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玲
目地:探讨颈部银质针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160例,对照组例:采用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40例。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疼痛消失、好转、显效、无效)情况。结果显示:用银质针治疗治愈率为75%,中药药物治疗治愈率为37.5%。
作者:李丽琼;李宣;王余燕;屈泽;黄元芳;刘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逐瘀止血汤内服联合消炎痛口服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25mg ,3次/天,氨基己酸2g ,3次/天;维生素E100mg ,1/天,维生素C200mg ,1次/天;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下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逐瘀止血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组与对西药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和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疗效好,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置器后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较好选择。
作者:刘润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菏泽市2013年乙脑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乙脑防控工作进展,为乙脑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乙脑专病管理系统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实验室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3年共报告乙脑确诊病例9例,发病率为0.098/10万。9例乙脑病例分布在全市的6县区的9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呈高度散发状态。病例及时调查率和及时随访率皆为100%,脑脊液标本采集率为55.56%,脑脊液IGM阳性率为100%,血清标本采集率为100%,血清IGM阳性率为88.89%,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为100%。结论:我市乙脑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乙脑监测和乙脑疫苗接种工作,乙脑防控工作仍需努力。
作者:张复臣;马翠荣;姜桂荣;侯凤英;刘景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医院是特殊服务机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实施中要特别注意讲究技巧和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医院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救死扶伤为高职业道德要求,要围绕职业道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以传统医德教育为主,并贯穿现代医德理论,结合正反面典型和医院实际。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大气候对医务人员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目前医疗卫生工作体制尚不健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很大困惑,因而要特别注意创新,讲究技巧和方法。
作者:唐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另外对照组给予贝他乐克,而观察组采取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方法:全方位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构建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预防,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防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降低发生护理投诉以及护理缺陷的概率。结论: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防范措施,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产妇认知风险因素的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得到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孔玲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扩展应用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阳信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的72例行区域性切除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护理并进行随访,分析内容包括病程、肿瘤大小、切除范围、术后病理、术后护理、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在选择的72例肿瘤大径均小于或等于4.5cm的患者中,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切除组织周缘常规做快速病理,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短随访5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8.33%)部分区域包膜不完整,16例(22.2%)细胞生长活跃,偶见核分裂象,部分区域包膜有浸润。患者均未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肿瘤大径小于4.5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行包含肿瘤在内的腮腺部分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安全的,既可取得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同的疗效,又可减少术后面神经麻痹和 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商立华;王秀芬;勾洪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确诊,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也是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为3.6%-21.0%,在老年及高危人群高达40.0%;病变部位及性质决定着治疗的手段和疗效,处理不及时常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吕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优于护理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耀辉;罗宝华;寇立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高血压脑出血(H IC H )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现就 H IC H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文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5.3±1.9)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为(8.3±2.1)mmol/L ,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5±2.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为(11.9±3.5)mmol/L ,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使患者得到系统、连续和完整的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及护理,有利于糖尿病防治的规范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善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性胃溃疡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与中年相比具有其特点。结论:老年性胃溃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作者:冯丽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来普外科进行手术的病患,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34例实验组和34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病房环境和使用镇痛药等。结果:本次治疗的病患对护理均表示满意,对两组病患的疼痛感进行对比,实验组病患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外科手术病患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病患术后出现的疼痛不适感,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赵足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结石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9例肝外胆结石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8%、80%,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5.9%、84%,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肝外胆结石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后,应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讨论及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方法,将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100例头位难产和100例无头位难产的孕妇作为对象,100例头位难产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无头位难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诊断。100例难产孕妇中,根据孕妇自身情况(包括子宫收缩力、骨盆大小、孕妇的精神状况),有70例患者行剖宫术,20例患者阴道助产,10例患者自然分娩。通过评价孕妇产后状况及新生儿评分从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产后孕妇的自身状况和新生儿状况较实验组好。结论:医务人员在孕妇孕期和产期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孕妇头位临产的诊断标准,及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和治疗方案。
作者:赛尔吉米德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分析了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董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主要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水平时能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TM 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TM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表达,同时TM的产生还受到机体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而且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正因为不存在单一类型的肿瘤,因此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作者:杨文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值的变化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的血清CA125值进行记录,结合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术后CA125半衰期>20d者,复发率高于≤20d者,而复发的中位时间短于≤20d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和CA125半衰期对预后有影响。结论:血清CA125值可对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进行初步的判断,术后血清CA125值可作为预后的指标,对患者复发的情况进行及时判断。
作者:贾翠兰;许时菲;廖云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腹部宫底加压(fundal pressure)从来没有在国内外教材和常规中出现过,但在临床中确实存在,在某些医院甚至非常普遍的应用,主要用来加速娩出胎儿,缩短第二产程,有人试图用其来代替出口产钳和胎头吸引助产。在国外也存在类似情形。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及未发表文献资料,发现腹部宫底加压娩出胎儿的作法,对母儿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可导致子宫破裂,孕产妇死亡,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等,危害极大,现有的研究证据不支持腹部加压娩出胎儿的作法,禁止任何人,在任何时机,任何方法的,利用腹部宫底加压娩出胎儿的行为。包括在正常阴道产,阴道助产,肩难产中,以保护母儿健康。
作者:张宏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为常见的产科急症之一。也是严重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实施终止妊娠。所以,文章就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时机进行探讨分析,为于提高患者、胎儿生存质量提供有效终止妊娠时机。
作者:李秋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