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患者数据信息系统的应用

赵丽萍;张飞鸿;周怡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容量监测, 信息化管理, 干体重
摘要:目的:依据血容量监测的相关原理及监测方法,将血液透析患者在线血容量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将在线血容量监测仪所记载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参数通过相关技术形式对监测数据进行下载研究分析。结果:血容量监测可以直观了解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容量的变化,有助于避免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可评价患者干体重。在充分获取数据的同时,有效利用血容量监测系统(BVMS),对相关治疗数据进行下载、输出及编辑,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结论:通过掌握血容量变化(ΔBV)与血压关联性的画面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测血压下降的原因;通过将监测数据相结合可有助于干体重的管理,有利血液透析患者数据信息的管理,并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血容量监测来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调整干体重,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移动式C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美国CereTom NL3000移动式CT的性能和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CT对561例病情危重或行动不便的神经外科、儿科监护室、呼吸科监护室、胸外科监护室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进行颅内影像学研究、分析和判断。探讨使用移动CT后及时发现患者手术中发生的改变和对病变的切除程度。结果: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检查过程和检查后的影像资料都满意,移动CT检查未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患者运送过程中生理指标不稳定或技术失误等危险性。结论:CereTom NL3000移动CT具有体积小、方便、快捷、安全、易操作及辐射小等特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颅内影像学资料,尤其适合于病情危重、需要呼吸机辅助及不便搬动的患者颅脑疾病的检查。

    作者:王柏烨;翠昆;叶刚;张旭晴;晏林明;聂世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肢体动作时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度特征分析

    目的:利用C0复杂度分析手指动作时前臂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方法:记录指浅屈肌(FDS)、指伸肌(ED)的肌电信号及食指或中指在4N、6N和8N力量水平下相对应的电压。截取第3通道得到的食指或中指力量平稳段并找到对应的肌电信号段,采用改进的C0复杂度算法,对FDS和ED上记录的肌电信号均截取力量稳定时的2000个点计算其C0复杂度。结果:对于4N、6N及8N3个力量等级,食指动作时FDS、ED两块肌肉的C0平均值均大于中指的C0平均值。结论:食指、中指产生相同的力量时,其相应的表面肌电信号C0复杂度存在差异,表明C0复杂度可用于描述手指活动时前臂肌肉的活动状态。

    作者:王丹;姬军;刘宇静;王义辉;王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镜下和双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松解术和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将7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A组,35例)和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B组,35例),随访24个月,采用Kelly分级评定法评价比较两种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结果:A组优良率为91.4%,B组优良率为88.6%,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8,P>0.05);A组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9,t=2.293;P<0.05)。结论: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均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但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的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周军;杨丽;于宝占;王明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探讨HP根治对IDA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志愿者584名,对其进行IDA及HP感染构成情况分析,将其中确诊的61例IDA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铁剂联合抗HP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584名志愿者中IDA合并HP感染患者61例;IDA患者HP感染率为55.96%,明显高于非IDA人群的20.21%;HP感染者IDA患病率为38.85%,明显高于HP阴性者的11.24%;HP感染与IDA发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x2=15.3403,P<0.001)。观察组抗HP治疗药物停用4周后,HP根治29例,根治率93.55%。两组患者治疗后IDA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3.974,t=4.802,t=5.221;P<0.01);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仅1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5.383,P<0.01),治疗后3个月虽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4.446,t=3.741, t=8.221;P<0.01),但显著低于同期观察组(t=4.201,t=6.664,t=3.847;P<0.01)。结论:HP感染与IDA密切相关,根治HP感染对改善IDA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成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的观察组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分别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判断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判断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躯体、心理、社会、认知功能和生活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明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结合护理干预促进剖腹产伤口愈合的研究

    目的:采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器并结合特殊护理干预治疗产妇剖腹产伤口,观察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对观察组的38例患者采用TDP治疗器治疗并结合心理、疼痛及健康教育等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伤口感染率为7.9%,并发症发生率为18.4%;对照组产妇的伤口感染率为28.9%,并发症发生率为42.1%,且观察组在第3周末伤口缩小率为38.62±26.31,对照组为27.14±12.42,观察组在1周末、2周末和3周末的疼痛级别分别是4.68±1.24、4.14±1.21和3.96±1.02,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903, x2=4.2113;P<0.05)。结论:通过对术后产妇采用TDP治疗器结合特殊护理干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PECT质量控制检测探讨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质量控制检测中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方法:依据NEMA(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2007版“SPECT性能测量”的标准,根据相应的模体对固有空间分辨率、固有空间非线性、固有非均匀性、特性计数率、系统平面灵敏度、系统空间分辨率及断层空间分辨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经过质量控制检测,江苏省内4家医院的SPECT检测指标均存在一定偏差。结论:医院应开展辐射危害控制及核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

    作者:范向勇;周献锋;马加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波技术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速管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和掌握微波技术在医用电子加速器加速管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医用电子加速器、行波加速管和驻波加速管的原理及构成,并对两种加速管的结构、稳定系统及传输系统等进行比较。结果:驻波加速管具有较高的效率,加速管与电子枪较短,结构紧凑,但对脉冲调制器、自动稳频、偏转系统及微波传输系统均具有较高要求,而行波加速管虽然效率较低,但能谱好,能量调节较容易。结论:目前两种加速管均在电子直线加速器上得到应用,了解微波技术在医用电子加速器中的应用,更易于掌握医用电子加速器。

    作者:苏红森;陈俊;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ASLIMAGE固体核径迹测量系统监测中子个人剂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TASLIMAGE测量系统测量中子剂量刻度系数,研究测量系统在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Z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等的推荐方法,应用TASLIMAGE测量系统测量经中子源刻度过的CR39中子个人剂量计,得到中子剂量刻度系数;对TASLIMAGE系统测量的中子剂量进行检测并应用该系统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实验获得了符合性较好的剂量线性曲线,刻度系数为513.57 tr/cm2?mSv-1,中子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测量偏差大为7.34%。结论:应用TASLIMAGE系统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使用方便、高效,符合国家标准GBZ128-2013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为今后开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翟贺争;张继勉;曹磊;王巧娟;张仲健;魏超;武权;张珠博;王小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研究,为智能图书馆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对多家图书馆的实地调研,了解智能图书馆建设的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结果: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使馆员的劳动强度极大降低,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结论: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图书馆,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对现代化图书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安海燕;朱浩然;王文娴;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1C-乙酸盐FXC合成器的改进及产率因素研究

    目的:改进美国GE公司11C-乙酸盐(11C-AC)FXC合成器,用以提高合成11C-AC的产量,并对其产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FXC合成器管路线路改进后进行合成实验,对影响11C-AC产率的因素进行实验对比。结果:改进后的FXC合成器完全可以满足合成11C-AC的需求,11C-AC合成正常,合成后其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结论:FXC合成器的改进使四氢呋喃(THF)溶液中的CO2、水分等杂质对产率影响极大,在反应前进行溶剂除水及惰性气体填充干燥保存可提高产率。

    作者:王治国;左峰;张国旭;石庆学;张宗鹏;吴锐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研究

    目的:观察、评估系统性功能训练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对预防膝关节僵硬的作用。方法:选取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126例,根据患者术后的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计划耐心细致的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术后随访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肌力、伸屈度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肌力和伸屈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综合评价,实验组优良率为82.5%(52/63),对照组优良率为65.1%(41/6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P<0.05)。结论: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康复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著,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应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英霞;罗新;吕坤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

    目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讨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公共卫生等相关信息服务的策略。方法:结合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服务优势,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高效开展公众健康教育。结合实际延伸科研服务、培育读者以及拓展服务群等不同途径开展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结果:医学院校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优势,开拓创新,围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通过不同途径为政府、疾病预防控制相关部门以及医务人员和公众等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结论:实施多途径医学院校图书馆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对控制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蔓延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图书馆医学信息服务的社会效应,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方向辉;辛昌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北京地区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推进和引导放射诊疗防护工作的开展。方法:选择38家医疗机构中运行的110台放射诊疗设备为研究对象,确定其关键性能指标,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与防护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110台放射诊疗设备初检时的总合格率为79.1%,其中放射诊断设备的合格率为82.5%,放射治疗设备的合格率为70.8%,核医学设备(PET和SPECT)的合格率为66.7%;经调试并复检正常后的设备总合格率为95.5%。所调查的医疗机构及其设备客观反映了本地区放射诊疗质量控制的实际状况。结论:北京地区放射诊疗设备初检时的性能状态不容乐观,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及辐射危害控制非常必要。

    作者:万玲;马永忠;冯泽臣;王新明;朱维杰;武大鹏;韩浚;张泓;崔力萌;俞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型医疗设备保养和维修新思路

    目的:探讨大型医疗设备日常的保养和维修,以延长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方法:综合分析当前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方法,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日常培训和奖惩措施,增强设备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结果:通过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维修办法,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医院投资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论:合理地使用大型医疗设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作者:左智;明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的管理

    目的:探索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保障能力的方法,为军队卫勤保障做准备。方法:坚持平战结合,依托医院内成熟的医疗设备管理资源,将卫勤分队卫生装备纳入日常设备管理,在建档、质量控制、人员配属、培训及维护保养等方面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和要求,在训练和遂行卫勤任务时加强保障。结果:对机动卫勤分队卫生装备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保证了设备完好率,提高了卫生装备管理水平,圆满完成了多次实战演练和卫勤任务。结论:规范完善的卫生装备管理是机动卫勤保障力量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作者:孟保文;汪鹏飞;张永寿;薄夫军;宋天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应用及报警故障处理

    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了当今先进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该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以后研究出来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灵敏度及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标记物稳定性好、无污染、维护方便等优点,是免疫分析重要的发展方向[1-3]。E601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特定蛋白、药物浓度、甲状腺、心梗、骨质疏松以及贫血等众多项目,充分满足临床的检测需求[4]。

    作者:苏维;李明;王淑仙;丑广程;陈占良;段琳;赵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ECG-101G型数字心电图机原理及维修案例分析

    目的:介绍ECG-101G型数字单通道式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探讨心电图机的常见故障维修案例。方法:简要介绍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其故障现象,选择合理的故障测试点完成故障排除。结果:通过分析心电图机常见故障案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提炼了分析思路。结论:通过对心电图机案例分析、维修操作,能够锻炼和提高临床工程师排除故障的能力,确保心电图机的安全使用。

    作者:董谦;杨德武;张广兴;徐琳;董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东芝AquilionTSX-101A型CT两例故障分析与维修

    日本东芝Aquilion(型号TSX-101A)16排CT在东芝X射线CT扫描机序列中为顶级产品,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其配备了7.5 MHU的大容量X射线球管,X射线额定输出功率为60 kW,且能够进行高速扫描。该设备具有多层面检测器,可以获得高品质影像,配备了双显示器系统可以提高检查效率。

    作者:陈平康;李兵;熊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脏除颤器质量检定方法的分析研究

    目的: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临床使用中的除颤器进行质量检定,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B64-2003“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检定规程”,根据实际经验中有效的检定方法,使用除颤分析仪检定除颤器的各项性能参数。结果:按照有效的检定方法,通过定期检定,消除了除颤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对除颤器进行质量控制检定,可以预防因设备失准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同时注意日常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除颤器在急救时的良好性能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苏燕平;姚念玲;崔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