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巴学青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此篇文章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风险及其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0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国际字母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2组神经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针对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对比2组护患纠纷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治疗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医学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切开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ujala评分(91.08±1.79)、Lysholm评分(92.36±2.43),治疗有效率100%,复发率为0,与常规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可有效增强患者髌股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几率.

    作者:张伟;徐月秀;张新华;李青青;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医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治疗子宫肌瘤时采用中医联合米非司酮方法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依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3.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中医药自拟化积汤联合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三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对促进食欲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以厌食、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的患儿148例,每入选1例患儿,便采用抽签法分组,抽到1号签70例纳入对照组,抽到2号签78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充锌剂、叶酸,持续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烦躁易怒、睡眠不安、面部花斑、地图舌、头发枯黄、夜间磨牙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安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厌食/食欲不振、易疲乏、记忆力减退、面部花斑、地图舌、头发枯黄、夜间磨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6%(2/78),低于对照组20.0%(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体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补充锌剂和叶酸可改善食欲,减轻症状.

    作者:刘晓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体会分析

    目的:探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2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26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治疗效果为100.0%;患者手术的时间为40到8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6.58±3.46)min;全部患者中,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股沟疼痛,6例患者阴囊积液,尿潴留患者5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7%(15/260),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0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75±2.43)天.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地以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郭先锋;王淑芸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我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者作为对比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相关冠脉造影,对比不同程度病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1.54±3.23)、(4.74±0.94)、(6.91±1.24)umol/L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5.96±5.49)、(6.39±1.26)、(9.69±1.18)u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水平(372.23±32.53)umol/L明显高于对比组的(274.77±23.69)umol/L(P<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通过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的临床检测诊断,将更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筱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椎间孔注射脉络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目的:探讨脉络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不同程度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0例,采用椎间孔注射脉络宁的方法.结果:治愈70%,显效25%.无效5%,总有效率95%.结论:脉络宁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毕留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164例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82例/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经实验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也低于研究组,对比的数据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治疗老年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过程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宝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细胞病理刮片学在诊断皮肤及黏膜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对皮肤及黏膜病变行细胞病理刮片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皮肤和黏膜病变患者74例,对其行刮片检查,并同手术切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载玻片刮片法所获取恶性细胞数量满意率高,明显高于压舌板刮片法、针吸涂片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74例皮肤及粘膜病变患者其细胞病理刮片诊断准确率为94.59%(70/74),诊断错误率为5.41%(4/74),其中刮片中恶性细胞数量及细胞分化程度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细胞病理刮片学是一种有效的皮肤及黏膜病变检查方法,其中采用载玻片刮片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获得充足细胞数量,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对病变性质做出准确评估.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甲组给予传统体位分娩护理,乙组给予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比其分娩结局.结果:甲组自然分娩率为92.50%,优于乙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可推广.

    作者:李云霞;孙元婷;田光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阴道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玉门市医院妇科门诊近1年来收住的100名阴道松弛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一组为对照组:接受盆底康复仪治疗阴道松弛症.另一组为治疗组,接受盆底康复仪同时联合艾灸治疗阴道松弛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筛查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增长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降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而且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艾灸治疗产后松弛症效果显著,且艾灸简单亦操作,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涛;高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32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随机分为A组(160例)和B组(160例),A组患者为常规护理,B组患者为全面手术室护理管理,评估两种方案的干预效果.结果:相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B组发生率5%明显低于A组的发生率10.6%(P<0.05);相较两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B组患者满意度98.8%明显高于A组患者满意度74.4%(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期间,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大大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姜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踝关节周围神经CT多平面重建的影像表现及探讨

    目的:本次针对踝关节周围神经CT多平面重建的影像表现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正常成年人踝关节CT图像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30例,并且在Philips EBW工作站上对踝关节周围神经进行多平面重建,取其大显示层面,对其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中,显示胫神经踝管段、足底内侧神经主干及足底内、外侧神经起始部分叉的有30例,显示足底外侧神经主干的有28例,显示跟内侧神经的有26例,显示腓深神经踝关节段的有五例.结论:通过CT多平面重建,能够对踝关节周围主要神经走行起止点、方向、形态、粗细、张力及毗邻关系进行显示,在神经损伤及相关病变当中,对影像学诊断有着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广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保守治疗,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臼骨折的患者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再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取得显著的长期疗效,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生活质量好,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管林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先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后再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2种检验结束后,对比2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测结果.结果:与快速血清学检验结果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阳性检测例数明显更多,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为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患者的7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8例,实验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碎石钳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碎石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在临床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于洪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监测的必要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异常所致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时即抽血化验血钾水平,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两组,A组:血钾<3.5mmol/l,B组:血钾3.5~5.5mmol/l.观察2组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颤)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低钾血症总发生率35.4%,发病3小时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且低钾血症组各种心律失常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高于正常血钾组.结论:早期监测血钾很重要,及时纠正血钾异常对各种心律失常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缐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析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各类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20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有否继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结果:高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短期内接受多次手术治疗、切口脑脊液漏、开放性脑损伤、手术进行时间较长、连续进行两侧开颅手术治疗、术后蛋白水平低、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是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临床必须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密切监护,加强防范,尽可能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海龙;麻晓融;董宇峰;赵晓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进行统计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不同血液标本五种,比较分析检测的结果.结果:与A标本相比,B、C、D、E各组标本间的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不同血液标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结果可存在一定的显著统计差异效果,对此,在临床生化检测中,需对不同血液标本先进行分型,然后再进行检测分析,以尽可能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

    作者:杨芳;刘凤琴;杨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与山莨菪碱、甲硝唑治疗慢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与山莨菪碱、甲硝唑治疗慢性肠炎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病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患者数量为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山莨菪碱肌内注射,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口服甲硝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及肌内注射山莨菪碱,分别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7%,而观察组为95.56%,相关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用药6个月后复发率对比发现,观察组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相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肠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甲硝唑片与山莨菪碱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患者用药6个月后病情复发率.

    作者:刘建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指标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非常理想,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了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