆形或不规则的低回声包块,大小不等(盆腔肿瘤、结核除外).60例分为西药组20例,中西医结合组40例.均符合第5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

    作者:邱翠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同有多病胃为先

    早年,读董德懋老中医的一则验案,云治疗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兼有冠心病、心房纤颤、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低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胆囊炎、间质性肺炎患者,男,57岁,上下肢、胸部皮下出血已6年,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09/L,血小板8×109/L,网织红细胞0.004,骨髓象显示再生不良,全血细胞减少,经各种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头晕目眩,唇甲苍白而暗,心悸怔忡,少寐,浮肿,性欲消失,汗出畏寒,气短懒言,腰酸腿软,胸闷纳呆,腹痛腹泻,脉缓滑,苔厚白腻.此五脏俱病也,要在寒湿困扰脾胃.

    作者:王辉武;陶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活血聪耳汤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观察

    我们于1998年5月始自拟活血聪耳汤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5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40耳),男24例,女14例;年龄17~65岁,平均41.6岁;病程2~30天,平均9.8天;伴耳鸣36例,耳闷塞感11例,眩晕15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62岁,平均40.8岁;病程2~28天,平均9.6天;伴耳鸣17例,耳闷塞感8例,眩晕10例.病情程度根据国际标准和魏新邦[1]的分级分为正常≤26dB,轻度为27~40dB,中度为41~55dB,中重度为56~70dB,重度为71~90dB,极度为>90dB.治疗组轻度5耳,中度10耳,中重度13耳,重度9耳,极度3耳;对照组轻度2耳,中度5耳,中重度6耳,重度5耳,极度2耳.

    作者: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气囊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气囊导尿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水囊固定导尿管免除了普通导尿管用胶布固定给病人带来的不便,但由于操作护理不当也可给病人带来痛苦,现将留置导尿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胡斌诊疗肺系疾病经验

    胡斌老师从医近40年,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中医治疗肺系疾病有独到之处,兹将胡斌老师肺系疾病诊疗学术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潘红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发泡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

    近年来,笔者用发泡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5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小26例,大55岁;病程短2个月,长5年;右侧20例,左侧5例.诊断标准为压痛点多在肱骨外上髁、环状韧带或肱桡关节间隙,活动范围正常.X线片示肱骨上髁处密度增高.

    作者:李庆刚;李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