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推进医共体,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

喻亮辉

关键词:医改, 分级诊疗制度, 医共体, 利益分配机制, 就医体验
摘要:2017年国务院医改办将医联体建设确定为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宁乡市结合实际,通过采取领办分院、共建病房等方式,注重从医疗服务供给侧发力,抓住改革的根本,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医共体建设模式,全市基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得到重要发展.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2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HBeAg、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乙肝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针治疗老年性脑病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老年性脑病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脑病伴吞咽困难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电针治疗老年性脑病吞咽困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庆合;刘昆;侯先敏;杨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防治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防治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护理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时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使用到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和护理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杨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穴按摩与颈部保健操预防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穴按摩与颈部保健操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50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穴按摩联合颈部保健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经穴按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NDI、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DI、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按摩联合颈部保健操对于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的缓解了患者颈椎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兴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门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6%(P<0.05).结论 :对产科门诊孕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可切实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门诊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晓君;王学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相应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之间对比的全身并发症现象、生命体征指标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主要病因为高血脂性、胆源性及酒精性,患者由于不同年龄、不同甘油三酯水平出现的急性胰腺炎差异显著.

    作者:丁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出院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出院后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采取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2例.一组是对照组,出院后,电话随访,一组是延续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延续组,压疮发生率为3.1%(1/32),对照组,发生率为15.6%(5/32),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延续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预防压疮.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3日内高热缓解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3日内高热缓解率为9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33%,X2=8.459,P=0.004.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针对性护理能够迅速降低患儿体温,减少对患儿机体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景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会阴无创助产技术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究会阴无创助产技术的临床分娩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手术,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会阴无创助产技术,然后对其分娩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论 :在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中,为其提供会阴无创助产技术,不仅可以使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贵光和应用.

    作者:范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麻疹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麻疹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麻疹患儿视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皮疹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皮疹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小儿麻疹患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丽;凌显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刀闭合松解术与传统牵引、针灸治疗颈椎病198例疗效观察

    小针刀闭合松解与传统牵引、针灸治疗颈椎病198例.其中小针刀治疗组105例,在颈椎安全区手法寻找阳性反应点,根据病情、症状有选择性的进行拨离、松解治疗.传统牵引、针灸治疗组93例,采用牡丹江产ZQ—4型颈椎牵引器作颈椎牵引,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见正文.

    作者:李宗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体检人群中发现的78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4月.根据其它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价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肿瘤的临床价值,对不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结果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差异的比较.结果:对体检人群中的78例患者终确诊患有肿瘤者21例,排除患有肿瘤者56例.即认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阳性21例,阴性56例,其中假象阴性和阳性各1例.结论: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体检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不明原因升高时诊断肿瘤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肿瘤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威;周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血液初筛ALT检测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6日到2017年4月25日本血站6788名无偿献血者,对全部献血者的ALT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6788名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为4%;男女不合格分别占5.76%、1.06%;年龄18-24岁不合格占1.79%,25-34岁占1.68%,35-44岁占7.77%,45-54岁占1.72%;BMI正常不合格占0.20%,超重占2.83%,肥胖占14.70%.结论:无偿献血者BMI、性别、年龄是血液初筛ALT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为保证献血质量,献血前应该做好健康咨询,讲解献血注意事项.

    作者:庄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2014-2016年高邮市妊娠期梅毒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邮地区孕妇妊娠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总结对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的影响,为更好地做好本地区的预防梅毒的母婴阻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高邮市2014-2016年发生54例的妊娠期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妊娠期梅毒的孕产妇中,有2例自动放弃引产终止妊娠,1例死胎胎膜早破自然流产,其它51例中自然分娩有21例,剖宫产30例,先天梅毒儿1例,17例TPPA阳性和RPR阴性,21例TPPA和RPR均为阳性.结论:高邮地区妊娠期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为潜伏梅毒,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王玉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2.3%,对照组成功率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患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慎娟;李慎竹;辛全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抢救急诊患者时优化相关护理流程对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被我院急诊科接收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流程,对观察组实施经优化过的护理流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水平.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用到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例数所占比例为8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0%;在相关疾病类型了解程度、获取分诊经验、掌握处理操作过程、记录项目内容等方面,观察组出现不足之处的概率为16.5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5.6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水平可达到96.00%,与对照组的70.00%相比,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急诊科接收抢救的患者来说,在经过优化过的急诊护理流程后可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其所需的治疗时间被有效缩短的同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对于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来说,帮助其护理水平的提高的同促进了良好医患水平的构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痛人流术对疤痕子宫患者进行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疤痕子宫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名疤痕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采用人工流产术与无痛人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整体疼痛程度进行数据指标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三项指标数据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作用.方法:观察10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其消极情绪,康复良好.

    作者:马清;孙寰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血脂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我院高血脂患者84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比较对照组患者83.3%,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高血脂患者中,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次性使用吸引器连接管在儿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传统吸痰法与橄榄头连接负压管在清除鼻腔分泌物方面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儿童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儿28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140例)和实验组:采用橄榄头连接负压管(140例).比较后两组患儿的吸痰效果及气道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采用一次性使用吸引器连接管的实验组吸痰效果更明显,其有效率达92.42%,与对照组x值为18.796,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的气道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实验组140例患儿只有一例发现痰中带血,而在对照组中观察到10例患儿出现痰中带血.经过统计学分析,x值=6.056,P值=0.0138,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橄榄头连接负压管在清除儿童鼻腔分泌物方面比传统吸痰法具有吸痰效果好气道黏膜损伤少等显著的优势.

    作者:詹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