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体会

朱美

关键词:
摘要:笔者跟随导师王哲临证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举例如下.病例:刘某,女,31岁,已婚,2012年8月31日初诊.无药物过敏史.2008年剖宫产术中无大出血及其他异常情况,后即出现腹部隐痛,时有针刺样疼痛、间断性、可忍、以右侧少腹痛甚,伴腰部不适.曾输液(抗生素类,具体不详)治疗效果差.2012年8月19日妇科彩超示左侧附件区囊性物(2.5cm×2.3cm).平素月经周期34天,6天净,量少,色暗红,伴有血块,经期第1~2天小腹坠痛,乳胀.LMP2012年8月1日.白带量中,色透明,无异味,无阴痒.G1P1L1,工具避孕.现右侧少腹时痛,腰部不适,劳累后加重,无发热及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涩.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更年康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1例

    笔者自拟更年康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1例,均为女性门诊患者.年龄45~56岁,平均48岁;病程3~6个月12例,6个月~2年16例,2年以上3例.诊断依据为45岁以上,自然停经半年以上,临床以阵发性潮热、出汗为主症,心悸失眠、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抑郁、性欲低下、腰酸痛等为次症.2 治疗方法更年康汤药用熟地黄20g,当归20g,白芍18g,淫羊藿20g,女贞子20g,山药15g,山茱萸15g,酸枣仁15g,五味子10g,夜交藤30g,柴胡15g,知母10g,黄柏10g,栀子15g.头晕甚者加菊花、天麻,汗出频者加小麦、麻黄根、煅牡蛎,面浮足肿加车前子、泽泻.将药装入瓦罐内清水浸泡50 ~ 60min,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煎煮2次,每日1剂,分2次服,早晚各1次,20天为—疗程,服3个疗程观察疗效.

    作者:龚延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指导

    2004年以来,我们对152例50~ 80岁的老年患者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2例,均为单侧.男28例,女64例;年龄50 ~ 80岁,平均64岁;骨性关节炎85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膝关节脱位2例.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障碍,关节肿胀畸形.2 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多为老年,膝关节长期疼痛,行走不便,因此顾虑多,担心手术效果.根据患者年龄、职业等不同要求,向患者讲解手术目的、过程、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紧张畏惧心理.

    作者:向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6例服五酯胶囊及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组54例服逍遥散加减,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肝功能ALT、AST值及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占伯林;陈亮;徐韶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体质辨证治疗有头疽验案三则

    有头疽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厚肉坚皮脂腺较丰富之处,临床一般常分为三期、三型.三期为初期、溃脓期、收口期;三型为实证、虚证、陷证[1].笔者以体质辨证治疗有头疽溃脓期3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案举例例1:赵某,女,65岁,2009年10月14日就诊.患项部有头疽后,用中西医多种方法,脓成切开及多种抗菌药物,半年多溃疡面未愈合,并时常有少量脓液溢出.诊见形体适中,营养中等,不胖不瘦,项后发际处可见一5.5cm×6cm溃疡面,局部肿形不高突,根脚散漫不聚,疮色灰黯,表面有少量脓水、质地清稀,少量腐肉且难脱,溃口边缘有空壳,局部有压痛.低热(T37.3℃),精神不振,体倦乏力,面色苍白少华,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细数无力.血常规、空腹血糖、尿糖检查等无明显异常.

    作者:宫少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味五苓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5例

    我们采用加味五苓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患者,经抗菌、止泻、补液等治疗5日后仍泄泻不止.男19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岁22例,1.1~3岁13例;病程6~ 10天29例,10天以上6例.临床表现为泄泻频作,日5~6次,甚或20余次,大便呈水样或有黏冻、或有泡沫,色黄无臭,小便短少,或呕恶纳差,腹胀腹痛,哭闹不安或倦怠乏力,面色(咣)白,舌淡质滑,苔薄白或薄腻,纹隐色淡红.均经补液或输血治疗,故无明显脱水现象.

    作者:陈来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举隅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笔者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 阴道炎李某,女,40岁,2010年1月20日就诊.近半年来白带量多、色黄,外阴瘙痒,查白带常规,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用达克宁栓阴道上药,每次月经完后上药7天,连续3个月,症状反复发作.近感白带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有臭气、阴痒,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滑.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木通6g,车前子15g(包煎),黄柏10g,萆薢12g,当归12g,生地黄12g,柴胡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6剂后症状消失,复查白带常规正常.

    作者:杨秀翠;谢银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腰通汤治疗腰痛116例

    笔者近年来用腰通汤治疗腰痛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16例,均为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纳入.主要表现为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体征可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摄片检查可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其中住院34例、门诊82例,男53例、女63例,年龄22~87岁,病程短6天、长2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椎管狭窄综合征36例,坐骨神经痛57例、其他59例.

    作者:李兴琼;毛得宏;黄莺;杨龙;杜瑶;汪莎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祖师麻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急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祖师麻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急性下腰痛疗效.方法:对照组36例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36例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祖师麻片治疗.结果:两组疼痛评分(VAS)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祖师麻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急性下腰痛急性发作效果较好.

    作者:郭兴富;武丽娟;余晋云;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熄风化痰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中风急性期30例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熄风化痰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熄风化痰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凡怀亲;相宇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活血润燥生津汤合二妙丸加减治疗非炎性带下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润燥生津汤合二妙丸加减治疗阴虚血瘀夹湿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活血润燥生津汤合二妙丸加减,对照组用蛇床子散加减熏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润燥生津汤合二妙丸加减治疗阴虚血瘀夹湿型非炎性带下病疗效显著.

    作者:郑琼;吕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苦参汤加减联合硫酸镁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疗效观察

    术后切口水肿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切口水肿会加重肛门疼痛、坠胀感,影响切口愈合.我们用苦参汤加减熏洗坐浴联合硫酸镁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76岁,平均43.87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0~74岁,平均41.35岁.两组性别、年龄、水肿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唐太春;刘莹;戢敏;黄德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急性胰腺炎26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方法: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结果:治疗组体温、肛门排气、腹痛腹胀、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指标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护理急性胰腺炎效果较好.

    作者:侯春华;韩四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钩藤饮治疗眩晕32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丹参钩藤饮治疗高血压32例获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4例,女18例;年龄30~81岁,平均55.5岁;病程短1个月,长16年;有高血压12例,血压偏低2例,伴有耳鸣、耳聋13例,头部有外伤史5例.诊断标准为经CT检查排除脑部肿瘤、脑梗死,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头晕,头疼,头重不能上举,举则晕眩,重则呕吐,不欲饮食,以夜间较重,耳鸣,舌淡,脉细弦滑为主.

    作者:冉晓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子午流注开穴治疗时间性病症验案二则

    笔者用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治疗时间性病症每获良效,介绍如下.1 太冲穴治疗丑时全身出汗王某,女,48岁,2012年5月6日初诊.近2个月来每到丑时(1~3点)周身出汗而醒,醒后汗不止,动则益甚,伴多梦,心烦易怒,喜叹息,纳食不佳,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证属邪热郁蒸汗出.治疗独取双太冲穴,平补平泄,留针32min.针后当晚有少许汗出,继针5次未再汗出.按: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故见汗出不止,恶风,治当调整阴阳,调和营卫.十二时辰配属十二经脉的子午流注纳支法,即营气每天循行十二经脉1周,于丑时由少阳胆经循行至跟足厥阴肝经,肝气郁滞而致营气运行于肝经时而出现症状.

    作者:许强;张建华;吕玉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隔姜灸治疗小儿腹泻8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隔姜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静脉补液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加用中药隔姜灸.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5%,治疗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隔姜灸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较好.

    作者:梁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中药干预研究近况

    老年性痴呆(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近年来中药在干预AD的实验研究方面的报道颇多,综述如下.1 中药与AD模型行为学研究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空间辨别能力障碍是AD为突出的症状,因此行为学指标不仅是检测AD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评判AD模型功能是否改善的重要指标.近年研究表明,中药能提高或改善AD模型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李满生等[1]以鼠颈部注射D半乳糖合并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制备老年性痴呆(AD)大鼠复合模型,探讨寿聪胶囊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跳台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黄与康;李春燕;邱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68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用加减四物汤加减内服,广大重明散熏洗,色甘酸钠滴眼液局部滴眼,对照组68例只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滴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复发率23.5%,对照组总有效率91.2%、复发率6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作者:仲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身痛逐瘀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身痛逐瘀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35例用颈椎牵引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均15天为一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作者:邹天强;齐润文;朱明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护理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24%,对照组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不良反应探析

    笔者就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了简单的探析,介绍如下.1 中药毒性的概念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有毒中药大多效强功捷,用之得当可立起沉疴,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古今中药毒的概念有差异,古代药、毒不分,混称为毒药,认为凡治病之药皆为毒.同时,毒也指药物的偏性,有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说.现认为,毒性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的一种性能.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脏腑组织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因此,中药毒性的传统概念与现代内涵是不同的.

    作者:林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