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保;梁自乾
Fahr病伴糖尿病罕见,国内未见报道,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因精神行为异常1月余,伴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家属代述:患者于2004年1月始无诱因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外出玩耍回家迷路、胡言乱语、答非所问.于入院前3天始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呈舞蹈样,与作息无关.未经诊治,无好转.既往无特殊.系足月顺产,儿童期发育不良,智力较同龄人差,性格内向少语,去年10月停经.家属史无特殊.体检:身高140 cm,体重30 Kg,发育不良,两颊潮红,心肺腹脊柱未见异常.神经系统: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差,言语清晰欠流畅.颅神经征(-).四肢肌肉无萎缩,肌营养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腱反射活跃,左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覃铄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达30%~50%[1],因此,及早诊断、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是预防胰腺炎复发和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现将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李启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97例前列腺切除术病人分组,2002~2003年收治的49例病人为干预组,2000~2001年收治的48例病人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中膀胱痉挛6例(12.2%)、继发性出血1例(2%)、尿失禁3例(6%)、排尿困难1例(2%);常规护理组膀胱痉挛15例(31.2%)、继发性出血4例(8.3%)、尿失禁16例(33.3%)、排尿困难5例(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前列腺切除术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薛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因治疗方法不同,其疗效也各有差异.我们对1999年7月至2002年11月收治的37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TDP并超短波治疗,疗效较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符合面神经麻痹患者3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9~61岁.右侧面神经麻痹患者21例,左侧15例,双侧1例.病程<2周23例,~2个月12例,~6个月2例.多数患者有受风寒及疲劳等诱因,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动作完全丧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并被牵向对侧,不能做皱额、闭眼、鼓颊、露齿等动作.37例均无TDP及超短波治疗禁忌症.
作者:刘玉英;李珊;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通塞脉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通塞脉,对照组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尿白蛋白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那普利与通塞脉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钟宏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1993~2003年收治全小肠扭转共4例,误诊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29岁,上腹疼痛1个月.门诊诊为慢性胃炎,于1993年12月10日入院.入院后作消化道钡餐检查,于检查后5 h出现上腹剧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伴腹胀、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查体:T37.2℃,P108次/min, R20次/min,BP 12/10 kPa.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蜷曲侧卧体位,心肺无异常.腹稍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及脐周均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X线腹透(一).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0.67,淋巴0.33.拟诊不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好转,10 h后腹痛加重,测BP 10/8 kPa,烦躁不安,全腹膨隆,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考虑为急性腹膜炎.剖腹探查:全小肠逆时针扭转380度,肠管膨胀呈暗紫色,距回盲部约20 cm处有一个6 cm×4 cm×4 cm钡剂凝结成的粪石.取出粪石,肠腔减压予以复位.术后12天治愈出院.
作者:廖丹;莫广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GBS患者分别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等的运动末端潜伏期(ML)及感觉传导速度(SCV),以及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波潜伏期(Fw)、F波短潜伏期(Flmi)等,并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各项参数中,胫后神经异常率高,其后依次为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和尺神经,但χ2检验表明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论在GBS起病早期或恢复期,均以F波改变早.结论 F波是诊断GBS及动态观察GBS进展或恢复的高特异、高敏感性指标.
作者:胡湘;石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2月对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抢救与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2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外科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方式对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抢救与治疗.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5~82岁,平均30岁.置管时间2~48 d,平均20 d.
作者:廖红珍;毛德莲;陈成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生产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也是教学的后环节,此阶段的学习途径,一是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所获取;二是从患者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中所获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护理技术、生活护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学会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普及教育,扩大招生,实习护生越来越多,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培养各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护理临床教学中与患者的切身权益问题,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卫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5%~7%,随着超声、CT、MRI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的肝血管瘤越来越多,成为肝脏外科领域内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组织学上血管瘤是门静脉分支的畸形,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临床上绝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1].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因被膜紧张、局部坏死以及周围组织压迫等所致的不适症状,甚至发生自发破裂、脓肿或消耗性凝血疾病(Kasabach-Merrit综合征)[2],个别病人因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3].肝血管瘤的处理,包括选择性保守观察、手术切除、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栓塞、捆扎、微波固化、射频等,甚至肝移植治疗.鉴于肝血管瘤的良性行为和较高的发病率,如何掌握手术适应证及选择手术方式已成为外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梁绍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梅毒树胶肿的CT及MRI片,并复习近几年有关文献报告的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呈低或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呈结节状、环状强化.MRI检查:T1WI示病灶为低信号、等信号或混杂信号的类圆形灶,T2WI示病灶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结节状,不规则环状强化,可见邻近脑膜强化.结论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需依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组织检查综合分析.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于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采用中药点滴保留灌肠配合饮食、药物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中药点滴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是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7岁,平均住院日为30天;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5例,狼疮肾2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7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7例,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者有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CRF的诊断标准[1].
作者:杨丽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解我院标本送检、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我们对近三年来临床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资料来自检验科,对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临床科室724份送检标本及药敏结果资料进行分类调查.
作者:饶秋凤;蒋春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三种粉碎性锁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101例,其中49例采用克氏针逆行固定,36例采用钢板螺钉固定,16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结果克氏针逆行固定组:优36例,良7例,中4例,差2例;钢板螺钉固定组:优29例,良5例,中1例,差1例;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组:优13例,良3例.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内固定应根椐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效果好.
作者:江庭彪;袁华军;刘敬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者105例占95.5%.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阻85例占77.3%,绞窄性肠梗阻25例占22.7%.行绞窄性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16例,松解复位术9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48例,肠切除吻合术10例,短路术16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1例.本组病例均治愈,疗效较好.结论决定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是有无肠绞窄.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罗运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胸外科于1995年2月至2004年2月间施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12例,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病变均为中心型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1例.肺癌位于右肺上叶9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分期:T2N2M0 6例,T2N1M0 3例,T3N1M0 2例,T3N0M0 1例.本组病例术前常规胸片、胸部CT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陈伟坚;杨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ELISA微孔板对质控结果和样本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两个厂家的HBsAg ELISA试剂盒做空白、临界值及高值均一性试验,并计算变异系数(CV)值.结果两个厂家HBsAg 试剂盒微孔板的CV值空白为30.3%、12.1%;临界值为12.6%、33.3%;高值为5.8%、4.3%.结论两家国产试剂微孔板有孔间、板间及厂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质控失控或样本结果出现偏差.
作者:谢华;覃桂芳;陈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通过对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反应与需求的调查评估,运用护理程序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促进身心康复,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爱花;黄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复治性肺结核患者绝大多数是服用含RFP的方案而耐药.针对这类患者,我们从2000年1月以来,采用利福喷丁(RFT)与其他抗结核药(除其他利福霉素类药)联合方案治疗6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东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发现左颈部肿物一个月拟诊甲状腺癌并左侧颈淋巴转移入院.2004年3月15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侧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术后第2天出现呼吸困难,同时胸前区及左锁骨上皮肤出现片状溢斑,经胸片检查发现两侧胸腔中等量积液.两侧胸穿抽出粉红色混烛液体.胸水乳糜试验阳性.诊断双侧乳糜胸.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症状好转,引流液无明显增多,引流1周后拔管,痊愈出院.
作者:郭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