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元;胥靖域
目的:观察平幽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用平幽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30例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86.67%、对照组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清除率试验组80.00%、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平幽愈疡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有较好效果.
作者:郑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TAS)的关系.方法:125例为观察组进行中医分型,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脂蛋白(a)[Lp(a)]和总抗氧化活性(TAS).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TC、Lp (a)水平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困脾证TG、LDL-C高于其他各型(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TAS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异常,总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血脂变化明显,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抗氧化活性差.
作者:刘庆;王汉敏;谭婕;吴建华;凌家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笔者自拟益气养血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例,女19例;28~ 40岁9例,41~84岁23例;病程长8年,短3个月;轻度(仅下肢髁骨内外微肿,用手指按仅有微印)7例,中度(双下肢水肿,用手按髁部即没指,且下午肿势明显,早上水肿消失)10例,重度(除下肢明显水肿指按髁骨没指外,双上肢及面部水肿,下午下肢剧肿,次日早上水肿消失,体有头晕失眠等)15例.
作者:李永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偏头痛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2例用活络效灵丹加减内服,对照组用尼莫地平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偏头痛瘀血型疗效较佳.
作者:单愿军;冯方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瘀毒清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瘀毒清,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笑梅;李正兰;张超;李涛;翟艳清;唐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红斑狼疮是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的弥漫性疏松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侵犯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如感染、性激素、环境因素、药物等)的作用下,导致免疫调节紊乱所致[1].红斑狼疮属中医“红蝴蝶斑”、“马缨疮”、“温毒发斑”、“阴阳毒”、“水肿”、“心悸”、“胁痛”等病证范畴.王俊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多年,治疗皮肤病辨证及用药有独到之处,兹将王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生;赵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马钱子配伍苏木(简称马苏)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马苏配伍后的抗炎机制并寻求佳配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1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马钱子单煎剂组,马苏1∶6、1∶12、1∶18、1∶24煎剂组.除空白组外于大鼠右后足跖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mL,复制AA大鼠模型,测定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马苏1∶18煎剂组能显著降低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的含量(P<0.05),且能升高AA大鼠滑膜中IL-10的含量(P<0.05).推测马苏是通过降低AA大鼠滑膜中IL-1β含量、减少炎性因子IL-6的分泌,升高保护性因子IL-10含量发挥其抗炎作用.结论:马苏对AA具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佳配比为马苏1∶18煎剂.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杨子东;唐迎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们用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3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201 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患者,为Ficat Ⅰ、Ⅱ期或ARCO1~3期,股骨头外形尚可无明显塌陷.男27例,女9例;年龄26~ 72岁,平均47.5岁;单侧股骨头坏死者22例,双侧发病者14例;酒精性12例(23髋),激素性23例(19髋),外伤性1例(1髋).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常规检查无重要脏器病变,且可耐受手术,治疗前2周无其它药物服用史.
作者:刘昱;张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属中医“胃院痛”、“痞满”范畴,笔者白拟胃复康方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住院患者,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史及明显的症状,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4~66岁、平均48.3岁,病程6个月~7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6例,Hp阳性28例、阴性8例.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8 ~ 58岁、平均40.6岁,病程1年~6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4例,Hp阳性20例、阴性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臧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内服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针刺及口服中药,对照组6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美洛昔康,2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配合治疗颈性头痛疗效确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笔者有幸跟随导师闫咏梅教授门诊,导师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脑血管常见疾病如头痛、眩晕、不寐等,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头痛(血管性头痛)刘某,女,45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及颞顶部明显,疼痛呈跳动感,偶有口干、口苦,烦躁少寐,二便正常,舌边尖红苔黄,脉弦细.TCD示脑供血不足.诊断为头痛(肝阳上亢证).治宜平肝熄风,补益肝肾,清热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0g(后下),石决明20g(先煎),杜仲10g,川牛膝10g,桑寄生10g,焦栀子10g,黄芩8g,远志10g,茯神12g,川芎12g,葛根12g,郁金10g.7剂,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作者:蒙鹏飞;谢福恒;李岗;闫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服全真一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4周.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73%,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GRQ积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SGRQ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EV1/FVC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疗效显著.
作者:周卫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土家特色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76例用土家赶酒火结合瓷瓦针放血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7%.结论:土家赶酒火疗法结合瓷瓦针放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吴朝伟;袁德培;杨付明;肖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清热排毒胶囊对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清热排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戴芬组)、模型组、空白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第5天灌胃给药1h后予尿酸钠晶体局部关节腔注射形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大鼠踝关节关节肿胀度,应用ELISA法测定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和戴芬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明显,IL-1 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低于戴芬组(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中IL-1 β、IL-8和TNF-0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苗慧;马鸿斌;孙红旭;杨雪芳;常建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肾损害是指因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黄芪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缺血及利尿,能增强代谢、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1].因此,临床常用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现将近年来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法定的细辛剂量为水煎内服,成人1日1~ 3g.笔者查阅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识与使用,并结合临床应用心得,探讨细辛用量如下.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生华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如葵叶,色赤黄,一根一叶相连,色白者,善(《神农本草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指出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作者:刘小利;欧阳作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岁16例,5~7岁13例,8~10岁11例,平均6.5岁;病程3月~1年19例,1年~3年12例,3年~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22例,伴有恶心呕吐16例,伴有轻度腹痛1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岁17例,5~7岁14例,8~10岁9例,平均5.6岁;病程3月~1年20例,1~3年11例,3~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11例,伴有恶心呕吐8例,伴有轻度腹痛6例,里急后重4例,血常规查白细胞明显增高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詹传锋;朱其建;李连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PPH术是现阶段国内治疗痔、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常用术式,其疗效肯定,但随着其应用的日渐增多,术后并发症的报道也相继增多,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我们通过回顾治疗1例因行PPH术后合并直肠口袋征患者,探讨PPH术后合并直肠口袋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周某,女,44岁.因“排便困难伴便时肛门肿物脱出3个月”入院.1年前因“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在某院行PPH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作者:张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陈学忠系四川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用归脾汤治疗水肿验案介绍如下.周某,女,41岁,2013年6月7日初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踝及足背浮肿,下午及夜间尤甚,活动、抬高下肢或晨起后减轻.在社区医院口服中药(具体欠详)后浮肿消退,停药后再次出现反复.4天前久坐后感双下肢浮肿加重,平卧后浮肿消退不明显,神志清楚,面色少华,双足踝及足背浮肿,按之凹陷不起.
作者:熊兰月;吕均;陈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地榆与虎杖其植物形态和药用部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临床常因混淆使用而影响疗效,故应将两者区分分别入药.现将地榆和虎杖的来源、产地、性状、性味、归经、功效等试述如下.1 来源[1]地榆:其正品来源是蔷薇科(Rosaceae)植物地榆San guisorbaofficinalisL或长叶地榆(绵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 Yu etLi的干燥根.虎杖:来源于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eib.et Zucc.的根及根茎.
作者:杨霞;王洪白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