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对五加皮、香加皮和刺五加,在供应和使用上都存在混用现象,不是用香加皮冒充五加皮,就是用刺五加代替五加皮.2005年版<中国药典>就已明确列出,五加皮、香加皮和刺五加是3种不同的药材.虽名称相似,但功能主治各不相同.现从来源、性状、成分和功能主治上对3种药物鉴别如下.
作者:代萍;傅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病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脏腑功能以及肢体活动受脑神协调、控制.中风、眩晕、痫病、癫病、狂病、痿病、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脑损伤后综合征等一类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由于脑损害而使脑神失用,因此这类疾病均统称为脑病.
作者:郭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渴肾康汤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0例用贝那普利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用消渴肾康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两组MAU、血清TGF-β1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消渴肾康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MAU、血清TGF-β1优于单用贝那普利.
作者:刘克冕;王小超;狄红杰;谢绍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4例用基本治疗,治疗组56例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用神农肝脂宁丸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脏形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农肝脂宁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临床效果.
作者:杨智海;雷陵;黄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fis、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食管疾病,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食管溃疡或狭窄.
作者:解其华;金小晶;缪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口服美洛昔康,疼痛控制后改为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36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祛湿化浊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2%,对照组7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关节肿胀、疼痛、发热、活动受限及血尿酸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秋红;高忠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轻者仅见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异常,如袜子或手套状,行走时有如踏棉垫感;重者痛甚,轻触即有闪电样疼痛;更有严重者疼痛难以忍受且日夜不休,形成糖尿病性恶病质.
作者:王丽娟;余江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王久源教授长期从事男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于男科疾病治疗有丰富经验.笔者有幸就读王师门下,侍诊于旁.现就王师治疗血精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余江红;于月书;琚杰昌;陈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自制青银抗感颗粒(金银花、赤芍、大青叶、柴胡、绵马贯众等)治疗风热感冒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286例,均为本院2005年5月-2007年8月期间门诊及住患者.男139例,女147例;1岁以内46例,1~7岁63例,7~12岁68例,12~18岁53例,18岁以上56例;病程3天以内209例,4~5天69例,6天以上8例.
作者:傅光辉;李兴琼;代绍珍;卓金燕;曾永琼;戴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均为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中医门诊患者,排除肠肿瘤、结核、息肉等病.
作者:贾文群;崔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顽固性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应用辨证施治为主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仅用西药治疗,总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顽固性蛋白尿疗效肯定,副作用少,能有效控制复发.
作者:徐佩华;何桂顺;陈学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面神经麻痹多因面部感受风寒、局部病毒感染、面神经缺血或附近组织炎症等引起.1997~2007年,笔者用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221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证而设.我们临床上应用桂枝汤及其变方治疗各型感冒,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作者:张军瑞;姚福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0~2006年,笔者自拟七黄散治疗口腔黏膜溃疡3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2例中,男152例、女210例,年龄3~67岁,病程短3天、长26年,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161例、创伤性口腔黏膜溃疡86例、疱疹性口炎115例,发病部位为唇、颊、舌黏膜.
作者:张军;杜丽丽;王珍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肿瘤的快速生长、浸润与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除其本身的因素外,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也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血管生成是决定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何秀云;刘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眼药水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益气养阴中药,同时滴润齐眼药水治疗;对照组44例滴润齐眼药水治疗.结果:2~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对照组70.45%,两组比较(x2=8.14,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养阴中药配合眼药水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
作者:占永良;程志娟;徐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90%的妇女在月经前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和身体的改变[1].经前期综合征(PMS),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治疗仍无明确统一的认识,而中药治疗有较好疗效,现概述如下.
作者:王婷婷;高月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中药熏洗,对照组36例用皮炎平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肛周湿疹疗效优于皮炎平.
作者:魏洪亮;郭纯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脐疗是指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用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对脐部施以敷、贴、填、熨,或配合熏、灸、按摩、拔罐等措施,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种常用的防治疾病的方法[1].
作者:周秀丽;郭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笔者于2001年来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5例,男54例,女41例;年龄7~10岁3例,11~20岁16例,21-40岁41例,41~50岁23例,51~75岁12例;病程长者3个月,短者1天,平均15天.
作者:贾瑞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