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玲
黄连温胆汤出自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小陷胸汤系出自东汉末年《伤寒论》之经方,笔者用合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食道炎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病例王某,女,55岁,2011年3月19日就诊.1年多前患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经多家医院治疗(用药不祥)虽暂好转,但反复出现胃脘部烧灼样疼痛,咽部酸苦物感,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时有体位改变诱发泛酸,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脘腹胀闷,时有反胃,嗳气频繁,睡眠差,舌质淡红苔黄略腻,脉弦滑略数.胃镜提示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病理分级黏膜糜烂中 辨证为肝火犯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西医诊断为胆汁反流性食道炎.治以清肝胆,理气化痰,降逆和胃.方用黄连温胆汤合小陷胸汤加味.
作者:段明毅;段妍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直肠黏膜内膜脱垂(IRP)型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分为对照组59例及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时间、肛镜检查、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IRP型排便困难效果较好.
作者:王广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月经量少于20mL.笔者用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8例,均为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门诊患者.年龄25~ 45岁,病程3~ 24个月.参照《中医妇科学》[1]中辨为肾虚型月经过少.经量渐少、色暗淡、质稀,腰膝酸软.2治疗方法用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5g,杜仲10g,枸杞子15g,山茱萸10g,当归10g,熟地黄10g,山药20g,茯苓10g.小腹冷,夜尿多,手足不温加益智仁10g,淫羊藿10g温补肾阳;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加女贞子10g,白芍15g,龟甲10g滋补阴血;面色苍白加黄芪15g,鸡血藤10g益气养血;伴经行涩少、色紫暗,有血块加桃仁10g,红花10g活血祛瘀.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饭后2次温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各21例.两组均予以手术治疗,综合组加用按摩及中药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综合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组高于综合组(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综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关节骨折可以缩短住院和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桑友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明显改善偏头痛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江黎;冯方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薄致不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逍遥散煎服,对照组口服克罗米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9.31±2.51)更厚,子宫内膜PI值(1.80±0.30)更低,子宫动脉RI值(0.68±0.35)更低(P<0.05).观察组排卵率、成熟卵泡个数、宫颈黏液评分、雌二醇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子宫内膜薄致不孕疗效显著,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受孕率.
作者:赵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5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两组均常规手术、清洗及引流,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穴位针刺及腹腔灌洗.观察术后胃肠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胃肠减压解除时间、住院治疗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治疗天数、提高疗效.
作者:艾飞;刘卓志;周世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2002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1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和病毒,即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手术室广泛存在着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主要的污染源,手术室护上因职业性损伤感染的疾病中,常见、危险的乙肝、丙肝及艾滋病均由此引起.化学性因素.①常用消毒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可刺激皮肤、眼和呼吸道,经常接触还会引起上呼吸道炎症、肺炎等疾病,长期接触可造成肝脏损坏、肺纤维化及中枢神经损害[1].②麻醉废气:短时吸入麻醉废气可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及烦躁等症状;长时间吸入并在体内蓄积后,可产生慢性氟化物中毒、遗传性影响及对生育功能的影响[1] ③抗肿瘤药物: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配制抗肿瘤药液,可通过眼睛、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过敏反应、生殖系统影响甚至是骨髓抑制.
作者:张茂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祛瘀生肌法治疗下肢继发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观察组加用祛瘀生肌法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溃疡面愈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面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祛瘀生肌法治疗下肢继发性静脉性溃疡治疗安全性高、能提高创面愈合率,全面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龙厚东;叶磊;李佳辉;王敏华;钱海红;朱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椎-基底动脉因颈椎天节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而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出现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视物模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24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32~ 68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10年.临床表现以眩晕,视物模糊为主要症状,部分存在颈项僵硬,活动欠佳,发作性眩晕等症状;X线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部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血流速度下降,单位时间内血流量降低;视力检查大多数下降,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征象,老年性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等.
作者:曲静涛;王伟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肝止痉针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用益肝止痉针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15天、30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3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肝止痉法较传统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四物汤为主方,佐以清肝、平肝、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药,采用现代制剂工艺精制而成.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鸡血藤、细辛、延胡索组成,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慢性脑供血不足、脑梗死、头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等神经系统疾病.现就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夏冬琴;李荣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生肌敛疡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观察组分别为2.33%、4.65%,对照组分别为14.29%、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溃疡面愈合,降低复发率,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张文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同时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治疗组另给予解毒利湿2号方加减内服,对照组另给予黄柏胶囊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效果显著.
作者:赵彤;关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用中药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1个月、2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25.0%、58.3%、91.7%.结论: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较好.
作者:庞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对肌张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肌张力,以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评估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缓解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较单用康复训练效果更好.
作者:刘铭;李芝慧;马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结果:术后谵妄持续时间、谵妄严重程度评分(DR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加用桃红四物汤可有效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
作者:王正;王瑞平;薛启明;周永其;冯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1],表现为视力减退,眼底出血、微血管瘤,严重时可并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病变,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杨文军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各种内分泌疾病及其并发症经验丰富,并且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现兹将其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吕望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加减辅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75例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汤剂加减.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52.63%、对照组29.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4+/CD8+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CD8+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加减辅助治疗中晚期NSCLC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庞云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神志病是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变动而引起脑神功能失常,导致神志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1].齐传厚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治疗疑难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用推拿拔罐等外治法治疗神志病.现将齐老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首重背俞穴的应用齐传厚认为,背俞穴治疗神志病具有特殊意义 根据“气在腹者,止之背俞[2]”和“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3]”可知背俞穴与脏腑之气有密切的联系,而神志病则多因脏腑功能紊乱所致,故通过刺激背腧穴调节脏腑功能,可达到调节神志的目的.其次,“五脏之腧皆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2]”,提示背俞穴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督脉与膀胱经入络脑的途径,可调节元神之腑功能,故背俞穴可应用于脑系疾病的治疗.以背俞穴为主,多选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厥阴俞.其中,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足少阴肾经“络心注胸中”此外,《针灸大成》云:“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俞即心包络俞也”[4],而“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2]”,故刺激所属脏腑相应的背俞穴,能够养心益肾、安神定志、舒肝健脾,使心肾交通、阴阳调和、气机舒畅,从而达到治疗神志病的目的.
作者:封龙飞;赵书田;董馨;江冬梅;陈杭;孙妍;赵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