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药罐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刘娟云;崔建欣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 解郁安神颗粒, 药罐
摘要:目的:观察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药罐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组口服解郁安神颗粒联合中药拔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0天弥漫疼痛指数(WPI)和症状严重程度(SS)评分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0天后WPI和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药罐疗法可明显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弥漫性疼痛和疲劳、抑郁、睡眠障碍等不适,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不良反应少.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虚火旺型失眠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或(和)睡眠持续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时间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古书称为“不得眠”、“目不暝”,亦有称为“不得卧”.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所引起经常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或醒而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多梦等为表现的症候群1-3].失眠症常因日间体力、脑力下降,困倦等而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现代医学主要用催眠镇静药来改善睡眠,但这类药常有精神依赖、日间残留效应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失眠症有优势,历代医家多认为阴虚火旺是失眠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4],现将近年来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苏艺森;陈少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直肠滴入,对照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碾极细粉末溶于生理盐水直肠滴入.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东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五煎剂联合金黄散内外合治颜面部疔疮45例

    目的:观察四五煎剂联合金黄散内外合治颜面部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颜面疔疮均口服四五煎剂,局部外敷金黄散治疗.结果:痊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结论:四五煎剂联合金黄散治疗颜面部疔疮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任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用三氧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医用三氧的作用机制消毒杀菌.臭氧消毒灭菌的机制是通过生物化学氧化反应而破坏其生物膜、氧化细胞内的酶、破坏遗传物质等.近年来,随着臭氧发生器的进一步改进,臭氧消毒逐渐进入临床应用.将臭氧通过投加装置投入水中或者接触物体表面,会直接杀灭细菌、厌氧菌、病毒和寄生虫,并将其清除.臭氧的浓度若达到一定的阈值,其消毒灭菌可以瞬间完成.

    作者:胡俊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失眠概况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缩短、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焦虑不安等症状.针刺疗法治疗失眠效果良好,综述如下.1 病因论治1.1 营卫不和《灵枢·口问》谓:“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进一步提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营卫运行失和,则人之节律性寤寐丧失.王国建[1]运用营卫出入理论取睛明、涌泉、肾俞、心俞、肺俞、肝俞、脾俞,针灸治疗失眠症30例,总有效率86.7%.

    作者:任云锋;胡雨华;宋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及雷尼替丁、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加用和胃愈萎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军;叶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天宗穴刺血拔罐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宗穴刺血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天宗穴刺血拔罐,对照组给予乳癖消治疗.结果: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宗穴刺血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作者:庞名敏;胡怀珍;李国强;杨佃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中药鼻喷剂等,均有较好疗效,现将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针灸朱秀兰等[1]选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1.07%.马天伟等[2]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取迎香、合谷、上星、大椎、风门穴针刺后以清艾条在大椎、风门施以温和灸,对照组取迎香、合谷、上星穴单用针刺治疗.

    作者:彭文禹;但晓燕;常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我们对脑卒中后患者行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52例,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68~ 75岁,中位年龄(71.3±3.7)岁;脑出血9例,脑梗死17例.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67 ~ 76岁,中位年龄(70.9±3.5)岁;脑出血11例,脑梗死15例.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联合泼尼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均使用泼尼松,对照组加用氨茶碱,治疗组加用多索茶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通气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6%、对照组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通气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泼尼松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罗庆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和神经营养剂治疗,龙蛭通络组加服龙蛭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龙蛭通络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常规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纤溶指标改善优于西医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纤溶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清热化浊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B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效果较好.

    作者:任丽莹;唐可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对鼻腔填塞期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鼻腔填塞期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结果:舒适度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提高患者鼻腔填塞期的舒适度.

    作者:赵玉芳;胡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器质性消化功能紊乱临床观察

    消化功能紊乱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功能性疾病,小儿常见.主要原因是消化道运动机能异常、胃肠负荷过大、消化系统炎症以及人体对消化器官的运动敏感.此外,还与心理和饮食有直接关系.主要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症状不仅出现于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病变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1].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院用消食1号配合西药治疗非器质性消化功能紊乱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胡清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风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中风发病率逐年升高,住院者也逐年增多.在急性发病期,积极抢救对挽救生命非常关键,而辅以护理可减少后遗症发生,促进功能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在中风急性期运用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7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35例.中医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7 ~ 78岁,平均(59.34±2.74)岁;病程1~3周,平均(2.17±0.12)周;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冠心病8例,合并糖尿病5例;中经络29例,中脏腑6例;急性脑梗死18例,急性脑出血17例;偏瘫20例,语言障碍12例.

    作者:罗碧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难治性呃逆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难治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取双侧内关、内庭、足三里,灸法取中脘,每天治疗1次,疗程6天.结果:总有效率88.5%.中位呃逆发生时间为29h,中位呃逆明显缓解时间为67h;呃逆发生时间小于等于48h明显缓解时间大于呃逆发生时间大于48h(P<0.05).结论:针灸治疗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难治性呃逆疗效确切,呃逆早期发生则明显缓解时间较长.

    作者:由丽娜;黄伍奎;魏童;赵静;刘登尧;宋国宏;热依汗古丽·乌修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超微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1%、对照组8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针刺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艳萍;孙其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柴芍六君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柴芍六君汤和丹参饮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病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及病理学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和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丽;韩远峰;郭益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芍安胃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和联合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三联用药治疗,联合组加用芪芍安胃胶囊.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胃镜疗效以及幽门杆菌清除率.结果:综合疗效、胃镜疗效、幽门杆菌清除率联合组分别为95.00%、87.50%、82.50%,常规组分别为79.49%、66.67%、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芪芍安胃胶囊可通过抗溃疡、抗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镇痛等作用机制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进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与手术感染及疼痛相关性探究

    目的:观察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与手术感染和疼痛的相关性.方法: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普通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护理管理.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4.1%、对照组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VAS评分观察组分别为(4.9±1.1)分、(3.5±0.9)分,对照组为(5.8±1.0)分、(4.7±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手术感染,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邬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