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秀华;崔星姬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达到正常行走26例,优良率84.4%.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身体条件较差、骨质疏松较严重的高龄老人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禹增;李春梅;牟世祥;侯岩柯;刘歆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一些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确定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梗死、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1].华发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口服药物.华发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出血,虽然其疗效确切,但由于认识不足,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监测调整剂量,加之,对出血的恐惧,都困扰着基层临床医生,使华发林的应用严重受阻.
作者:吴建华;张春武;孟庆辉;吴殿义;孙秀生;孙洪光;谢春泽;王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及自身健康标准不断提升.加之,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卫生系统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卫生单位就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为紧密,是能体现服务质量的前沿工作,因此,来自各层面的相关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标准不断提升,使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疗区护士长是第一线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来自各个方面的焦点都集中在她们身上.领导的决策需要她们去贯彻执行,新技术、新业务需要她们带头实践,护士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她们的帮助,患者的要求与纠纷需要她们来协调.她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承受护士所要承受的压力,还要承受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压力,协调各种关系及应对手下护士使之能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本人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十余年在临床一线担任护士长一职,通过对自身及周围同事经历的观察总结,认识到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原因.很多人对压力致病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更谈不上应对措施.因此,使其认识并正确地面对压力,大限度地减低压力对健康的损害非常必要.
作者:卢曼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肾上腺肿瘤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个肾上腺肿瘤病变进行DWI检查,分析ADC 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ADC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大.结论:ADC值是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的有效参数,与肿瘤细胞密度有很好相关性,DWI对肾上腺肿瘤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磁共振的有益补充.
作者:马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组术中疼痛、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镇痛组无痛效果有效率100%.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镇痛技术效果确切.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空洞型肺癌又称肺癌空洞,常致误诊.本文回顾了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空洞型肺癌30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经痰脱落细胞检查及胸水检查确诊8例,空洞性肿块穿刺活检确诊4例,锁骨上及颈淋巴结活检阳性各1例.
作者:徐艳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后的护理.方法:收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入院时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与其他精神病人不同,大多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或赤身裸体,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甚至有的女病人还怀着身孕,有的伴有攻击行为,有的伴有躯体疾病.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是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护理上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唐维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17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胃瘫4 686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20d、高位(颈部)吻合、术时>3h、术后紧张忧虑的患者比例高(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时间长、术时长、术后紧张忧虑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侯良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把人本原理的管理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应用于护士长的管理中,尊重、关心、帮助和激励护士,人人参与管理.选择2005年上半年住院病人180例作为改革组,应用人本原理管理.2004年下半年住院病人150例作为传统组,用传统方法管理.结果:通过人本原理管理原则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应用后高于应用前(P<0.05或P<0.01),无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护士参与管理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加强,护士按期晋升.护士对病人实行人性化服务,为医院赢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巧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农民.因感冒发热于2006年12月5日自行到诊所就医,测腋下体温38.5℃,给予氨基比林注射液1支肌肉注射,用药后无任何不适.约20分钟后离开诊所,随后到镇集市场买菜,顺便在镇药店自行购买(无医师处方)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一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回家自用.午饭后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约40分钟患者自感胸闷、烦躁,全身瘙痒,但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并未在意,更没有及时咨询医师.当晚9时20分(未进食)再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随后卧床体息.因患者独处一室,家人也未及时探望其病情,于晚间10时其家属隐约听到患者呼喊,其妻随后到卧室探望,见患者面色发绀、大汗、烦躁、手脚冰凉、呼吸极度困难,呼唤无任何反应,立即送往诊所救治(离诊所较远).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经紧急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之前也未用过其它药物,考虑为阿莫西林致重度过敏死亡.
作者:郭秋兰;汤海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包头地区是多民族聚集地区,较集中的是蒙古族,其次是回族.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更好地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我们于2004~2006年从包头市两所民族中学中抽出蒙古、回族中学生1 160例,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研究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
作者:王岩;黄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常见而难治.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来源于我院门诊,中西药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2岁1个月.西药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个月~2岁8个月.
作者:王家法;张正超;赵汝铭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内镜下支架置人并局部注射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病人均内镜及病理确诊,随机分成两组,局部注射化疗药物联合支架治疗19例(治疗组),先按内镜常规检查,在瘤体基底周边及其中央注射药物5-FU及顺铂,再放置内支架;20例为单纯内支架(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1.4个月(P<0.05),治疗组食管再狭窄发生率11%,对照组38%,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联合支架置人治疗能有效防止食管再狭窄、延长生存期.
作者:孙士东;王淑芳;毕英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肝脏灌注异常的表现特征,探讨其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诊断为肝脏灌注异常(HP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图像上的表现作详细观察和分析.结果:共发现各类肝脏灌注异常67例,其中与肿瘤相关者35例,非肿瘤相关者32例.HPD大部分呈楔形或扇形.动脉期肝脏灌注异常者21例,门脉期11例,动、门脉双期均显示者35例.30例见肝血管因各种原因受侵(包括癌栓或血栓形成)或(和)受压而明显变窄或显示不清.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各类HPD的有效方法.HPD在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其表现多具有特征性.HPD产生原因有许多种,正确认识和识别HPD对提高肝脏或肝外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病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业务活动中,病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经营活动.相对于其他系统的档案工作,医院的病案管理有其特殊性,在病案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上也有着不同之处.本文拟对基层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谈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赵蕖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陈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大面积烧伤常伴有头面部烧伤,且易合并吸入性损伤.由于五官受损,患者易产生惊慌、恐惧、烦燥心理,担心毁容或失明.临床上只要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做好五官护理,就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赵元秀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般的烧伤预防、急救知识及它给人体内脏系统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告知病人,针对烧伤后病人心理的变化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结果: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病程缩短.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廖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梅毒血清学的检查已被列为输血前必查项目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梅毒免疫和正确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尚无疫苗接种进行人工免疫,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人体感染后可产生IgM、IgG两种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的反应素.
作者:董爱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持续性身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03例疼痛科病人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万拉法新系统治疗,对照组予以疼痛科常规综合治疗,疗程4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和Zung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的2、4周末SDS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照均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疼痛科就诊患者中抑郁性神经症达70.2%,其中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占26.5%.万拉法新是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明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