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玲
目的:观察分析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病患中选取86例,并依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给予参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病患在该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病患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患在接受护理前,焦虑情绪得分及疼痛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病患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明显,不但可以舒缓病患的不良情绪,还能够减轻其疼痛程度,有利于病患坚持配合治疗.
作者:白著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抽取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5).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7%、4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能减少出血量,在短时间内实现止血的目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秦开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7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降压治疗,甲组同时由加味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患者血压情况、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甲组舒张压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收缩压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显著改善其血压情况,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刘锦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术中冲洗预防剖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220例实行剖宫产术产妇,通过随机抽取单双数的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观察组术中采取奥硝唑冲洗,对照组术中采取生理盐水冲洗,对比两组预防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盆腹腔粘连率的数据对比为:2.73%、18.1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术后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术中合理采取奥硝唑进行冲洗,可降低产妇术后剖宫产盆腹腔粘连率,值得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在阴道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之间136例我院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总结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阴道炎护理中,能够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推广的价值.
作者:倪静;王玉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临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气和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进行喉罩全麻通气.结果:插管后,常规组的DBP、SBP以及H R指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拔管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通气正常.拔管后,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18%(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更为适宜,此方法安全性高,与气管插管相对比,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而且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孙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对县级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1型及A2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导针,A3型者遵循旋转髓内钉方向顺利置入,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扩髓成功.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对患者机体构成较大创伤,可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岳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58例新生儿冷光源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8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儿采用常规蓝光进行治疗,研究组29例患儿则采用冷光源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75.86%,相比于研究组的96.55%低出许多,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冷光源蓝关治疗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之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常德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灌洗液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术中应用常温灌洗液和静脉补液,观察组通过加温器加温灌洗液和输入体内的液体,加温液体至37℃.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结束时的肛温、H R、MAP的变化及手术过程中寒战、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肛温、H 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肛温、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躁动、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中采取37℃灌洗液可维持患者体温、HR、MAP稳定,减少寒战、躁动的发生.
作者:胡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6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路径措施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并对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44.1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在患者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患者能尽早康复.
作者:郑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通过了解庄河市2008-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与发病规律,明确以后的防病重点.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汤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施予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病例出现并发症的具体因素,再总结专业护理措施.方法:抽取83例患有肿瘤而于2015年03月至2017年02月进入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行化学疗法的患者,均施予PICC置管,以护理工作的不同分组:A组41例行传统干预,B组42例在了解并发症具体诱因的基础上,施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病例并发症临床发生情况展开统计.结果:A组41例中有9例(21.95%)并发症,B组42例中有3例(7.14%)(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并发症,需深入了解具体因素,再酌情展开护理干预,以规避并发症.
作者:王春雪;温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低体温护理措施对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45例,根据术中实施的低体温护理措施分为三组.身体包裹组采用布敷料包裹患者的双上肢,双大腿中下1/3至足部,并以棉垫覆盖肩颈部;保温毯组将电热毯温度设定为38.5℃,铺于患者四肢及躯干下;对照组为常温术中保温护理.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的肛温.结果:麻醉后三组患者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保温毯组患者肛温(37.31±0.40)高于身体包裹组(36.76±0.74),同时高于对照组(36.02±0.57)(P<0.05),结论:保温毯和身体包裹两种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可发挥一定维持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患者肛温的功效,但保温毯效果佳,并可发挥一定的升温效果.
作者:于淑霞;张新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试验组4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加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韩金利;才洪良;邱玉艳;蒋晶超;孙雪丹;许文慧;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护理方式,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6.67%(29例),高于对照组的73.33%(22例)(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平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优良率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阑尾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统计在我院阑尾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探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总共有10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5.56%;通过对发生术后感染与非发生术后感染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后发现,患病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四项指标属于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目前临床中阑尾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不高,患病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导致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对于高危险因素患者应当给予重视,做好感染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作者:明平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从发病原因、处理方式等方面探讨预防眼内容摘除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对我院眼科89例眼内容摘除患者从年龄分布、发病危险因素、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是近年来造成眼内容摘除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眼内感染.结论:做好自我防护及外伤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争取保留眼球的关键.若需进行眼内容摘除,恰当的术式及合适的义眼台植入时机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提升美观有极大帮助.
作者:张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在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照射结果予以严谨的鉴别筛选,并对相应的显色情况等进行整理与汇总.结果:结合不同药材不同的荧光显示情况,可以实现对不同药材的有效鉴别.结论: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应用于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之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同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原理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率较高,其并发症比较少,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急诊科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及简单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急诊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急诊科患者的情绪应激反应,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曲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