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灌阳县儿童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调查分析

汪维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健康危害行为, 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以灌阳县儿童青少年为例对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因素进行探讨性分析。方法:在灌阳县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在校学生中随机选择100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无记名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与青少年健康相关的行为。结果:有效问卷回收960份,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主要有意外伤害、他杀行为、自杀行为、物质成瘾、网络成瘾、心理卫生等问题,危害行为比例较高的主要为意外伤害、其次是网络成瘾、心理问题,所占比率分别为46.5%、22.8%、16.9%。结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发育关键的阶段,其身心健康对本人及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长期性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危害健康行为都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健康危害行为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及社会性机构对青少年的责任。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休克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休克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便于更早更有效地发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的休克,从而降低新生儿休克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30个新生儿休克临床病例并总结早期诊疗的效果和相应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130例新生儿休克病例中,新生儿中休克的发生率为6.25%,前三位的原发病分别为44例新生儿窒息(占33.85%),41例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病(占31.54%)以及22例肺透明膜病(占16.92%)。结论:诸多原发病可以引起新生儿的休克,应对新生儿进行分类评估,对于原发病新生儿则应该加强监护和诊断治疗,降低由于新生儿休克所引发的死亡率。

    作者:李彩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探讨临床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效果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入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就诊治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个对比小组,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和中药方剂联合治疗方法,而对比组只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情况都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而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仅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钱宇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80例胸中段食道癌患者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1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对照组140例采用从左胸入路。结果:采用经右胸入路的140例患者,肿瘤切除率为96.5%;采用经左胸入路的对照组切除率90%。结论:比较左胸径路与右胸径路手术方式,得出右胸入路治疗可以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和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一例爱通立溶栓成功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肺栓塞在住院病人中存在着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的:本文通过个案介绍,探讨肺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个案护理,针对疾病特点,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细致地做好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溶栓术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对肺栓塞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吻合器痔环切除术联合太宁栓治疗66例痔疮的疗效观察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6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月一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痔疮患者66例,均符合痔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8-50岁,平均(34.0±5.6)岁。病程5个月一19年,平均4.8年。其中混合痔32例,内痔23例,外痔11例。其中合并直肠黏膜脱垂13例,高血压10例,痛风3例。手术前均行常规直肠指检。

    作者:李喜俊;车远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分娩时间讲的患者分为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组。再综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院时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适的晚期妊娠患者行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手术,可增强手术安全性,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护理干预和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产妇剖宫产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术后出血量(2h与24h)、肛门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2h与24h)、肛门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出血,缩短术后肛门排气、进食、拔管、泌乳时间,促进产妇的快速恢复和母乳喂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青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比较宫腔声学造影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提示考虑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宫腔造影术,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3例诊断为粘膜下肌瘤,3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例不典型性增生。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正确符合率(96.30%、92.3%),明显高于阴道超声造影(74.07%、76.92%),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于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方法较宫腔镜简便、易行且无创,但部分准确性较宫腔镜有明显差异,故两者联合应用产生较好的互补效应,优于单一检查,是准确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作者:翟科一;朱丽萍;尹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视力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了解小儿心理特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小儿视力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弱视门诊就诊小儿842例,观察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配合情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有差异应该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3岁以上小儿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获得准确视力检查结果,有利于小儿弱视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陈燕青;蔡舒眉;黄紫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惊恐障碍的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9%和65.6%,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与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管琳;李晓非;吴志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筋火针三联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结合经筋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筋手法和经筋火针及经筋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与结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疼痛,经筋手法结合经筋火针及经筋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军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抗生素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治疗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并确诊的老年CAP患者临床资料68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序贯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平喘、祛痰、退热),序贯组在常规治疗3-5d ,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同类抗生素口服给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抗生素序贯治疗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论大学教师道德个性在教学中应用

    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对于教师道德个性的培养,对于教学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简要论述对教师道德个性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作者:关瑞剑;巢阳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某铅酸蓄电池厂工作人员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工作人员血铅含量检测结果,分析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岗位铅烟、铅尘污染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情况,探讨控制血铅含量的对策。方法:采用WS/T21-1996《血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检测工作年限6个月以上工作人员血铅含量。结果:血铅结果异常情况与性别无关,与不同岗位有关。结论:加强环保、劳动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降低血铅含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申玉军;辅晓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2例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咽异感症患者笔者在治疗上西药基本一致,中药按五型分别辩证治疗。结果:显效6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广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与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重视,对晚期癌症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和护理,使他们舒适、安详的走完人生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颅脑损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是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致的损伤。症状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高颅压症状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该病情复杂、变化多,易引起严重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我院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手术后颅内压升高等效果明显,既减轻了医生工作量,又减少病人反复腰穿的痛苦。

    作者:王永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各64例,监测新生儿生后30min内的血糖值。结果: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20.3%,阴道分娩儿低血糖发生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儿高,产前要重视产妇术前禁食情况,及时纠正产妇低血糖,产后加强新生儿保暖,尽早喂养,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

    作者:姚郁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皮肤念珠菌病的诊治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念珠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结果:念珠菌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的条件致病性疾病,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章启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试产后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对母儿愈后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试产后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母儿结局的区别。方法:抽取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70例剖宫产病例,按试产后剖宫产组(试产后出现宫口扩大,因产科手术指征而剖宫产,以下简称A组)38例,择期剖宫产组(即完全没有先兆临产症状,孕妇自行选择日期要求剖宫产,以下简称B组)32例分成两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子宫切口延撕发生率,术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随访子宫下段疤痕厚度,子宫颈长度,血性恶露停止时间,月经复潮的时间等。结果:对比以上数据,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试产后子宫下段形成良好,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好,出血少,胎头娩出容易,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佳。故剖宫产术前母体及胎儿条件许可应尽量试产促使子宫下段形成。

    作者:孙传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