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贤
目的:通过分析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了解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为确定疾病控制重点调整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信息,按ICD-10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结果:2017年我镇户籍居民死亡286人,总共的死亡率是:756.57/10万.总共的死亡率中,男性人群占据了884.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6.37/10万),女性636.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1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先五位即心血管病症、恶性肿瘤、损伤、呼吸系统病症与心脏病.结论:慢性病是我镇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作者:张明;许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肾功能早期改变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肾功能早期改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60名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两组尿素氮、肌酐以及尿酸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肾功能早期改变行以尿生化指标检测,可以对肾功能改变情况进行早期判断.
作者:庞白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诊治的13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A组(n=45,用雷贝拉唑治疗)、B组(n=45,用奥美拉唑治疗)、C组(n=45,用泮托拉唑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为95.56%,B组为93.33,C组为91.12%,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B组为2.22%,C组为4.44%,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运动恢复指数、认知程度恢复等级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预后恢复力以及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运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腹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相当,术中、术后情况较好,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剔除肌瘤个数方面,前者更具有优势,应临床患者的适应症及术者操作经验,选择适合的术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及致残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FMA评分、BM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娄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用术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予以研究,并将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组组和观察组均实行常规护理,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无论是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术后给予其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孙建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和C肽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前纵隔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所有对象都进行CT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的有5例,良性病变的有31例.所有患者经过CT诊断有30例表现为良性病变,而恶性病变显示有4例,准确率是94.4%.其中误诊率是5.5%,漏诊率是0.有2例属于假阴性,敏感性是80.0%,特异性是96.7%.结论:选择CT检验对不同前纵隔病变患者,可以明确显示病灶,而且临场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非常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涛;周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样瘤样癌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发现四例胃淋巴上皮样癌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有差异.结论: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特殊病理特点易致误诊.
作者:白伟民;赵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眼科护理人员10名作为常规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眼科护理人员10名作为研究组,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技术管理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效果,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瑞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受孕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孕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
作者:张孝珍;范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主要分析在妇科手术病患医治中予以不同麻醉方式后,对其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因妇科疾病到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病患为研究成员,其收集的时间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1月,从中抽取76例,按照数量平等原则将其分为静脉组以及静吸组,分别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对二组病患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术后48小时镇痛泵使用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相关评价.结果:(1)术后不同的时间病患的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在术后12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高,在术后4小时与12小时之间,静脉组病患的疼痛评分为低于静吸组,P<0.05.术后24小时阶段、48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2)二组病患术后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使用例数,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妇科病患中开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较佳,因而在实际的妇科疾病手术医治中可根据病患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吕绪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选择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平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计8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比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文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影像学检查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引用价值比较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此治疗的64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X线以及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符合率.结果: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其他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创伤性急腹症采取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2月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产妇并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状况;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针对组焦虑、抑郁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缓解作用,可缩短出血时间,加速出院,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升满意度.
作者:邵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癫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并用Eta系数将血液浓度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表示出来.结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以及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之间的Eta系数分别是0.525、0.957、0.935.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Eta系数为0.538.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但是同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临床中,为其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陈斌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心肌炎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心肌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50例心肌炎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5,实验组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和对照组(14.00%)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心肌炎患者采取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翁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剖腹产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产科进行剖腹产手术,并且在手术中出现出血状况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出血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出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这50例剖腹产产妇出现出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宫颈乏力、凝血障碍、子宫肌瘤、伤口撕裂、胎盘等因素造成,对产妇进行预防出血防治措施之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产妇出血的情况与进行预防措施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腹产手术出血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之后,医护人员在产妇生产之前和之后都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手术的出血率,提高生产质量.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就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选取88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n=44)采用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参照组(n=44)采用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实验组的血β-HCG恢复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组间比较无差异,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月经恢复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B 超监护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效果,但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卢继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