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患者的心理问题

邢爱静;段传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 人工肝, 心理问题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解决ALSS治疗前患者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行ALSS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循证护理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变了以护士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促进了护士主动寻找科学证据的意识,不仅锻炼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大大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4日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含雷贝拉唑的4日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1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均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10 mg、甲硝唑400 mg、克拉霉素0.5 g,均1日2次,共4天.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甲硝唑400 mg、克拉霉素0.5 g,均1日2次,共7天.4~5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3%、对照组治愈率为83.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9%,对照组为20.0%.结论:含雷贝拉唑的新三联4日疗法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的治疗Hp方案.

    作者:肖承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但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增多.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且有多种病并存,给手术治疗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做好老年患者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利于手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2004年以来,我院收治7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淑珍;贾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治疗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药物加健康教育治疗组(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每周一次,观察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效果.结果:通过8周药物治疗加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SDS分数有显著下降,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雪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交变磁场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38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交变磁场治疗,40 min/日.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50 mg/日.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采用SDS、SAS、SCL-90、GQOL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2.34,P<0.001),且焦虑、抑郁、症状自评及生活质量量表两组均有改善.结论:交变磁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琼;董玉军;任显峰;辛丽梅;党同梅;秦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护理体会

    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是成年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应关节面的不相适应或对应面的减少是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和关节病变的原发因素.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伴有临床症状者多需手术治疗,髋臼旋转截骨术是髋臼周围三维立体面截骨,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关节面的相容性,增加髋臼有效负荷面,加强关节稳定性[1].

    作者:曲艳辉;刘倩;许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保守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运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程短、疗效高[1]是妇科门诊采用多的物理疗法,但常合并有术中创面出血及术后阴道排液、阴道流血过长过多.对此,我科采用术前阴道冲洗及术后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减少了以上合并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娥;成敏锐;李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流行性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滴眼液对流行性急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流行性急性角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与阿昔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8次/日,治疗8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2例完成本研究,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流行性急性角结膜炎的药物,同阿昔洛韦滴眼液相比,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流行性急性角结膜炎更有效.

    作者:赵敏红;向保华;叶小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螺旋CT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螺旋CT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新生儿HIE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螺旋CT对HIE敏感性高,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其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结论:螺旋CT对新生儿HIE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俞荷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补肾解毒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5例分析

    干扰素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但是荟萃分析表明,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个月后,HBVDNA(杂交法)及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37%及33%[1],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作者:柯国强;徐爱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患者的心理问题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解决ALSS治疗前患者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行ALSS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循证护理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变了以护士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促进了护士主动寻找科学证据的意识,不仅锻炼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大大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邢爱静;段传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循环血内皮细胞分离技术

    循环血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是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从外周血中所获取的内皮细胞.生理状况下,机体细胞不断新陈代谢,衰老的内皮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其数量一般较少,易于辨认.当机体由于心血管疾病、缺氧、损伤、应激等导致血管受损,大量内皮细胞衰老、死亡、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循环血中内皮细胞数量急剧增多,形态多样.

    作者:隆淑芬;刘渊;苏先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体会(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6例,男 28例,女8例.30例有肝炎病史,34例合并肝硬化,突发右上腹剧痛29例,休克6例,腹膜刺激征26例,腹腔穿刺、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5%、76%、92%.其中32例行手术止血,成功率100%,术后2周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8例获得随访:其中10例术后10个月内复发死亡,16例生存1年以上.保守治疗4例,2例住院期间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时急诊行剖腹手术止血可以有效止血并同时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学堂;杨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较多,给精神病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常导致服药不依从而降低疗效或使旧病复发.所以,消除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非常必要.中医药在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对中医药在防治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清亚;宋瑞华;王晓慧;张兰华;杨玉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浅谈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自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消渴方加减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血脂(TC、TG)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降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荣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新生儿眼分泌物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结膜炎分泌物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常规分离培养葡萄球菌,K-B法药敏实验.结果:40例新生儿患者眼分泌物中常规培养出葡萄球菌18例,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菌2例;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16例.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低.结论:本地区新生儿结膜炎分泌物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对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

    作者:王跃钢;蒋丽;李明成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血液常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观察血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变化,探讨血液细胞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CELL-DNY37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各50例.结果:急性期RA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其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其百分比、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数、血小板比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判断指标,为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提供帮助.

    作者:邓翠华;杨明辉;袁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均服用铝碳酸镁,每日3次,每次1.0 g,餐后l h嚼服,同时服用莫沙必利,每日3次,每次5 mg,餐前半小时服用,疗程4周.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的评分和复查胃镜所见胃黏膜炎症的转归及胆汁反流程度的胃镜分级作为临床观察和疗效评定的指标.结果:69例中显效42例(60.9%);有效24例(35.07%);无效3例(4.03%),总有效率95.97%.结论:铝碳酸镁与莫沙必利联合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既能有效的改善胃肠的动力功能,恢复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功能,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又能有效中和胆汁酸、保护胃黏膜,阻断胃腔内各种攻击因子的侵袭,应该成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聂红秀;许先进;张汉华;郭万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多感官刺激对集中供养孤残婴儿身心发育的影响

    目的:了解集中供养的孤残婴儿采用多感官刺激与否对身心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两组躯体发育和心理发育指标量化后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多感官刺激的婴儿躯体发育和心理发育指标显著优于普通照料婴儿.结论:对集中供养婴儿及时、长期进行多感官刺激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陈刚;陈睿;周菊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克赛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克赛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74例,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克赛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x2 =8.47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克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根据再植血管条件,应用克赛进行术后抗凝溶栓治疗,可大限度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高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