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刘岩
目的:对民政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利于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56名进行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我院护士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深造机会少、编制紧张、超负荷工作是重度压力源;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不合作、担心出差错事故、仪器设备不足是较为突出的压力源;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紧张等因子分较高,显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积极创造条件减轻其工作压力和改善其亚健康状况,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疗满意度.
作者:沈雪芝;邹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临床处方质量,指导合理用药,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方法:分月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10月处方3 600张.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82张,占所抽查处方的5.5%.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提示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是保证合理用药的关健.
作者:郑金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 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40岁,自述右腰部疼痛半个月伴低热.半个月前右腰部曾有过轻度创伤史,当时未做任何检查.化验室检查WBC 10×109/L,尿化验未见阳性改变.超声示右肾见一(3×2)cm大小低回声及点状伴声影的结节,考虑肾囊肿合并结石.CT平扫:见右肾近肾门水平外侧实质内有一(3×3.5)cm大小低密度区,CT值26HU,边界清楚稍不规则,其内有一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低密度区边缘部分不均性轻度强化.CT诊断:右肾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后临床行右肾穿刺活检,病理: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临床对症治疗,1周后复查,CT平扫右肾病变出现空洞性坏死区(3×4)cm大小的低密度,增强见洞壁呈环形强化,内壁光,厚薄不一,内有少许液平.CT诊断右肾脓肿形成.临床抗感染保守治疗45天后症状消失,复查CT,右肾脓肿明显缩小,腔内液体消失,后回家治疗.
作者:张占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8例.一组采用积极心理治疗干预,一组不采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积极心理治疗后,患者HAMD、HAMA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积极的心理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方芸;胡海青;顾巧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72例住院治疗的酒依赖患者在训练前﹑训练12周后进行测评对照比较,分析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训练12周后,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GQOLI)的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差异有显著性,其中以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变化为显著(P<0.01).结论:群体康复训练对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正性作用,特别体现在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
作者:赵丽琼;张跃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B超对闭合性脾破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75例B超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的声像图表现.结果:75例中临床诊断为闭合性脾破裂68例,诊断符合率90.7%.其中手术患者57例,B超正确诊断56例,诊断符合率98.2%.结论:B超检查方法简单、诊断符合率高,为闭合性脾破裂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特别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汪文杰;汪立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氯氮平控制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效果较好,故可用于兴奋躁动患者,一般治疗4~5日可见效.该药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患者亦有一定疗效.然而,该药的副作用引起临床的重视,现将氯氮平致患者死亡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肠梗阻236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178例,肠扭转9例,肠套叠8例,嵌顿疝26例,结肠癌并肠梗阻13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5~35天,经过一次手术98例,二次手术7例,保守治疗131例.年龄10个月~83岁.
作者:姜百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胃癌术后护理、密切的观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安全渡过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占98%.结论:通过胃癌术后针对性护理,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玲;刘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住院期间精神科发生意外事件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意外事件以跌倒、窒息、猝死为高发.与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患者增多,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及护理人文服务理念欠缺相关.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人文理念学习,严格工作流程,加强责任心,防范意外.
作者:秦国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出现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睡眠过多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我院收治的荣军患者,大多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带病回乡人员,战时艰苦条件致使许多荣军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加之伤病的不适等多种因素常影响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程度也更加严重.三年来对1 280例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老年荣军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高龄组重于低年龄,且多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
作者:徐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按摩、痉挛肌理疗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进行评级,并测量患儿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以评定其双下肢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5.7%、81.6%、75.5%;治疗后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双下肢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川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抗菌药和在抗菌药基础上合并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52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西医组分别为28例、29例、15例、28例和7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和真菌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冰箱的普及和使用,有的家庭大量贮藏肉食品及蔬菜,过久的贮存使食物变质,使用后也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大便4~5次/d,为烂便或稀水便,大便培养常能找到白色念珠菌.继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作者:张瑞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4~2010年住院精神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于躯体疾病8例(34.8%)、自杀8例(34.8%)、药物副作用2例(8.7%)、人为意外1例(4.3%)、猝死4例(17.4%).结论: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躯体疾病、自杀、猝死、药物副作用等四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改善住院环境是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秋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骨骨折内-外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精神分裂症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术25例(内固定组),做外固定术19例(外固定组).结果:内固定组临床愈合21例(84.0%),延迟愈合4例(16.0%);外固定组临床愈合11例(57.9%),延迟愈合8例(42.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折好采用内固定术,可降低延迟愈合并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也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和治疗,减少专科护理和治疗难度,如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有利于提高个体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剑;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1].文献报告[2]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3倍,而有先兆者其危险性是对照组的6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为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这是一组由于微循环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因血小板数大量消耗减少而形成紫癜.由于小动脉与微血管的栓塞,导致器官缺血性功能障碍乃至梗死,对微循环依赖性强的器官(脑、肾等)易出现症状.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尽快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现将本院1例TTP早期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红彬;刘玲;刘俐;陈智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