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彪
随着中国-东盟在医学教育方面合作的进一步推进,提高了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前来就读的东盟口腔医学留学生日益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对东盟留学生的挑战更大.本文就东盟口腔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廖妮;周诺;戴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种栓塞模式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8例)、观察组2(27例)和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TACE治疗,5~8周1次,治疗2次;对照组给予碘化油或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观察组1给予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栓塞;观察组2给予碘化油+无水乙醇栓塞.观察三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1的RR为39.2%,DCR为89.3%;观察组2的RR为37.0%,DCR为85.2%;对照组的RR为26.6%,DCR为70.0%;观察组1的mTTP为7.3个月,观察组2为7.1个月,对照组为5.5个月;两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在碘化油栓塞的基础上应用海藻酸钠微球或无水乙醇进行辅助栓塞,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元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有效的高龄白内障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06例(11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结果 术后第1天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5,例数明显多于小切口组(P<0.05),但两组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恢复快、散光小,有条件者可优先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疗效与超声乳化吸除术相接近,但无需特殊仪器,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何乾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其中行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热球组)治疗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宫腔镜组)各30例,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术后恢复时间等,对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闭经和术后有月经的各项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 热球组治疗与宫腔镜组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且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 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肯定,操作简单易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刘建;钟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应用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1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第1组行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药治疗,第2组行输卵管再通术,第三组使用中药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输卵管再通有效率、妊娠率和输卵管再粘连率.结果 (1)第1组有效率为81.7%,第2组有效率为78.3%,第3组有效率为56.7%.第1、2组与第3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随访1年,各组怀孕数占输卵管再通数的比例,3组分别为65.3%、53.2%、64.7%,虽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使用中药组内的怀孕比例高于单纯输卵管再通组.(3)术后1年内,输卵管再粘连病例第1组5例、第2组12例、第3组5例,再粘连率分别为10.2%、25.5%、14.7%,第1组和第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可以提高输卵管再通有效率,中药治疗可以降低输卵管再通术后再粘连率,并有助于术后患者的怀孕,两种治疗手段可以配合使用.
作者:张亚萍;潘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和半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用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过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血压控制良好、麻醉药物用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古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12例,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68±36)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56.23±26.15)g.术中无大出血,发生TURS 1例,三角下穿孔3例,术后出血6例,无损伤尿道外括肌的永久性尿失禁,尿道狭窄18例.结论 在具备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德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病的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给女性尤其是育龄期的女性带来了生理及心理的伤害,而药物治疗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技术的发展、原理及监控技术,HIFU消融子宫腺肌病的适应证、禁忌证、安全性、有效性及剂量学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泞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87例,对其术后进行随访,定期进行X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87例患者中,有65例获得12 ~46个月(平均24.7个月)随访,其中45例已行内固定取出.有2例因钢板断裂,再次开放手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获得痊愈后经行内固定取出;另有2例于术后8月获得愈合;有2例出现小腿屈肌腱粘连.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50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2.1%.结论 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减少了软组织的剥离,保护了骨块的血运,降低了骨折不愈合率及感染率,踝关节获得了良好的功能.
作者:何波涌;王朝晖;唐艳平;彭中财;吴石华;刘建伟;曾敏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侧视式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膀胱造瘘治疗膀胱巨大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视式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膀胱造瘘治疗膀胱巨大结石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无水中毒和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 应用侧视式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膀胱造瘘治疗膀胱巨大结石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培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宫、腹腔镜联合操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的改良方法.方法 对7例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患者在宫、腹腔镜配合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术.结果 7例患者共11条输卵管全部在宫、腹腔镜操作下行子宫角移植,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经宫腔镜取支架管,吻合部生长良好,通水畅.3例于2年内成功怀孕.结论 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使得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简单,改变了宫、腹腔镜对近端输卵管真性梗阻无能为力的现状.
作者:郭百兰;郭礼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 对13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得到了愈合,4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个月(时间6~24个月),13例KT2000检查结果正常.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屈伸受限症状,Lysholn评分中位数98.5分.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没有伤口感染或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骨折的特点及患者的依从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和方式,术后康复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是预防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作者: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先天和后天获得耐药性,其对多种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治疗越来越困难.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包括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外膜蛋白的缺失、氨基糖苷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整合子的存在、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作者:梁宏洁;闫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48例,均行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采用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中以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BP、HR和CVP.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变化T2、T3与T1、T4比较,SBP、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过程中患者低SBP为(85.6±5.4) mmHg,MAP为(60.5±4.8) mmHg;HR为(65.6±6.4)次/min.全部患者顺利置人覆膜支架,术后苏醒平顺,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安全有效.
作者:甘务琼;唐培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36例行腹腔镜ISR术和38例行开腹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率及肛门功能等.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远切缘长度、环周切缘阳性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ISR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刘荆;胡凯;周文;姜耕;张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asles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GLC)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患者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行GLC(n=40),B组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40),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孔感染、术后肩部疼痛情况;以及术前和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BP、HR、CVP、PaCO2、PetCO2、Paw、pH;术前术后CRP、IL-6、PT、APTT、Fib、TT、D-D二聚体、CK、LDH、HBOH、CK-MB、GOT、GPT、ALP、GGT、TBIL、BUN、Cr;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0例手术全部成功,B组术后6例肩部疼痛,A组无肩部疼痛(P<0.05);B组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时Bp、HR、PaCO2 PetCO2 Paw均高于A组,而pH、CVP降低(P<0.01);B组术后24hCRP、IL-6、PT、APTT、Fib、D-D二聚体、CK、CK-MB、ALT、AST、Cr高于A组(P<0.01);术后72 h CRP、APTT、D-D二聚体、CK、ALT、AST高于A组(P<0.01);术后24h、72 h BUN高于A组(P<0.05);术后24 h ALP高于A组(P<0.05).B组住院费用比A组高(P<0.01).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心、肺、肝、肾功能、血气和凝血功能影响小,费用低,适应证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与肝脏外科学相交叉的研究热点,属于肝脏功能影像学范畴.本文主要介绍肝脏CT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肝脏CT灌注成像的扫描方法、肝脏CT灌注成像的参数指标以及肝脏外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许宇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C3、C4补体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患者一般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IgM、IgA、C4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C3在术后1d即显著下降,观察组在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仅有C3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术后CD3、CD4、CD8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术后1d即明显下降,术后3d开始回升.结论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谢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属于AO分型C3型的52例桡骨远端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和石膏组,各26例,观察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周的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和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治疗前两组患者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组患者腕关节屈(44.89±3.72)°、伸(53.01 ±2.89)°、桡偏(22.73±2.42)°、尺偏(35.96±5.32)°、旋前(52.17±4.08)°、旋后(45.11±4.26)°,明显优于石膏组各项指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idstrom-Radiographic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支架组在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度、关节面台阶上都优于石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保持桡骨远端的长度,并发症少,又能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作者:徐世尧;万皎;宋国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经腹手术切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重度疼痛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盆腔未见异常.结论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