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

刁靖;姚建华

关键词:ICU, 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 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风险, 医疗护理服务, 卫生知识水平, 危重患者, 医务工作者, 应对能力, 医患纠纷, 法律观念, 发生频率, 安全事件, 病死率, 并发症, 增强, 仪器, 危险, 抢救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众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应对能力,防止纠纷发生.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就是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危险[1].护理风险是指护理患者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ICU病房是危重患者集中的科室,抢救机会多,急救仪器复杂,护士操作多,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积极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8例.一组采用积极心理治疗干预,一组不采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积极心理治疗后,患者HAMD、HAMA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积极的心理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方芸;胡海青;顾巧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体会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约每两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且控制率低,仅为7.6%.高血压急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是慢性病,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这使得他们忽视了高血压的危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极度缺乏,预防观念比较淡薄,仅1/3左右的患者能有意识地进行疾病管理.部分患者误认为老年人血压略高是正常现象,更加忽视了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因此,应加强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宣传,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友芬;于丽;夏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菌群失调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和真菌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冰箱的普及和使用,有的家庭大量贮藏肉食品及蔬菜,过久的贮存使食物变质,使用后也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大便4~5次/d,为烂便或稀水便,大便培养常能找到白色念珠菌.继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作者:张瑞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置管内外引流术在治疗肾后性肾衰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及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困难.外科肾造瘘外引流常常是处理这类患者的惟一办法.我院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放置输尿管双J支架管内引流治疗输尿管梗阻,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冰洋;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出现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睡眠过多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我院收治的荣军患者,大多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带病回乡人员,战时艰苦条件致使许多荣军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加之伤病的不适等多种因素常影响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程度也更加严重.三年来对1 280例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老年荣军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高龄组重于低年龄,且多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

    作者:徐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对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后PANSS总分减分率为(70.21±16.46)%,显效时间(10.6±3.5)天,显效率69.4%,有效率91.7%,有效治疗量(357±59)mg/d,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EPS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结论:喹硫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之一,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景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份不同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比较

    随着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操作简便、多项目、批量、快速检测得以实现,但如果不加强监控,会出现错误结果,本文通过两份不同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比较,将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的监测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轶;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便秘的诊疗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饮食习惯改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便秘日益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将便秘定义为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用手法帮助排便,7天内排便少于2次或长期无便意[1].便秘是由胃肠和盆底肌解剖和功能失常而引起的排便障碍,即慢性功能性便秘(CFC)[2].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OOC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本文就便秘常见类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赵冰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为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这是一组由于微循环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因血小板数大量消耗减少而形成紫癜.由于小动脉与微血管的栓塞,导致器官缺血性功能障碍乃至梗死,对微循环依赖性强的器官(脑、肾等)易出现症状.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尽快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现将本院1例TTP早期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红彬;刘玲;刘俐;陈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抗菌药和在抗菌药基础上合并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52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西医组分别为28例、29例、15例、28例和7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尼莫地平与维生素B2治疗偏头痛临床报道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1].文献报告[2]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3倍,而有先兆者其危险性是对照组的6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输卵管复通术55例诊治体会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输卵管复通术先后在一些医院开展.输卵管复通术是对实施输卵管结扎后要求再生育妇女所进行的修复手术.本文对2001年1月~2010年6月我院55例输卵管复通术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5例全部为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其中,近端包埋法8例,波氏法45例,银夹法2例.受术者年龄25~39岁,其中,35岁以前49例.复通术距结扎时间3个月~14年.其中5年内44例(占80%),5年以上11例(占20%).再婚3例,占4%;其余为小孩夭折,占96%.术前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26例,双侧不显影3例,单侧不显影3例.月经周期长2例.盆腔检查无异常55例.

    作者:刘春英;张同梅;王兴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糖尿病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无明显症状;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较好,严重时也必须注射胰岛素.在临床上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的护理方法.

    作者:许翠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ICU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公众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应对能力,防止纠纷发生.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就是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危险[1].护理风险是指护理患者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ICU病房是危重患者集中的科室,抢救机会多,急救仪器复杂,护士操作多,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刁靖;姚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蝮蛇抗栓酶与胞磷胆碱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蝮蛇抗栓酶与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2009年收治脑梗死患者211例,采用腹蛇抗栓酶与胞磷胆碱治疗.结果:治愈率达98%.结论:蝮蛇抗栓酶与胞磷胆碱合用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低廉的治疗方法.

    作者:丛秀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折内外固定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骨骨折内-外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精神分裂症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术25例(内固定组),做外固定术19例(外固定组).结果:内固定组临床愈合21例(84.0%),延迟愈合4例(16.0%);外固定组临床愈合11例(57.9%),延迟愈合8例(42.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折好采用内固定术,可降低延迟愈合并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也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和治疗,减少专科护理和治疗难度,如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有利于提高个体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剑;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浆与腹水之间的胶体渗透压差和门脉毛细血管与腹腔内液体静脉压差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导致,是对人体损害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因此,做好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机构关系的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机构关系的现状.方法:通过分析目前社会养老的现状,调查白云区25所社区医疗机构在社会养老方面提供的职能.结果:老人更愿意接受在家门口养老的方式.结论:在目前医保制度的环境下,社区医疗机构利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作者:朱世华;袁新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民政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

    目的:对民政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利于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56名进行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我院护士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深造机会少、编制紧张、超负荷工作是重度压力源;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不合作、担心出差错事故、仪器设备不足是较为突出的压力源;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紧张等因子分较高,显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积极创造条件减轻其工作压力和改善其亚健康状况,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疗满意度.

    作者:沈雪芝;邹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