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祝江;张涛;仇鞠娜;仇鞠辉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继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诱发脑电波的异常.通过对37例慢性酒精中毒伴发癫痫的脑电地形图(BEAM)进行分析,发现BEAM的异常程度与酒精中毒对脑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相关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延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以提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名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8名护士亚健康结果为:头晕38例,失眠39例,情绪波动46例,记忆力下降62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易激惹45例.结论:精神科护士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薛爱红;安淑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YP2D6基因多态性,并以9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C、T及基因型C/T,C/C,T/T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样本中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相关联.提示CYP2D6C188T突变可能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邓小敏;闫小华;吴怀安;陈启鹏;高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单盲法,将6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和氯丙咪嗪组,疗程10周.在疗前,疗后2、4、6、8、10周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起效快,第2周末时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从第4周末始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第4、6、8、10周两组间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组总体疗效优于氯丙咪嗪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较氯丙咪嗪好, 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伟;曹丽华;杨丽芹;王玉翠;王泽鉴;盖万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喹硫平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由于疗效好、无明显的锥外系统不良反应和不影响血浆中催乳素水平,无肥胖和闭经而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在北京医保病人和经济状况较好的自费病人中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该药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如不安腿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调查217例老年精神科病人的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结果:88.9%的病人合并有躯体疾病,每一个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病种数平均为2.18种.合并的躯体疾病多见的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结论: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现象具有普遍性,其躯体疾病分布具有普通老年科病人的特点.躯体共病影响精神疾病的疗效预后及老年精神科的临床工作模式.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3年11月8日,全国首家民营精神病院-广州白云精神康复医院在人们困难或和期盼的目光中宣告成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王俊成;冯惠;闫如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应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法半夏、黄芩、枳实、茯苓、炒枣仁、远志、石菖蒲、大黄、生石膏等)合并小剂量氯氮平;对照组80例常规服用氯氮平200~400 mg/日,观察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疗程8周,以BPRS及TE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相当,但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病人的依从性好,疗效显著.结论:温胆汤加减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徐奕佳;卢瑜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以HAMD量表,CGI量表评定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1、2、4周治疗,合用组减分率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合用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景崴;鲍立迎;陈玉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了解阿立哌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我院2005年5 -10月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作者:夏国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抑郁症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进行穴位按摩治疗.于诊初及治疗1、2、4、6周后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疗效.并在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抑郁症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抑郁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穴位按摩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消除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袁明华;李桂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长期住院患者因生理性衰退,对各种药物均易产生不良反应[1,2].为此,笔者采用思瑞康冶疗3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旨在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作者:逯志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利培酮组和奎硫平组各40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阳性症状评分下降显著大于奎硫平组;两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PANSS总分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质量(体重)增加、肝功能损害和锥体外系症状;奎硫平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昏.结论: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奎硫平,两药不良反应均相对较轻.
作者:杨奎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疗程24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PANSS 总分与CG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平;王天龙;唐鹏;付深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针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定期测量体重方法做自身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19例病人在服药6周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增重4.06 kg.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必要地预防和避免体重增加的应对措施,对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玉霞;刘晓鹏;林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人们法律意识的强化,精神科患者的人权、知情权、隐私权等被重视和关注,以往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行为惯例和传统做法是否合法,需要进一步被确认.<精神卫生法>历经十余年的反复审议,尚未通过.2002年9月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举证倒置,让临床精神科护理工作者以审慎的态度审视工作中遇到的潜在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大限度的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
作者:马继红;徐毓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57岁,退休干部.于2005年6月4日晨起后突然目发直,表情呆楞,家里人问其原因时,称听见空中有人和她说话声音,告诉她有大领导要来她家,要她做好接待准备.
作者:姚旺;裴静云;宋惠芬;张秋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检验奥派(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各症状群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与利培酮组40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采用放射免疫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分别测定血清PRL水平. 结果:8周末PANSS的减分率,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分别为(69.46±20.18)%和(68.57±20.83)%.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用TESS评定两药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评分为(3.23±2.67),利培酮组为(3.93±5.79),不良反应轻微.8周末血清PRL水平,阿立哌唑组(12.33±12.18)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120.35±75.6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立哌唑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赵淑敏;杜波;栗克清;田国庆;刘杰;宁征远;刘建丛;张旭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立派唑与利培酮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阿立派唑组和利培酮组,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变化.结果:阿立派唑与利培酮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阿立派唑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不明显;体型指数增加相对小.
作者:朴胜斌;梁健雄;张文顺;杨海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