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弹性止血带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王艳梅;孙思源;邓智丹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弹性止血带, 完全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联合弹性止血带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肌注射+弹性止血带;对照组35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剥离胎盘,发生大出血时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如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剂(缩宫素)、“8”字缝合出血点、结扎子宫动脉血管、宫腔填塞纱条。若止血无效,则再行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产后2小时出血、产后出血量(24h)、子宫切除例数、输血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产后2小时出血、产后出血量(24h)及子宫切除例数、输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预防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弹性止血带捆绑子宫峡部,降低了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其效果好,使用方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产妇安颗粒促进产后子宫复旧92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产妇安颗粒应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4例在分金亭医院进行分娩的孕妇,所有孕妇均为足月妊娠,均采取阴道自然分娩方式,所有产妇均排除胎膜早破、胎盘残留手取胎盘等有感染可能从而影响子宫复旧的情况。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产后按照注射要求单独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产妇安颗粒治疗7d ,观察两组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持续时间等,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血性恶露及子宫复旧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宫缩痛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各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产妇安颗粒预防晚期产后出血,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且可有效缩短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持续时间,减少产后宫缩痛时间,改善产妇产后身体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能赟;毛秀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依照感染的情况把早产儿分成64例感染组和236例未感染组两组,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调查研究,有64例早产儿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发生率高的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78.4例次/千日,其次为住院日相关感染和中心置管败血症,分别为18.0例次/千日和2.5例次/千日;在使用抗生素的级别上,感染组要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胎儿胎龄<32周、长时间机械通气和胃肠外营养等均会引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上要针对性对待,以此使感染发生率得到减少,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服药指导、随访督导,观察干预前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变。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30.4±10.2/79.5±8.6)mmHg ,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68.1±15.9/105.7±11.3)mmHg ;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状态,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有助于增强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者:蒲永茂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状态60例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出现了经常性的头痛、失眠、疲乏无力、颈项强直、紧张易怒、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临床实验室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出现这些症状提示这类人群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笔者根据十几年临床观察与实践教学,发现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治愈率高达93%以上。本文对自己近几年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近6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张晓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常见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多为枣核状,其发病位置多与解剖结构相关。因输尿管的蠕动及输尿管内尿液的流速较快,直径不超过0.4cm的结石多可以自动进入到膀胱内,随尿液排出体外。输尿管结石中多见的为上段结石,男性较为多见,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患者。结石手术能否成功关键是选择手术方法是否正确[1]。近年来,我们采用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杨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定期检查直至分娩的372例初产妇,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6例,对照组仅作定期检查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时配合、难产、产后出血、产程时间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剖宫产、产时配合不佳、难产、产后出血、产程时间(≥10h)及1 min Apgar评分(≥8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亚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中医干预性护理,探讨其对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干预性中医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翠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火针治疗膝关节积液113例及术后护理

    膝关节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增生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后期、创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积液形成日久则易形成滑膜增生、肉芽组织增厚、疤痕组织形成,后可致关节发生纤维性强直,关节功能破坏而致残,有的甚至成为死关节。

    作者:廖建华;李会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医院是特殊服务机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实施中要特别注意讲究技巧和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医院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救死扶伤为高职业道德要求,要围绕职业道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以传统医德教育为主,并贯穿现代医德理论,结合正反面典型和医院实际。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大气候对医务人员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目前医疗卫生工作体制尚不健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很大困惑,因而要特别注意创新,讲究技巧和方法。

    作者:唐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高龄急性肠梗阻5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7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病因中肿瘤患者占61.9%,其次肠粘连15.2%,,肠扭转7.6%,粪块堵塞7.6%,腹外疝4.8%,肠麻痹2.9%,肠系膜血管疾患1.9%。术后并发症发生59.1%,手术病死率18.1%,结论:肿瘤是高龄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这群病人多伴衰弱、并存病多,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尤其显得重要。

    作者:米娜娃尔亚合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医结合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的疗效观察

    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因素的三分之一,而导致上述原因的病变主要为,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充血、肿胀、渗出、增生、积水、破坏输卵管粘膜和肌层,使输卵管伞端粘连闭塞,成熟的卵子不能被摄入输卵管内,或输卵管内纤毛摆动功能异常,卵子不能同精子汇合,终导致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属于中医的“月经不调、带下、癥瘕、断绪、绝后、无子”等范畴。

    作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辛开苦降法在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入院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口服辛开苦降方药进行治疗,一个疗程的治疗时间为六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辛开苦降法应用于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其具有安全、见效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迟敬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吻合器痔环切除术联合太宁栓治疗66例痔疮的疗效观察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6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月一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痔疮患者66例,均符合痔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8-50岁,平均(34.0±5.6)岁。病程5个月一19年,平均4.8年。其中混合痔32例,内痔23例,外痔11例。其中合并直肠黏膜脱垂13例,高血压10例,痛风3例。手术前均行常规直肠指检。

    作者:李喜俊;车远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诊护士超前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创伤急救护理包括现场抢救生命,对心跳、呼吸骤停、窒息、活动性大出血,开放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或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呼吸道通畅。积极配合抢救,挽救生命和保留受伤器官或肢体等,是急诊科处理患者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急诊护士的超前预见性思维既能为医生诊断做出有益的帮助,又能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因而显得尤为重要[1]。现对我院急诊采用预见性思维护理配合医生急救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分娩疼痛与产妇精神状态的密切关系及精神治疗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因为我国第一胎率高,大部分产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产妇恐惧(怕难产、怕失血、怕手术)、焦虑、疲惫、缺乏信心、以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其它产妇的喊叫声、工作人员的有害语言和不良服务态度等,都影响产妇的痛阈,以致轻微疼痛常能引起强烈列的反应。产妇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产妇痛阈低,疼痛感觉强;有的产妇疼痛能控制;有的痛阈更低,疼的难以忍受,大声喊叫,捶胸顿足。在妊娠末期,孕妇的大脑皮层对平层下中枢的控制减弱,而强烈的疼痛更加重了两者之间的控制减弱,而强烈的疼痛更加重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使调节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的功能消弱,后可导致分娩进程的异常进展。因此,对于这类产妇必须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疼痛,以使分娩过程能按照正常生理顺利进行。

    作者:连凌慧;张海燕;连晓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探讨其合理治疗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80例胸中段食道癌患者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1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对照组140例采用从左胸入路。结果:采用经右胸入路的140例患者,肿瘤切除率为96.5%;采用经左胸入路的对照组切除率90%。结论:比较左胸径路与右胸径路手术方式,得出右胸入路治疗可以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和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胎膜早破是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是目前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针对2例胎膜早破的患者,通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日常、饮食、心理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从病例的护理措施中,总结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希望对胎膜早破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唐琳;庞金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70岁以下、70~80岁以及80岁以上的三组,各有70、80、50例,比较其临床特点并分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并发症方面,患有老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心血管患病情况比较没有差异,但在高血压、脑血管、肾功能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必须全面分析其产生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要加强在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中的宣传教育,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作者:杨剑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5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52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 ,平均105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六周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经过科学严谨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8-13日,平均10.5日。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探究

    目的:研究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护理人员的协助与配合,并分析如何通过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持续时间,提高患者存活机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颅脑严重受损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需接受手术。通过回顾性方式分析34例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归纳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协助方式与配合重点。结果:有25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成功,有9例患者手术失败。结论: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护理协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