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在肝病中的作用

赵胜利

关键词: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保护肝脏, 病理生理过程, 细胞毒作用, 损伤肝细胞, 改善微循环, 致病因子, 血管内皮, 信息分子, 扩张血管, 内毒素, 肝损害, 体内, 侵袭, 面具
摘要: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体内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分子.一方面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脏;另一方面具有细胞毒作用损伤肝细胞.当致病因子侵袭肝脏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致肝脏或血管内皮产生大量的NO,参与肝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我院于1999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永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做好老年期疾病病情观察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明显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老年化.随年龄的增长,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应激功能下降,特别是大脑萎缩、脑血流量的减少,对刺激、分析、综合判断能为减弱,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思维和记忆减退,反应迟钝,使临床症状不典型,以致病情变化不能详细诉说,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首先应了解老年期疾病的特点.

    作者:李琴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肝吸虫致胆道阻塞性黄疸3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华枝睾吸虫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地增长,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临床工作中,肝吸虫引起阻塞性黄疸并非少见,为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症的高度重视.现将1991年至1998年收治30例肝吸虫致胆道阻塞性黄疸进行分析,并在诊治方面提出新的看法.

    作者:尹家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地卡因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

    人工流产综合征(以下简称人流综合征)是指在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过程中常出现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减慢等症状.轻者大都于手术停止后逐渐恢复,但重者可致心跳骤停.我科自1997年3月起,试用1%地卡因作宫颈表面麻醉行人流术,以预防或减少人流综合征的产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雯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体外震波与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分析

    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我们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并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使全部病例排净结石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宗泉;韦新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铝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近二十年来,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铝制品在日常生活用品、装饰材料和工业材料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铝的接触越来越密切,铝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为引人注目的是铝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作用,目前已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韦小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非冠心病性胸痛心电图改变

    非冠心病性胸痛心电图ST-T改变,临床常误诊为冠心病.本文对产生冠心病样症状部分易误诊疾病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一简述.

    作者:王秧秀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羊水细胞培养用于胎儿的产前诊断

    为在孕中期对胎儿进行有关遗传病方面的产前诊断,对15例有产前诊断要求孕指征的孕妇抽羊水细胞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528例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的术中护理体会

    我院从1995年至1999年6月共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528例,由于医护配合得当,均收到良好的麻醉效果,现将麻醉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岳赛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乳腺99mTc-MIBI显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2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99mTc-MIBI甲氧异腈(MIBI)显像,以探讨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静脉注射99mTc-MIBI925MBq后30min和1.5~2h分别采集早、晚期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显像各1帧.计算早、晚期乳腺肿块与腋窝淋巴结显像标准,T/NT比值均大于1.2以上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 18例乳腺恶性肿块中16例T/NT值大于1.2,敏感性89%;17例导管癌有16例T/NT大于1.2,敏感性95%;良性肿块10例,有1例T/NT值大于1.2,敏感性10%;乳腺腺瘤4例有1例T/NT大于1.2,敏感性25%.以上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乳腺99mTc-MIBI显像对诊断乳腺癌有临床意义.

    作者:梁艺华;肖国有;李党生;梁绍奖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5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护理体会

    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术前、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变.术中低温、转机、手术创伤、情绪紧张,使术后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严密的术后监测,视病情予及时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我院1990~1998年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6例,治愈出院54例,治愈率96.4%,术后监测病人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彩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广西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护士执业许可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以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医疗和护理安全,保护病人和护士的合法权益.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自1995年以来,我区组织参加了5次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本文通过对我区1997~1999年连续3年护士执业考试成绩作多层面分析,提出影响我区护士执业考试成绩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作者:凌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立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1].可见,孕产期妇女的心理改变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影响,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覃梅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内科治疗

    心衰发展到后期阶段,虽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积极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心功能仍处于Ⅲ~Ⅳ级(NYHA分级),即称为难治性心衰(RHF).随着医学发展,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RHF的范围越来越小,现就文献将其内科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朱江风;陈钦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30例小儿药物过敏性休克分析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多,过敏性休克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严重的一种,如抢救不及时会引起生命危险.现将我院儿科1989~1997年出现的过敏性休克30例报告及分析如下.

    作者:宋英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单纯三尖瓣下移的Ebstein畸形合并缩窄性心包炎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9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反复下肢浮肿十余年.自幼发现口唇紫绀,体力较同龄儿童差,但无蹲踞现象.近几年来,体力明显下降,即感活动后胸闷心悸气急,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既往无结核、风湿热、类风湿、心包炎、慢性低热史及放疗病史等.

    作者:郭建极;谭典模;窦云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延长辐射冻藏猪皮覆盖切削痂创面的时间方法探讨

    辐射冻藏猪皮(简称辐射猪皮)的应用,给烧伤创面的覆盖带来了方便,特别是在重度烧伤同种皮来源困难的情况下,切削痂后用辐射猪皮暂时覆盖创面,延期植皮,是一种良好的覆盖物[1].但如何延长覆盖创面的时间,给自体皮移植提供更多时间的回旋余地?我们对辐射猪皮作了以下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承宇;王龙邨;刘惕;胡新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自体血回输法在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1994~1998年手术治疗宫外孕破裂74例,脾破裂11例,肝破裂5例,血胸闭式引流3例.失血量为500~3000ml,均因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和自体血回输而痊愈出院.现就自体血回输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秀珍;薛小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双巩膜咬切术联合断线的临床观察

    浅前房和低眼压是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1],浅前房或前房消失持续存在会发生角膜水肿混浊、虹膜前后粘连、白内障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招致手术失败.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1月,笔者采用巩膜床后部颞侧切口放房水,后巩膜咬切联合小梁切除(简称双巩膜咬切术)治疗青光眼,术中巩膜瓣相对紧密缝合,术后采用一次性注射针头断线调节眼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章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

    近年来,细胞凋亡(apoptosis)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十分新颖、受人关注的热门课题.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周期的终生理过程,它对生物个体的发育、存活以及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规律异常,会给人类造成许多疾病.涉及凋亡调节和执行的基因产物对于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是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它们使许多疾病的治疗获得新的希望.本文复习文献,对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学及生化特征、调控基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做一概述.

    作者:于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