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坏死因子在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确诊中的应用

孙晓琳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新生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确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确诊中肿瘤坏死因子检测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80例,其中病毒性脑炎40例(病脑组),细菌性脑膜炎40例(化脑组),同时取4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癫痫和手足抽搐症患儿作对照组,分析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的TNF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化脑组选取的新生儿脑脊液、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病脑组TNF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化脑组,脑脊液与血清TN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中所含的TNF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指标,脑脊液TNF变化可通过血液中TNF水平反映,并为日后采用抗TNF抗体对感染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39例)和乙组(36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甲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再出血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肥胖儿童家庭采用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对肥胖儿童家庭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区域256例肥胖儿童家庭.并均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教育方法与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儿童挑食行为、偏食行为、饭后吃零食行为发生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能够改善儿童家庭饮食观念,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营养态度,并改善儿童的营养行为,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87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治疗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患者则为81.8%,;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对照组患者则为15.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车莉;邢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法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40例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40例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小剂量CAG方案化疗,实验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研究对比两组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实验组(90.00%),P<0.05.结论:对骨髓异常综合征患者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血象水平.

    作者:杜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关键流程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62例产妇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依从率数据及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于产后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依从性和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

    作者:霍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15日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病例278人,按年龄段分成更年前期组,更年期组,更年后期组,对纳入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CD4+T淋巴细胞、血常规的测定.结果:1、在糖尿病人群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更年前期糖尿病组.2、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这种差异主要由更年前期糖尿病组与其他两组更年期组、更年后期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3、更年前期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不同的现象.

    作者:徐焱;高瑜璋;孔芳芳;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60例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分成两组,分析组60例施予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基础组60例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较基础组优越,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P<0.05).结论:将微创接骨板技术应用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可实现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实现良好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高殿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4例腹泻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要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使用护理路径可以提升其护理质量和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吕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和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尿促性腺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上人工周期的方法治疗.结果:妊娠成功率及卵泡发育成熟率观察组分别为86.67%和13.33%,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治疗提升了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及卵泡发育的成熟率.

    作者:孟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DL-C、HDL-C、TG以及T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自然分娩致子宫翻出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致子宫翻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自然分娩致子宫翻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救治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子宫翻出,积极地采取抢救措施:缓解疼痛,控制出血、感染和休克,综合、全面的精心护理措施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常速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院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作者:侯华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应用及降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应用及降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西药硝苯地平基础上增加中医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70%相比,疗效更加理想,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情况.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芦金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降血压药物的合理配伍

    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有六类,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ARB)、β受体阻滞剂(B)、钙拮抗剂(C)、利尿剂(D)、α1受体阻滞剂.吲达帕胺是一种兼有钙拮抗剂作用的利尿剂.目前临床上使用多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是前五类,可简单用 AB/CD 来表示.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这六类药物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 30%的患者仅用一种药物就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 70%的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二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同时又不致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联合用药已成为现代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之一.

    作者:陈铁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8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体会

    目的:总结近6年我院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方法:18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9例,分别采用中西医或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66.7%,(P<0.05),随访半年,中西医结合组1例复发,西药组3例复发或加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肖华;杨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循证医学在控制内分泌科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0例内分泌科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3%和9.09%,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内分泌科进行临床应用,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裴艳冰;孙莹;杨秀丽;石栎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析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对策

    结核病是一种能在人群中扩散,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全国各地区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这为结核病的全球性传播提供了条件,并且耐药结核病患者逐年增多.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了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四大因素之一.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75例)与观察组(n=7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对牙体牙髓病变患者进行麻醉,由于起效快,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王晓虎;耿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1.22±5.01)分和(41.37±5.29)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5.09±5.91)分和(54.11±6.17)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黄荣;衣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消化科接受治疗并确诊为早期胃癌患者中选择5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资料,根据自愿以及平等的原则,将本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29例成员,应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为29例成员,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对比,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早期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的推荐.

    作者:李文祥;王广伟;胡森焱;张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