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结石嵌顿的处理方法.方法:系统性回顾方法,分析我院腹腔镜治疗150例胆囊颈部和胆囊管嵌顿结石术后治疗效果.结果:150例中1例中转开腹,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胆囊颈部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腹腔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只要诊断正确,术中熟练的技术操作,是处理好胆囊颈部和胆囊管结石嵌顿的关键.
作者:汪大海;戴永泽;杨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由于外伤引起的视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视力下降或消失,称为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TON在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3%~5%[1],其中78%的病例是由钝性损伤所致[2,3].
作者:韩守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齐拉西酮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在国内上市2年多时间,由于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对催乳素影响较小而广泛应用.特别是对女性患者不影响月经,不引起肥胖而深受医生和患者所欢迎.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耳软骨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至2008年收治的13例烧伤并发耳软骨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耳软骨炎多发生在伤后2~4周,8例行手术治疗,2例脓肿形成后先行切开引流、换药无效,后行扩创术.其中再次手术者3例.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及畸形.结论:感染是发生耳软骨炎的直接原因;烧伤并发耳软骨炎的治疗应及时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软骨,行植皮封闭创面.积极的防范措施可降低烧伤并发耳软骨炎的发生.
作者:宋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对25例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腹痛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为其进行检查目的、方法、用途知识介绍,心理护理、物品准备及肠道准备,检查中做好体位、活动、用药与饮食的宣教,观察胶囊排出情况.结果:25例患者检查均成功,发现异常21例,图像清晰,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胶囊内镜是安全、实用、有价值的检查,护士的密切配合非常必要.
作者:李素芬;苗立红;韩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营造协调的医护关系,对医院发展,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和护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密不可分,新型的医护关系模式是交流-协调-互补型.
作者:吕廷娟;王红志;闫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感染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 Scanauto SCAN 4 微生物分析仪,对 2006 年 3月至 2008年3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1 239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检测.结果: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ESBLs 检出率分别为32.8 %和29.4 %,产 ESBLs 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降低;亚胺培南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的一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 40.7%;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结论:重视儿童病原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朝辉;张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胸痛显著减轻,胸壁稳定,呼吸功能恢复痊愈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无明显胸廓塌陷畸形,X线胸片示内固定牢固,肋骨骨折端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林;梁秋冬;马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献血人员加强对隐匿性乙型肝炎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对HBsAg检测呈阴性的献血者同时检测抗HBc,呈阳性的加测HBV DNA.结果:在15 231名HBsAg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6份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0.39‰.结论:现行的常规检测方法存在缺陷,造成漏检,有必要增加抗HBc的检测.
作者:杨大鹏;马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B超或CT检查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使用参麦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相比,腹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痊愈率达76.0%,对照组为56.0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通过改善胰腺的微循环,提高胰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胰腺的病理改变,可明显缓解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加新;刘黎明;陈怡发;朱武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多睾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自1895年首例手术发现组织学证实三睾丸以来,世界文献报告尚未满百例,笔者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汤晓晖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阴道冲洗配合局部放药治疗妇科各种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妇科阴道冲洗加放药患者1 200例回顾分析,患者阴道冲洗1日1次,平均3~7天为一疗程,冲洗后针对性放药1天1次,3~7天为一疗程.停药7天后复查.结果:球菌性阴道炎治愈率97.26%;念珠菌性阴道炎治愈率99.27%;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97.71%;混合性阴道炎治愈率95.81%;老年性阴道炎治愈率97.22%;总有效率97.4%.结论:阴道冲洗配合局部放药对治疗妇科各种阴道炎疗程短,效果好,费用低,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对易感人群可使用.
作者:王志萍;朱明芳;卢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产妇心理因素(焦虑与抑郁)与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将128例健康初产妇随机分成有陪同组与无陪同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孕妇心理情况,观察其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状况.结果:有陪同组SAS评分较无陪同组有显著性差异,SDS评分较无陪同组无显著性差异,有陪同组手术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结论: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是手术产率增高及产后出血量增多的一个相关因素.
作者:张玉华;匙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是临床常见的问题,25%~52.9%的肺炎患儿在肺炎发生的同时或治疗过程中或好转后发生腹泻[1],既加重了患儿病情、延长了治愈时间,又增加了医疗费用.
作者:宋峻;潘春玲;袁传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强迫症家谱图的特征及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强迫症患者绘制出两系三代家谱图,在基本家谱图的基础上完善有关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系、角色功能.以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对家谱图进行解释分析.结果:14例强迫症家庭存在着家庭结构不良和功能失调.其特征为:1.控制和疏离,2.冲突的夫妻-三角化的孩子,3.代际不清疏离的关系等.结论:家谱图在强迫症的治疗中,对于揭示家庭结构和功能不良,规划治疗方向,评价疗效及激发患者和家庭的内省等均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许律琴;吴少钗;朱锦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操作考核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连绪两年加强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护士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加强护理操作考核,是提高护理技术的有力保障.
作者:靳素梅;张玉霞;李菊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结果:治疗组在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皮肤疱疹消退,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中成药.
作者:叶志宏;苑建平;王季鸿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合用甲氨蝶呤治疗稳定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稳定型宫外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稳定型宫外孕,可提高疗效.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口服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区发生YMDD 变异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V YMDD变异株的方法,对214 例用拉米夫定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进行HBV P区YMDD变异检测分析.结果:214 例慢性乙肝患者 YMDD 变异率为 32.7 %,其中 YIDD 变异 34例,YVDD 变异30例,混合变异6例.YMDD 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 水平显著高于变异组;而 YMDD 变异组治疗前 HBV DNA 含量显著高于未变异组;YMDD 未变异组与变异组之间治疗前的患者性别、年龄和 HBeAg 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 YMDD 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 ALT 水平和 HBVDNA 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 HBeAg 状态无关.
作者:贾秋龙;赵治凤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长期透析患者内瘘选择阶梯式分点穿刺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建立血液透析以来至2007年2月现存使用内瘘的患者共47例(对照组)采用随意分点穿刺和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新建内瘘的患者共32例(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分点穿刺.结果: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阶梯式分点穿刺是保持内瘘的完整性,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屈巧兴;莫迪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