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费建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32例辨证分型用中药,配合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作者:邝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显效7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较好,可缩短病程.
作者:余中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口服加减炙甘草汤,对照组24例口服普罗帕酮治疗两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7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悸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守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可吸收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12例行可吸收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67%.结论:可吸收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较好,且固定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朱海涛;齐尚锋;李欢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妊娠中晚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24h内突然眩晕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眼睛直视,口吐白沫,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有11例发生子痫,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骨的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不断深入,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也显示了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石庆生;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及护理的效果.方法:22例小儿用无痛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结果:5例食道异物和17例胃内异物均顺利取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密切观察和手术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丽萍;刘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1例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结果:优18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和钢丝缠绕内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好.
作者:闫斌;齐尚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手法整复,对照组50例用枕-颌式坐位颈椎牵引带行悬吊牵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颈椎牵引效果好.
作者:王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们用降脂活血片治疗肥胖症,临床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8例,男70例,女28例;年龄21~50岁,平均39岁.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体重指数(BMI)≥25,血脂异常.或血糖、血压偏高,排除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近2个月服用减肥药及其他调节血脂药物者.
作者:肖昌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6例用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对照组116例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用别嘌呤醇治疗,14天后统计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2%、对照组3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效果较好.
作者:陈强;周开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年6月~2010年5月,笔者自拟五味退热汤治疗发热6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7例,女29例;年龄大70岁,小5岁;发热38.1℃~39.1℃26例,39℃~39.5℃31例,39.6℃以上9例;病程短6h,长36h;上呼吸道感染26例,急性支气管炎18例,急性扁桃体炎17例,支气管肺炎5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热急症诊疗规范>相关标准.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蔡浔远教授原为江西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江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香港大学中医药教学顾问.蔡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近30年,对肾脏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现将肾病验案举例如下.
作者:魏宝强;胡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47例用加味泻黄散,共治疗7天.结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梁景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偏头痛多因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等特点.2005年6月~2009年6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年来,我们经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配合中、西药物治疗泌尿系结石40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0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15例、女85例,年龄20~70岁、平均42岁,病程7天~5年,肾结石155例、输尿管230例、膀胱结石15例,结石直径0.5~1.5cm.
作者:杨文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则彻夜难眠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伴有多梦、健忘、头晕、心悸等症.笔者用针灸治疗失眠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管花肉苁蓉优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润透法切片、烘软法切片、蒸法切片,分别计算饮片回收率、乙醇浸出物含量、饮片含水量.结果:润透法切片、烘软法切片、蒸法切片三者饮片回收率分别为84%、85%、90%,乙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0.5%、35.5%、32.7%.结论:管花肉苁蓉采用蒸法切制回收率高,乙醇浸出物含量达药典要求,可作为优切制工艺.
作者:刘志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方用作治疗狐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范围渐渐拓宽,同时,现代医家对本方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现将近年来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用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EB病毒感染治疗效果.方法:86例用更昔洛韦、人白细胞干扰素为主治疗,并对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均治愈.临床表现及体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可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结论: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体征,易误诊和漏诊,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咽部分泌物EB病毒DNA﹥500copies为阳性,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茹青梅;刘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