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国;詹友达;卢刚;李洪兵;谢勇;李懿;李立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的护理效果,为今后相关病例的护理提供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30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接受新技术的依从性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使其使手术能够顺利进,治疗均取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为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提供了相关的护理经验.
作者:顾萱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47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47例患者经过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其中45例患者得到了有效止血,2例患者止血失败,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结论 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娜迪亚·阿吾德汗;沙吾亚·孜亚达 刊期: 2012年第z1期
1概述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本质是心脏冲动形成及其传导异常或二者并存.其发生原因包括①麻醉前已存在的心律失常;②麻醉中出现的心律失常;③麻醉手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后二者主要与麻醉用药、麻醉管理、手术刺激、术后管理及病人的情况有关.围术期心律失常极易恶化为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VF)、心室颤动(Vf),甚至突发心脏停搏(SCA)或心性猝死(SCD),故属于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范畴.围术期心律失常常见于:①心血管疾病因素:研究认为HR增快是心血管疾病和SCD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SYMPHONY前瞻性研究[2]认为,非ST段抬高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以心律失常和SCD为第一死亡原因;心房扑动(AF)以1:1传导可致Vf,Vf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脑卒中率较高[3];此外重症主动脉狭窄、二尖瓣脱垂和心肌病遇Hotel提示潜在恶性室性早搏(VP)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均应提高警惕;②其他因素:如药物因素、严重缺氧、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紊乱;Burgada综合征[4]、长QT间期延综合征(LQTS)、预激综合征(WPW)、阿-斯综合征(ASS)亦不容忽视.
作者:谭建国;邓贵锋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戒毒患者应用美沙酮进行维持治疗的脱失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系统抽样法收集我门诊自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以来,应用美沙酮进行维持治疗的341例戒毒患者临床资料,包含有社会人口学的情况,与尿检情况,以及治疗和随访等情况,并对各项自变量予以单因素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341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共有男性306例,女性35例,维持治疗的时间中位数是12.52月,其脱失率达到77.7%.其中①无脱失史;②未被强戒过;③尿吗啡检测呈阴性;④具有生活来源;⑤女性等变量系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的保护性因素;其中①参加治疗的时间较短;②治疗不满意③每天治疗的剂量较低;④同家人的关系较差;(⑤认为治疗的费用偏高;⑥高中及中专;⑦初中以下等变量系脱失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应用美沙酮进行维持治疗的解读患者具有较高的脱失率,需要加强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够提高患者的维持率,从而减少脱失情况的发生.
作者:余英琴;刘军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对象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出血量≥500ml),给予出血产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输液及输血等治疗.结果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81.7%),其次是胎盘因素(10.0%)、软产道损伤(6.7%)及凝血功能障碍(1.6%).手术产是产后出血不可忽略的因素,剖宫产产妇出血收治机率较自然分娩产妇大(P<0.05).初产妇收治率高于经产妇(p<0.05),可能由于紧张所致.有流产史的产妇出血收治机率较高(P<0.05),可能由于胎盘因素所致.60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产后出血轻则影响产妇身体恢复,重则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临床应严格掌握诊断标准,严格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尽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与死亡率,提高妇产科质量.
作者:余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尺桡骨骨折使用小夹板固定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方法 以2010年3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101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将常规护理的护理观察进行完善和加强,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32%,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护士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结论 在尺桡骨骨折患者小夹板外固定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付启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使脑卒中患者平安渡过急性期,安全进入恢复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昌珍;冯明芬;张发琼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在高危人群中加强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5月期间到本院性病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169例,对其进行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比较综合性防治工作前后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进行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前本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为(68.25±2.13)分;在进行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后本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为(85.13±5.13)分.在进行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前后本组高危人群在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2.13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综合性防治工作的开展,显著提高了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避免了高危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艾滋病防控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宫颈癌是当前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仅次于乳腺癌,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威胁.宫颈癌手术之后都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主要表现在女性膀胱功能的障碍.为了让宫颈癌患者早日康复,不少医院都推出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笔者就健康教育的内涵以及健康教育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具体分析健康教育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作者:卢越;姬洪双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因临证需求,创立了峻補气阴法.它主要针对气阴不足的患者,由于诸多因素引发的急证,重证,危重,或者整体并未出现明显的气阴不足,但由于病理因素,导致局部气耗阴亏補而见诸痛躁,悸,甚至闭脱等证,气阴亏虚者,临证屡见不鲜,因病理因素,导致局部气阴不足者,更为临床习见,因此本法的应用,有着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大凡气虚者,常由年老体弱,大病失养,劳累过度形成表现为少气懒言,乏力倦怠,眩晕自汗等.阴虚者,常由先天不足,久病失养,房事不节,或热病伤津所致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午后颧红等.气虚者,易感六淫之邪,阴虚者,易于七情偏悖.则两者兼而有之,气阴两虚者,则两者兼而有亡.因病理因素导致局部气阴不足者,又因受邪的脏腑,部位性质,邪正的消长而表现各异.
作者:巩凯鸿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附壁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42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附壁血栓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未合并附壁血栓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单支病变、心功能Ⅲ、Ⅳ、前壁心肌梗死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合并肾功能不全、在左主干病变、完全或次完全闭塞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左主干病变、肾功能、闭塞情况是造成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附壁血栓的4个独立因素.
作者:李俊俐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骨科病人兵种繁多,病情复杂,可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给病人心理和生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为此全体护士进一步提高了对骨科老年病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基础护理合格率从上年96.8%上升为99.2%,达到了满意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刘旭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的血管切除重建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8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进行血管切除重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管切除重建方式包括:门静脉切除两端吻合2例,肝动脉结扎切除1例,肝动脉切除两端吻合2例,门静脉壁楔形切除并修补2例,门静脉部分切除两端吻合并肝动脉部分切除两端吻合1例.结果 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其中包括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其余6例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中出现并发症3例,包括1例腹腔内感染,2例胆瘘.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的血管切除重建的方法较多,其能够提高切除成功率,但是手术风险较高,医生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作者:杨德科;王秀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我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案要求.利用EPIinfo软件对我区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2001-2011年我区共报告AFP病例16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要求.结论 我区2001-2011年连续11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但在AFP病例监测工作中,乡镇间仍存在AFP病例监测发展不平衡,今后AFP病例监测工作仍需加强推进,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及完整性,保持高水平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
作者:莫沛霖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使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为(48.25±6.32)小时,实验组止血时间为(37.16±6.31)小时,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米晓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案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地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案例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经历进行了总结,并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必要的参考.
作者:汤增辉;余结根;王国平;胡鸿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呼吸科的病人多数是老年人,疾病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重变化快.护理中应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找出护理问题,提供护理措施.
作者:江蕾;马汝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痛变严量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冠状动脉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成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39例,多支(三支及三支以上)病变组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情况.结果 单支病变组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例数12例,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比例为28.57%;双支病变组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例数11例,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比例为28.21%;单支病变组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例数7例,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比例为28%.三组在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比例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压低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明显联系,不能作为判断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评价标准.
作者:史琼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社区居民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评价流感疫苗接种效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学流行病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流感疫苗前、后抗体检测,进行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 总体上,接种疫苗1个月后H1N1、H3N2、B(Brisbane)3个血清型流感病毒HI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阳性率分别达到86.7%、84.0%和90.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53.13、1:51.10、和1:78.91.结论 对社区人群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林向春;侯权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72例,按照其分娩孕周分为A组(孕周在28~31周)16例、B组(孕周在32~34周)32例、C组(孕周在35~40周)24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母儿结局.结果 三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皆随着孕周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分娩孕周对母儿结局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益呷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