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彬;刘玲;刘俐;陈智勇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4~2010年住院精神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于躯体疾病8例(34.8%)、自杀8例(34.8%)、药物副作用2例(8.7%)、人为意外1例(4.3%)、猝死4例(17.4%).结论: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躯体疾病、自杀、猝死、药物副作用等四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改善住院环境是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秋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具备观察、思维及应对能力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方法:分别论述观察、思维及应对能力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培养要点及实现途径.结果与结论:培养和提高护士观察、思维及应对能力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护士的责任所在,是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要重视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强化,使之在不断观察、求知、学习、思考、探索总结的基础上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李峰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免疫斑点法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锦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3~4月临床诊断MP感染的患儿138例,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和免疫斑点方法检测.对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快速培养呈阳性66例,阳性率为47.8%,检验时间24小时.PCR检测阳性82例,阳性率59.4%,检验时间8小时.MP-Ab检测阳性116例,阳性率84.0%,检验时间4小时.免疫斑点法阳性103例,阳性率74.0%,检验时间1小时.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每种检验的敏感性及送检时患者的病程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作者:李满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和家长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咸宁市城区一所幼儿园256例3~6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应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中有不良饮食习惯者较多.87.89%的儿童早餐质量较低.82.81%的儿童喜欢吃零食,32.42%的儿童存在挑食、偏食问题,33.20%喜欢碳酸饮料;家长对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为保证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应合理安排儿童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部门应根据家长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熊建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激素分泌不足,甚至卵巢萎缩,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的关系失调,引起内分泌改变和自主神经紊乱,使机体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的全身性证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作者:马述靖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青年失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156例青年失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青年失业人员其自我和谐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青年失业人员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及自我的刻板性较低,自我的灵活性较高;SCL-90中人际关系、抑郁两因子和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正相关(r=0.107,0.088).SCL-90各个分量表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刻板有显著正相关.结论:青年失业人员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军;范喜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估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择10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ITP患者,用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11例,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3例,进步1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进步1例,无效1例.两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口服中药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可靠.
作者:刘俊国;朱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抗菌药和在抗菌药基础上合并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52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西医组分别为28例、29例、15例、28例和7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高,良好的血压控制可降低40%的脑卒中和15%的心肌梗死危险度[1].有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率低,仅占高血压患者的15%,而血压计持有者中自我监测血压方法符合要求占持有者的13%[2].这显著影响了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服用降压药的治疗效果.我院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与未自行血压检测组比较发现,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生化分析仪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操作简便、多项目、批量、快速检测得以实现,但如果不加强监控,会出现错误结果,本文通过两份不同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比较,将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的监测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轶;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是一所民政精神病福利院,地处郊区,收住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患者一般被收住在封闭式病房,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和急性发作型患者得到系统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保障,使家庭和社会得以安全.患者与外界隔离,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了解只能通过有限的住院环境及家属探视来实现.部分患者存在不能接受精神病患者的角色或思念亲人时表现出的焦虑、抑郁,从而影响患者配合治疗和病房管理.因此,合理安排家属探视,对安定患者情绪、巩固治疗有明显效果.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后对患者病情有哪些影响,对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探视后的表现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荣;张建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有关技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技能训练1年后,患者ADL、SDSS评分较训练前好转,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等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帮助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作者:林春洁;苏保育;肖旭曼;何丽婵;黄维手;杨宇;苏巧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脑卒中是由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脑组织供血障碍的疾病,临床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地处乡村小镇,入住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为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监护能力,对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跟踪服务,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云兰;方能秀;吴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者经过10~18个月的随访,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A群重要意义.方法:收集锦州市儿童医院住院门诊门诊患者新鲜粪便687份,北京万泰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轮状病毒A群抗原的方法.结果:粪便检测快速轮状病毒A群标本阳性372份,阳性率54.2%.结论:快速检测轮状病毒A群能为临床及时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作者:李满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3R强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采用3R护理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法.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三种量表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护理训练12周后,实验组测评得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后三种量表测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R护理比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傅丽;郑婵燕;陆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骨组织是癌症转移的好发器官,仅次于肺脏和肝脏;在转移性骨肿瘤中,股骨发病率仅次于脊柱和骨盆.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活动障碍及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股骨是人体重要的承重骨,当股骨发生转移性肿瘤时,更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随着转移瘤保肢手术的开展,给予此类患者手术固定治疗,日益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我院自2001年2月~2008年4月治疗股骨干转移瘤12例,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褚青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按摩、痉挛肌理疗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进行评级,并测量患儿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以评定其双下肢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5.7%、81.6%、75.5%;治疗后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双下肢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川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甘露醇联合用药对原发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0年3月原发性胃轻瘫患者112例,口服罗红霉素250mg,3次/d,20%甘露醇40~80ml,3次/d,治疗2~6周.结果:有效52例,显效42例,有效率83.93%;无效10例,占8.93%;放弃4例,占3.57%;因转氨酶升高而停用4例.结论:罗红霉素与20%甘露醇联合治疗原发性胃轻瘫效果肯定.
作者:宫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