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华
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100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78例、单纯腰痛2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0岁。腰痛伴下肢放射痛65例、单纯腰痛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病位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陶强;项庄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病例李某,男,61岁,2012年10月20日就诊。有红皮型银屑病病史20年余,查全身皮肤约90%呈弥漫性红色,暗红色浸润性皮损,表面有大量糠皮样皮屑。曾服银屑颗粒、复方青黛丸、维A酸片、维生素E、转移因子、氨甲喋呤、强的松片等,外用尤卓尔、艾洛松等,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换季、感冒及心情不佳时明显加重。既往体健,否认过敏史及家族病史。皮肤灼痛、瘙痒、肿胀、下肢尤甚,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深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西医诊断为银屑病。中医诊断为白疕。辨为风邪客肺,瘀毒内生。治以宣肺疏风,凉血散瘀解毒。方用葛根汤加减。药用麻黄6g,葛根20g,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5g,茜草10g,紫草10g,土茯苓30g,金银花20g,连翘20g,制香附15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15剂,糠皮样皮屑较前减少,皮肤肿胀、灼痛、瘙痒明显减轻,守方继服15剂,弥漫性红色、暗红色浸润性皮损面积较前缩小,糠皮样皮屑明显减少,皮肤灼痛、瘙痒已不明显,双下肢轻微肿胀,大便较前顺畅,小便正常,舌质较前变淡、苔稍腻微黄,脉弦。上方减银花、连翘,加当归15g、薏苡仁30g。再服30剂,全身皮损、红斑已不明显,为防复发,继服1月。随访未复发。
作者:田同良;王流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效果。方法:37例用土豆薄片湿敷治疗。结果:显效3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土豆薄片湿敷治疗药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疗效确切。
作者:胡聪;张红霞;唐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中药汤剂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肠黏膜评分及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7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黏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DA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UC大肠湿热证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常勇;李彦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化裁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110例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5例,显效43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结论:川芎茶调散化裁治疗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赵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53例用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姚见;张爱桥;黎永位;苏云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济生肾气丸出于《济生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笔者常用济生肾气丸治疗老年性不明原因下肢水肿,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庹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用止嗽散加减,对照组用西药。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罗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承气汤加味经胃管灌入。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腹胀减轻更快,治愈率更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更少,死亡率更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好。
作者:王林;陈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阳春三月,惊蛰时节,风邪正甚,冬季之寒气亦未全退,季节交替之际,极易外感风寒之邪,而导致风寒性感冒,应辛温解表,代表方可选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等。然而,重庆两江环绕,水多湿气重,故内多夹湿,故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应在疏风散寒解表的同时配合化湿方可取效。举例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原则是从确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1]。2010年以来,我院护理部以改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以国家《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指南》为导向,以护士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为关键点,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规范各种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和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中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箱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血海、肝俞等穴埋线,配合艾箱灸全腹部、腰部;对照组用普通针刺。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箱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与普通针刺治疗。
作者:梁永秀;刘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叶青是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首批名老中医专家郑蕙芳学术继承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叶师治疗原发性不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令香;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后循环缺血(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20%,包括椎基底动脉缺血、后循环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PCI属中医“眩晕”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PCI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覃翠;宏健;李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龙眼穴放血结合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用龙眼穴放血结合疱疹局部围刺治疗,对照组单用疱疹局部围刺治疗,疗程1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两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龙眼穴放血结合疱疹局部围刺比单纯疱疹局部围刺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锋;杨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心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健心胶囊,疗程14d。结果: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70%,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3.4%、对照组66.7%,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3.3%,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0%、对照组1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具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唐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加巴喷丁、多虑平口服及红蓝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组另予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液阿是穴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静;王玉蓉;范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傅灿鋆为重庆市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导师,傅灿鋆名老中医工作室被列为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傅老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鼻息肉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李荣华;聂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对照组50例口服还原性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2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0%,对照组56.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环醇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龙燕;刘三都;杨庆坤;舒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主要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或消瘦、贫血、失眠、心悸等。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呕吐”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BRG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启平;农小宝;林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