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张红红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治疗, 妊高症, 产后出血, 血压,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催产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治疗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国玺;张海英;黄万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选择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选择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应在我院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时迎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的心理特征,为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特征,实施综合护理,评估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不良心理状态.结果: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3%,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心理波动大,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

    作者:郭丽;白培培;李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6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用信封式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替硝唑与氧氟沙星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和观察组(替硝唑与氧氟沙星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概率比较,P>0.05.结论: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孔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

    急性心梗病人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这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张秀;于琨;孙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麻醉方法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方式)和研究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各30例.分析对比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之后,研究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听从指令恢复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行手术老年患者采用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治方法,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孙健;辛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信息技术在设备维修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设备维修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故障,根据分析结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维修中,比较信息技术应用前后我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情况、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计量检定及设备使用效益.结果: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短路、断裂、接触不良等高频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设备故障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率低于应用前,但设备维修率、安装成功率及计量检定合格率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技术应用后单台设备平均诊疗人次、维修费用及业务收入均高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能大限度保障医疗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及维修成本,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

    作者:周晓辉;王维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采取硬通道微创治疗,实验组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82.35%,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应激激素血清水平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英华;陈晓晶;张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5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臃肿、麻木、感染、植皮坏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王军良;王发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接受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复发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使用保守手术治疗,根据随访情况分组为复发和无复发两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复发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的术前CA125水平≥35 U/L、术后克罗米酚治疗的比例为复发组较高(P<0.05);患者的病变部位、有无该疾病手术史、术后克罗米芬治疗情况、GnRH-a治疗情况等是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复发因素主要是因为手术史、克罗米芬治疗以及GnR H-a治疗等,临床中应该要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积极避免和预防患者的复发.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好,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唐永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入选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羿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病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病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40例肝癌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肝癌切除术后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第3、5、7天的腹腔引流量、肝功能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够减少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利华;李政;王光军;逄锦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比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血流变化学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7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全血和血浆的粘度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扬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着重于分析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全面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骨关节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2±2.3)分,下床行走时间为(6.2±1.3)d,住院时间为(19.5±2.6)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骨关节炎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减其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7月,入选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0例,常规镇咳、化痰、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雾化吸入,1日2次,早晚各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万托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5.6±1.1)日,低于对照组(7.5±2.4)日,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Raw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可加速症状控制,控制炎症,改善通气.

    作者:王季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行为护理后的康复效果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选择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行为护理模式护理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能够合理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作者:辛金梅;邱燕华;韦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安全工作建设之浅见

    本文从档案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所在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工作,列举了档案安全工作建设中一些有效措施,并以此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张洁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应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预后探析

    目的:探析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预后.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我院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随机将其拆分成两组,对照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治疗,治疗组入选患者10例给予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治疗,比较其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疗效更佳,可推广使用.

    作者:郭均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卧床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主要研究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卧床并发症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6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人23例,接受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病人23例,接受常规护理.本文在统计两组病人卧床并发症原因的基础上,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导致本组病人出现包括下肢皮肤感觉丧失(褥疮)、呼吸道梗阻(呼吸系统并发症)、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在对两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卧床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必须要针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才能切实保证病人预后.

    作者:王陈玲;尚蕾;史增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