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杜正隆;凌毅;钟齐庆

关键词:全胸腔镜, 微创, 二尖瓣置换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风湿性二尖瓣病变67例患者随机分为全电视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腔镜组)32例、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传统组)35例;腔镜组切口选择在胸骨右缘3或4肋间(第三孔:主要操作孔)、右腋中线3肋间(第一孔:辅助操作孔)和右腋前线6或7肋间(第二孔:胸腔镜孔),以及腹股沟处切口作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而传统组采取在全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部正中切口,并以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二尖瓣替换.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升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腔镜组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都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32例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示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心功能(NYHA)Ⅱ级32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美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致电切综合征的防治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与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相比,具有适应证广、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用非电解质溶液持续冲洗以保持术野清晰,常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晚期子宫内膜癌51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1例、手术+放疗组30例,比较两组的5年生存率及局部和远处复发率.结果 Ⅲ、Ⅳ期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4%和37.5%、0/1和1/5,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2%和50.0%(P<0.05)、0/1和3/5(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6%和31.3%(P>0.05)、1/1和2/5(P>0.05).结论 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降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局部复发率,但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率,因此不能改善5年生存率.

    作者:王鹤;陈心秋;黄薇;李菲;姚德生;高琨;潘忠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椎弓根微创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应用现状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脊椎骨折的50%[1],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减压复位、固定,缓解症状,尽量减少创伤,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无痛人流围麻醉手术期的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是较易操作的门诊手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是无麻醉或仅在宫颈口注入1%~2%利多卡因3~5 mL进行表面麻醉,后者只能稍微减轻患者在扩宫过程中的疼痛[1].

    作者:宁加娟;叶风青;黄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角膜穿通伤显微手术的护理体会

    角膜穿通伤为眼球穿通伤中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眼病,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角膜穿通伤的手术质量[1],尤其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使手术效果得以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角膜穿通伤169例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应对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核医学是微创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医学教学中,核医学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和临床必修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医学不断融入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如何把核医学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之今后在不同的医学学科里充分应用服务于患者,是核医学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部肌肉分离切口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

    目的 介绍使用腰部肌肉分离切口的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经腰部切口,长约5~8 cm,皮肤切开后,用小S拉钩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背筋膜和背阔肌牵拉开,在腰大肌的前方找到输尿管与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双-J导管.结果 26例均能顺利完成取石,残石率为0,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2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 腰部肌肉分离切口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病人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和同时能处理病变输尿管等优点.

    作者:何壮;许宏贤;周师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体会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3例,经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alot三角复杂情况的处理体会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采用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中,遇到Calot三角解剖比较复杂者60例,现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义伟;李海滨;黄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URP术后下尿路梗阻常见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56例,术后出现下尿路梗阻36例,现对各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强辉;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在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在术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莲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的改进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操作的改进.方法 使用后路椎间盘镜,通过术前定位、切口选择、扩大侧隐窝和有效止血等手术方法的改进治疗185例209个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为55 min.术中出血50~300 mL,平均为90 mL.本组术中无改开放手术病例.随访10~22 个月,优良率达97.4%.结论 通过术前准确定位,恰当的手术切口,有效的侧隐窝扩大,确保神经根充分松解,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

    作者:周先明;陈锋;廖康兴;邹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窦囊肿切除术39例临床分析

    鼻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采取鼻外或鼻内径路,患者创伤较大,还会留下面部瘢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鼻窦囊肿的治疗创伤小、安全.我科1996年至2006收治的39例鼻窦囊肿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陈焕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研究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大部分需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已成为常规,但存在着种种弊端.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操作的不断成熟,加之有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开展[1],国内外有报道对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不置T管引流而作一期缝合术,其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无发生T管相关并发症之虑,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优越性等做一综述.

    作者: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首选的手术方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使腹腔镜在妇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较大膀胱结石45例

    我院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采用经尿道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治疗较大膀胱结石患者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庞桂建;刘成倍;徐伟;王祥林;莫曾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结核介入治疗现状

    近年来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配合局部介入治疗,是耐多药结核病、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大咯血、顽固性咯血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现将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吕康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866例临床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物理治疗后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脱痂出血及宫颈疤痕形成等副作用.我院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雪琴;胡肖玲;黄巧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护理对策

    食道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40%~70%[1].术后胃液储留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是其诱发原因之一.因此术后加强胃管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然而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发生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因此,须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热极治疗疣状胃炎3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3月起开始用热极治疗经胃镜诊断的疣状胃炎3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3例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32~56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9例,胃窦部波及胃体4例,均为多发,计有101处病变.在形态学上均符合疣状胃炎的诊断[1].

    作者:罗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