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燕;石雨晴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科室,承担着医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密切相关。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各类物品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作者:范轶钊;杨秀珍;于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阿奇霉素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只利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0例患者从治疗开始,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兼用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一周和三个月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在一周和三个月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但是1s用力呼气容秽用力肺活量明显低于治疗组,同时两组患者的1s用力呼气容秽用力肺活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肺活量大小,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患者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上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会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凝血。凝血检验是一个常规性的检查血液功能的方法,利用检测报告可以对凝血功能的强弱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人们是否有疾病隐患的存在。本文对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便于临床医师更好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卓可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观察换血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7%。换血后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1),换血前后血总胆汁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海鹰;郑定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对于教师道德个性的培养,对于教学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简要论述对教师道德个性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作者:关瑞剑;巢阳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报告了12例未婚青春期女性妊娠引产的人性化护理。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皮肤、阴道准备;产程中安抚患者情绪,观察产程进展,患者均顺利分娩一死婴;术后加强心理辅导、补充营养,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做好会阴护理,认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患者均顺利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岳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2012年盱眙县居民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调整疾病控制策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分析应用死因监测数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结果:2012年居民死亡率为620.97/10万,男性死亡率为667.34/10万,女性为572.58/10万,男性死亡水平高于女性。影响当地居民主要死因前五位为恶性肿瘤(28.34%)。脑血管病(26.29%)、呼吸系统疾病(13.14%)、伤害(11.81%)、心脏病(9.07%),共占全死因的88.65%。讨论: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主要死因,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与高度重视,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鑫林;袁守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总结采用高良姜汤加味治疗寒凝气滞型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应用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寒凝气滞型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高良姜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使用高良姜汤加味后,达到显效者16例、有效者5例,其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的11例、5例及66.7%,治疗组疗效更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良姜汤加味应用于寒凝气滞型胃绞痛疗效肯定,标本兼治,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索老年人肺心病并冠心病的临床检查情况及病症的基本情况,分析临床特征,从而更好地诊断该病情,来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现对我院(二甲医院)收治的60例该病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这6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统计分析发现,具有显著疗效有35例,没有疗效有9例,有所好转有16例,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程以及一些高危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肺心病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并不是很鲜明,而且,老年人自身也有很多诸如年龄、身体等因素,使诊断更加复杂,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病人的既往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综合分析,再作出诊断,并给与积极地治疗,尽早还病人一个健康的生活。
作者:孙红周;向海溶;张万玲;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常熟市对重性精神病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了有效的防治机制和网络体系,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重点研究了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它有效地加强了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家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祥辛;颜红英;周联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度 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有创呼吸机治疗组(有创组)与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无创组),每组40例,无创组采用经鼻或口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有创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神志状态。结果:经过2h的通气后,有创组患者氧分压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酸中毒明显减轻,平均持续通气时间为6.2±2.5d ,顺利拔管37例,死亡3例,死亡率7.5%,;无创组有21例氧分压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明显降低,避免了有创通气,免创率52.5%,有12例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平均通气时长10.7±3.3d ,死亡7例,死亡率17.5%。两组死亡率及救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通气能迅速、显著的改善重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无创通气以高死亡率来换取免创率是不可行的。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分层级强化培训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4人、同期住院病员1625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5人、同期住院病员198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于住院期间采集病人满意率、护理差错事件率、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对护理人员分层级强化培训的效果予以测评。结果:观察组病员对护理技术满意率提高3.5%,护理差错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理论合格率提高4.4%、业务技术操作合格率提高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分层级强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吴红英;朱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方法:全方位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构建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预防,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防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降低发生护理投诉以及护理缺陷的概率。结论: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防范措施,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产妇认知风险因素的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得到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孔玲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收治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诊断。结果:129例患者中,急性白血病23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有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慢性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5例,16例恶性淋巴肿瘤,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骨髓转移癌2例,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4例,脾功能亢进4例,骨髓造血功能低下5例。结论: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诊断方式,相对其他诊断方式诊断结果准确,建议临床继续使用。
作者:梁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急诊科具有病人集中,病种复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的特点。它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质量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评价,急诊科护士每时每刻都与生命打交道,工作量大,来自外界各种压力也很大,这种高风险的职业使护士时刻都要提高警惕,只要在岗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当压力强度超过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损害护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质量差,易激动,冲动,焦虑,抑郁,失眠等,影响护理质量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因此,消除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维护急诊科护士的身健康很有必要。
作者:姜崇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高。90%的髋部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3/4发生于女性,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髋部骨折的65%。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时,内固定失败率较高,手术创伤较大,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髋内翻、肢体外旋或短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高龄患者可因长期卧床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我院自2005年至2013年11月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栏;王敏;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来普外科进行手术的病患,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34例实验组和34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病房环境和使用镇痛药等。结果:本次治疗的病患对护理均表示满意,对两组病患的疼痛感进行对比,实验组病患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外科手术病患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病患术后出现的疼痛不适感,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赵足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中医干预性护理,探讨其对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干预性中医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翠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地:探讨颈部银质针治疗在颈源性头痛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160例,对照组例:采用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40例。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疼痛消失、好转、显效、无效)情况。结果显示:用银质针治疗治愈率为75%,中药药物治疗治愈率为37.5%。
作者:李丽琼;李宣;王余燕;屈泽;黄元芳;刘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睡眠是人体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调节和保护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精神负担过重,竞争日趋激烈,过度脑力劳动等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而发生睡眠功能紊乱。笔者选取在我院的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的100例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6-59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心悸,健忘,头痛,头晕,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作者:张盛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